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温故而知新1、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什么时候制定的?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我国在哪次会议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导入新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把开启现化代建设的金钥匙,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又为现化代建设保驾护航,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下,从此,我国加速了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走上了新的征程。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导航目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说出我国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并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知道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2、能力目标:以身边的事例,以小见大来分析一些问题,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就业制度与观念变化的必然性,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作用等。
3、情感目标: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认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高举伟大旗帜
讲授新课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新宪法:1982年五届人大通过新宪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法
2.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律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经形成
3.直接选举已成为中国基层选举的主要形式一系列法律的颁布 1.如何区分“法制”和“法治”?
2.你能否举例说明民主与法制的含义和关系想一想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看纪录片邓小平南巡讲话(点击)1.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基本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扩大企业权力,推动国企进入市场,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邯郸钢铁)
2.国家的就业制度和人民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
政府的就业指导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3.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1978年—1984年,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1992年,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机与活力为重点;
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1、国有企业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政企不分,吃大锅饭企业没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不高2、国有企业改革1)单一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2)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3)按劳分配企业活力增强职工积极性提高(一)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1、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实行——“统包统配”2、深化改革后——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就业面临的困难“本科生到处都是硕士生满街走
只有博士还能抖一抖”(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改革前初步建立了一套社会保障制度退休金
劳保医疗、公费医疗由国家支付
由单位管理2、改革后的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化支付
社会化管理
为什么要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们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新体制方面取了哪些成果?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现在“养儿防老”这句话还有没有意义?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和“养儿防老”有没有冲突?共同探究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中国加入APEC(1991年)
2.中国国际地位日益重要四、高举伟大旗帜1.“邓小平理论”的提出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首次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点击观看)
2.”邓小平理论”的评价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把“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说明了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把“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是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以法律的手段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说一说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的改造。
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适应社会主义改革的需要,编制社会安全网,维护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利益,以此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课堂小结 歌谣
根本大法新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
民主法制得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建。
劳动就业得保障,竞争保险并相存。
亚太经合求合作,小平理论永飘扬。课堂练习1、列举我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什么是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的确立有何作用?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课程标准:
1、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4、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5、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6、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知道“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2、说出我国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并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中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为此,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过程与方法:
1、读书指导法,通过“你能说出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哪些具体事例吗”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以身边的事例,以小见大来分析一些问题,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就业制度与观念变化的必然性,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作用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渐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中央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人民的基本利益。
3、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方法:读书阅读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
学习指导方法:首先让学生先阅读本课,通过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教师的贯穿指引下学习本课,最后概括综合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而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首先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提问:“我们的国家是怎样迈向现代化的?”
进而引入课题: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进入新课,先引导学生阅读导言,再学习第一节的内容。
二、新课: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在学生看完本节后,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等概念及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注:法制--法律制度,法治--依法治理国家。
提问: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并能举出实例。
应用:针对班级中个人的民主与遵守班规的关系,阐述班级班风建设。初步了解民主与法制的含义、关系,以及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作用。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先让学生看完本节后,教师进而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
了解以下几个内容(由教师讲述):
1、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要求:只要能说出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即可(基本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2、国家的就业制度和人民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
3、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
强调:国家积极维护公民应有的社会保障权力,保障公民的基本利益。
(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列举事例说明:中国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提问讨论:1、中国为什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认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中国为什么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
(四)、高举伟大的旗帜
让学生看书后,了解“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的提出和地位。
(提出:1997年,党的十五大;地位: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作业:
课本后材料阅读,自我测评,《伴你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