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5赵普(苏教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课件:5赵普(苏教版七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3 18: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5 赵普1.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全文。
2.掌握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赵普勤奋学习、富有实效和勇于荐才的品质。 《宋史》是记载中国宋代史事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496卷,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世家255卷,是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到五年十月,历时仅两年半,即修成《宋史》。《宋史》由总裁与史官30人集体编撰。 在现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贯通北宋与南宋,保存了大量历史记录,很多史实都是其他书中所没有记载的。本文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拥主有功,宋初任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完善巩固中央集权制,太宗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因其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物,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①习 :②寡:③释:⑤竟日:⑥发:熟悉少放下一整天打开④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重点词语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译文]赵普性情沉着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嫉妒而好胜,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②忌克:对人忌妒刻薄③龌龊:④尝:形容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曾经①性深沉:性情沉着⑤明日:第二天重点词语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译文] 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这个人。①明日:把④颜色:脸色⑦卒:终于⑥乃:②以:③碎裂:第三天把……撕碎缝补 ⑤补缀:才重点词语 想一想课文写了赵普的几件事,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课文共两段,分别写了赵普“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的事。1.赵普读书,为什么要“阖户”才“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阖户”是关门的意思。赵普回到家关上房门才读书,是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不受杂务干扰,以便自己学习更有成效。2.赵普是如何向太宗奏荐人才的?从中可以看出赵普具有怎样的精神?
“奏”,“复奏”,“又以其人奏”,“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赵普具有不畏皇威,敢于冒死为国荐才的精神!3.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为治国而勤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而奏荐人才。
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 “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1)宋太祖悟出了赵普的良苦用心,由此也悟出了其所荐之人必定是个可用之才。(2)说明太祖是个偶尔固执,但最终仍会明辨是非的君主。5.研读课文,说说赵普是个怎样的人。
这些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分别写出了赵普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写出了赵普超人的毅力、耐心和坚定的意志;写出了赵普的沉着镇定,为国荐才的精神。
6.试举例说明本文刻画人物时运用的细节描写并理解其作用。
刻苦读书:“阖户启箧取书”。四荐人才:“跪而拾之……颜色不变”“补缀”这些都是一些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分别写出了太祖怒不可遏的样子;写出了赵普的沉着镇定;写出了赵普超人的毅力和耐心、坚定的意志。 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刻苦读书,我国历史上像这种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请再写出两条类似的成语。
学而不厌 韦编三绝 凿壁偷光
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孙康映雪 尝奏荐 不用复奏其人 亦不用又以其人奏怒,碎裂奏牍掷地复奏如初 乃悟,卒用其人不畏皇威,敢于冒死为国荐才赵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