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月光曲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月光曲》是贝多芬的名曲,关于它的创作,有一个传说。
轻柔的音乐,如同潺潺的细流,洗涤我们的心灵;激昂的音乐,如同灿烂的阳光,照亮我们的心扉。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美妙的《月光曲》。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词语超市
谱写 莱茵河 盲姑娘 照耀
琴键 霎时 一缕 陶醉
pǔ lái yīn máng yào
jiàn shà lǚ táo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主要讲了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盲姑娘兄妹的谈话,就给盲姑娘弹了一首钢琴曲,盲姑娘猜出他就是贝多芬,他又即兴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并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了下来,谱写了《月光曲》的传说。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断断续续”说明钢琴弹得不熟练。因为环境幽静,所以贝多芬能听到琴声。又因为弹的是他自己的曲子,所以才引起贝多芬的注意,为下文作了铺垫。
你对盲姑娘还有什么新的认识?
盲姑娘能听懂贝多芬的音乐,可以说是他的知音。
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剩余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3~6自然段:
为穷兄妹俩演奏钢琴曲
第7~9自然段:
再弹一曲
第10自然段:
记录作品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盲姑娘怎么知道弹琴的人是贝多芬呢?
“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此高超的演奏技巧,加之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所以盲姑娘猜想弹奏者便是贝多芬。
朗读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听着琴声,皮鞋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作者只是用联想表达自己听到的乐曲,你是怎么感受到乐曲的变化的?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满了银光”。此时的音乐是舒缓、轻柔的。
贝多芬了解到盲姑娘在贫困的生活中热爱音乐,渴望听到他的演奏,并在琴声中辨认出了自己,贝多芬为遇到这样的知音而激动,于是产生了要为她弹奏第二首的想法,创作激情油然而生。
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请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圈画相关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
主题思想
贝多芬的灵感来自哪里?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结合皮鞋匠听了琴声之后的联想,想一想贝多芬当时在怎样弹琴,琴声是怎样的。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