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训练
1.3-1.4 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
一、选择题
暑假里,新疆乌鲁木齐的贝贝自己驾车到河北石家庄探亲。行程中,地图给贝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据此完成1-2题。
1.贝贝自己驾车行驶的线路、一般在地图上的表示符号是( )
A. B.
C. D.
2.本次自驾旅行中,贝贝用到次数最多的地图最可能是( )
A.中国政区图和石家庄地形图 B.中国交通图和电子导航地图
C.中国气候图和石家庄气候图 D.中国交通图和中国地形图
我国的首都——北京(40°N,116°E)。结合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幅地图,完成3-4小题。
3.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比例尺最大的①图 B.所示范围最小的是②图
C.内容最详细的是③图 D.比例尺最小的④图
4.暑假李明和家人到北京旅游,他们要查阅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景点,下列最适合他们参考的地图是( )
A.中国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北京市人口分布图 D.北京市交通导游图
宿迁某中学去烈士公园春游。读图,完成5-6题。
5.班主任要求同学们在公园南门集合,请在图中找到南门是( )
A.①门 B.②门 C.③门 D.④门
6.若要从①门去烈士塔,大致( )
A.往东走 B.往西走 C.往南走 D.往北走
7.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据图判断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盆地
五一假期期间,同学们到郊外参加野外考察。下图是小王同学绘制的该山体示意图和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8-9题。
8.小王同学给同学们介绍该示意图中表示的山体部位名称,正确的是( )
A.a处海拔比四周低,为山顶 B.b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脊
C.c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D.d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谷
9.在考察活动中,老师要求同学们尽量沿河流行走,那他们会选择( )
A.b处 B.d处 C.b处和d处都可以 D.a处
湘西十八洞村得名于当地的十八个溶洞。图为十八洞村附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0-12题。
+
10.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山脊 B.乙——山谷 C.甲——山峰 D.乙——鞍部
11.在图示区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干流大致自东向西流
B.村庄位于鞍部平地
C.山茶树都分布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区域
D.甲处山峰最高
12.十八洞村为实现强村富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发溶洞景区,吸引游客 ②兴建大型轮船码头,发展水运
③种植山茶树,增加收入 ④开采清洁的山泉水,瓶装出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
1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比例尺的形式是____式。
(2)图中字母A、B、C、D、E中表示鞍部地形的是____,表示陡崖地形的是____。
(3)请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小河F的流向。
(4)从图中可知,甲山顶海拔是____米,乙山顶海拔是____米,则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大约为____米。
(5)到山顶甲有两条线路:①经E处、②经D处,选择____线路较容易走,因为____。
14.学校组织同学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2)乙河流是自____向____流。
(3)丙河段非常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理由是____。
(4)在等高线图中,A、B两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____,B____。如果在上述两地中选择一处开展攀岩活动,应选择在____地比较合适。
(5)该区域如果修建一座水库,最适合修建坝址的位置在哪里?请在合适的地方用“X”标注出来____,理由是____。大坝建成后,水库可能会给甲村带来什么影响?____。
(6)若该图的的比例尺是1:100000,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的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
1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2)F的海拔高度范围在____米~____米之间,沿HD线路上山,从H到D爬高了____米。a坡与b坡相比,____坡比较难走,原因:____。
(3)下图所示四剖面图中与HD线路相吻合的是____,站在H处能看到D处吗?____。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A 6.D 7.D 8.C 9.B
10.C 11.B 12.C
13.(1)数字
(2) A B
(3)
(4) 678
620 58
(5) 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4.(1)B
(2) 北 南
(3)丙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急
(4) 山峰 陡崖 B
(5) 该处位于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袋口处,蓄水量大 甲村需要搬迁
(6)5
15.(1) 山脊 山谷 鞍部 山峰 陡崖
(2) 300 350 220 a a处等高线比b处密集
(3) 甲 不能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