15 女娲补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女娲补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9 18:3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女娲补天
1.认识“措、混”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女娲形象。
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1.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知女娲形象。
2.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新课导入
1.承接前文,引出本文。
教师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盘古、精卫,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他们不仅拥有神奇的力量,还被赋予了伟大的人格。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位新的女神,她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的创造者——女娲。
2.读题质疑。
教师:人类被创造出来后,人们在大地上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女娲竟然要补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课题:女娲补天)看到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女娲补天成功了吗?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了解故事内容。
1.阅读任务: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出来,然后想办法解决。
方式:组内交流,解决不理解的地方。
(2)针对我们提出的这一连串疑问,你能读完课文,找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吗?
方法:边读边勾画主要人物、表示人物行为和事物状态的关键词。
预设:
起因:水神共工撞断了不周山,造成了天破地裂,洪水奔涌,野兽横行。(板书:天破地裂)
经过:女娲先是拣来五彩石,练出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她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撑住了天空。女娲还杀掉了作恶的黑龙,吓跑其他的野兽。最后,她烧了芦灰,堵住了喷涌洪水的地缝。(板书:拣五彩石补天—杀龟撑天—杀死黑龙—用芦灰堵塞洪水)
结果:天地恢复了平静,人们怀念传颂着女娲。(板书:天地恢复平静)
2.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关键信息串起来,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概括主要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关键信息:
起因:天破地裂。
经过:拣五彩石补天—杀龟撑天—杀死黑龙—用芦灰堵塞洪水。
结果:天地恢复平静。
(二)探究二:感受神奇想象,体会形象。
1.任务:你觉得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奇?默读课文,在课文中进行勾画批注。
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神奇之处。
提示:可以按照下面的句式来表达感受。
我觉得( )这句(段)描写特别神奇,这句(段)描写让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场景描述),感受到了……(描述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预设:
①天破地裂后的情形是多么可怕!
②女娲补天的石头竟然成了五色的云霞,这样的场景是多么神奇。
③芦灰撒到水里,竟然能将地缝堵住。
……
2.任务:结合第3自然段女娲的行为,体会女娲的形象。
预设:智慧、勇敢。
(三)探究三: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1.问题:课文中是怎样写女娲拣五彩石的?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
2.问题:作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来写女娲拣五彩石,如果要把拣五彩石的过程写得更加具体,我们可以怎样想象呢?
方法提示:“时间、地点、困难”+“动作、心理”=“具体、生动”
句式:
白天,
她爬上险峻的高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攀上陡峭的悬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夜晚,
伸手不见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兽神出鬼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这些想象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 )的女娲。(甘于奉献、不怕困难)
【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想象,打开思路,学生在想象中进一步体会神话的奇奇,并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伟大。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类,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生活,先历尽艰难去寻找五种颜色的石头炼石补天,然后斩乌龟、杀黑龙、用芦灰堵塞洪水,成功拯救人类的故事。塑造了勇敢、智慧、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女娲形象。
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其他有趣的神话故事,并尝试着讲给别人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