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18黔之驴(苏教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课件:18黔之驴(苏教版七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3 18:3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18 黔之驴1.能够借助书下注释阅读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2.学习本文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3.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作者贬谪以后植根于现实生活,深感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便使用短小的寓言形式,讽刺当时的时政。他的寓言都是有针对性的。《黔之驴》中所塑造的蠢驴形象,正是当时社会上那些徒有其表,实则虚弱无能的人的生动写照。他们不知“推已之本,而乘物以逞”,以致落得个可悲的下场。中唐时期,上层社会豪门贵族以及与之勾结的藩镇、宦官中,这类人是很多的,《黔之驴》深刻地嘲讽了他们。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译文]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做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①船:②以为:③蔽:⑤近:⑥莫相知:用船把(它)作为躲避靠近不了解它④窥:偷看重点词语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译文]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②远遁:逃往远处③且:④噬:将要咬①大骇:非常害怕⑤益:逐渐⑥搏:击,扑重点词语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撞靠近、冲击冒犯它。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 ①狎:碰撞、靠近、冲击、冒犯④蹄:用蹄子踢⑦?号?稷薅?孩诘匆谐迕埃孩鄄皇ぃ禾?惹捉??蛔?夭豢埃??蛔≈? 仅⑤止:罢了重点词语 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叙述故事的?
  全文按照虎惧驴、识驴、吃驴的顺序,可分为两部分:
  黔驴来历、虎初见驴——虎识驴、吃驴、得胜而去。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
  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六个层次。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初见驴时,虎“蔽” “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薄ⅰ岸掀浜怼薄ⅰ熬∑淙狻薄ⅰ澳巳ァ钡扔锞洌?涫蕉檀伲?谧嘞拭鳎?闯龌⒏纱嗬?洹⒅镜靡饴?那樘??2.这些表现虎的心理的词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虎后来又为什么吃掉驴?
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做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是“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4.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把虎的形象刻画得细致逼真,层次清楚?对驴的描写则抓住其什么来写的?
文章通过心理、动作描写,把虎的形象刻画得细致逼真;对驴的描写则抓住其形体的庞然和驴的“鸣”、“蹄”来写,形象传神。5.怎样概括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
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虚有其表、实际无能。
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恐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6.怎样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
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本文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能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7.驴在文中是很安分的,它没有招惹虎,最后却被虎吃掉,你对驴有什么看法呢?
驴是可悲的,因为驴既不知自己无能,更不知敌方的强大,轻举妄动,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驴是不值得同情的,它虽然有庞大的身躯,但掌握的本领却寥寥无几,而且缺乏必要的警惕心理,被老虎吃掉是必然的。黔驴之技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 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庞然大物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8.写出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并解释。 1.展开联想和想像,将本文改编成一个现代故事。不能只写译文。
2.写出两个为成语出处的寓言故事。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