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阶段性测试(期末)物理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阶段性测试(期末)物理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09 20:24:41

文档简介

2022一2023学年(下)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期末)
物理·答案
1~7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8~10小题每小题
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G
命题透析本通重点考查叠加体的受力分杯、功能关系以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问题,考查考生的物理
观念。
思路点拨A、B·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A所受摩擦力向右,错误;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小于
,B对A的摩搽力大小定小于?B错误;把动能定埋运用该整体中,拉力F做的功和地面摩樑力对
2,+17mg
B做功的代数和等于A、B动能变化量,C正确:A对B压力的冲其和B对A支持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错误。
2.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重点考查分子运动论的相关知识,如:分子的大小、分子间的相互作闭力、布朗运动、分子势能
等,考查考生的物理观念
思路点拔对固体和液体来说,分子何隙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利用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来计算分子的大
小,但对气体分来说,分了间隙很大,不能利用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来「算气体分了的体积,A错误:
分子力做功总是伴随着分子势能的变化,分子力做了广多少止功,分子势能就减少多少,反之克服分子力做了多
少功,分子势能就增加多少,B正确: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没有液体分子的运动就没有布
运动,:错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随分子问距离的增大而诚小,但分子力即分子引力和床力的合力并不是
随亚离的增大而诚小,)带误
3.答案
命题透析本题重点考查光电效应实验的结论、规律以及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考查考生的物理观念
思路点拔只有直接从金属表面逃逸出来的电了,克服内部原了核的引力及阻力所做的功最小,这个最小功称
为逸出功,D错误:根据爱内斯的光电效应方程:E,=一平,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人射光的频率是
一次数关系,不是正比关系,B错误:极限频率的存在,光的波动性不能解释,但并不能否定光的粒了说,G错
误:爱州斯坍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借鉴了普朗克的量子观点,提出了光子说的甲论,成功的解释∫光电效
应的规种,A止确。
4.答秦G
命题透析本通重点考查玻尔的原子理论和氢原予的轨道量子化和能量受子化,考查考生的科学思雏。
思路点拔限据号=m号=m二.可得户=,-C因为,=化情可得:周期7与量子数。
的三次方成正比,动能与量了子数n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巾子在n=1和n=3的轨道上运动的周期之比是1:27,
电子在n=1和n=3的轨道上运动的动能之比是9:1,A、B错误:因为氧原子的基态能量是-13.6V,若动能
12022一2023学年(下)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期末)
物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静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A、B的接触面水平,A、B质
量之比为1:2。在B上作用一水平恒力F,若A和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向右运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A物体一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R.B对A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等于背
C.在一段时间内拉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变化量和B克服地面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D.A对B压力的冲量和B对A支持力的冲量相同
2.关于分子运动论及其相关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一定可以求分子的体积
B.分子势能的变化总是与分子力做功相关,分子力做的功等于分子势能变化量的负值
C,布朗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悬浮颗粒内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物理试题第1页(共8页)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爱因斯坦借鉴了普朗克的量子观点,提出了光子说的
理论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人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极限频率的存在,是光的粒子性无法解释的问题,因此光不具有粒子性
D.某一频率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能量后,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金属
表面及内部的电子在逃逸出来的过程中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及阻力所做的功称为逸出功
4.玻尔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提出了玻尔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在解
释除氢原子以外的其他原子光谱时就遇到了困难,究其原因,是在其理论中过多地保留了
经典电磁理论。如认为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就属于经典电
磁理论。根据玻尔的这一观点,以及氢原子的能量量子化和轨道量子化,并参考氢原子的
能级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EleV
0.85
-1.51
-34
-13.6
A.已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间的关系是r.=n2,,则电子在n=】和n=
3的轨道上运动的周期之比是1:9
B.电子在n=1和n=3的轨道上运动的动能之比是3:1
C.若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基态动能大小是13.6 V,则氢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势能是-27.2eV
D.氢原子从n=1跃迁到n=3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动能的减少量
5.关于原子核的组成及相关知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内
部结构
B.原子核衰变的过程一定存在质量亏损,所以产生的新核的比结合能一定小于反应前原子
核的比结合能
C,太阳不断的向外辐射大量的能量,能量的来源是轻核的聚变,即热核反应
D.B衰变中释放的B粒子就是电子,是原子核内一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时释放一个电子
物理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