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训练
1.2 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
石家庄某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进行模拟实验(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如图所示,如果演示地球自转,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始终保持地轴倾斜状态 B.自右向左均匀拨动地球仪
C.移动地球仪绕灯泡转动 D.自西向东旋转灯泡
2.下列有关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产生了四季变化 ②产生了昼夜更替 ③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④造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不同经度时间不同”。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读图,判断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 )
A.15° B.30° C.180° D.360°
4.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 )
A.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5.如图,判断180°E时间是( )点
A.0点 B.8点 C.10点 D.12点
了更好的认识地球,图为某校同学制作的地球模型一地球仪,通过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图,完成6-9题。
6.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与学校地球仪教具的差异表现在( )
A.是球体 B.地轴倾斜 C.有经纬网 D.无海陆分布
7.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 )
①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②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③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光源④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手持地球仪从甲位置开始围绕光源旋转一周,光线直射范围应该是( )
A.90°N─90°S间 B.66.5°N─66.5°S间 C.始终直射赤道上 D.23.5°N—23.5°S间
9.地球运行在丙丁段时,同学们可以感受到( )
A.天黑的越来越早 B.天气越来越热,同学们穿上夏季校服
C.道路两旁树木的叶子逐渐变黄,飘落 D.校园中正午旗杆影子长度逐渐变短
2022年10月12日15时30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图左是天宫课堂示意图,图右示意地球公转。读图完成10-12题。
10.关于地球自转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 D.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
11.地球自转和公转唯一相同的是( )
A.周期 B.绕转中心 C.方向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2.“天空课堂”开讲当日及往后一个月,宁化县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
A.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C.昼夜等长昼渐短、夜渐长 D.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二、解答题
13.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可知,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
(2)当地球公转至丙处时,北极圈内有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我国正处于____季。
(3)右图A、B、C三点中一年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点;一天中,A、B两点最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点。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的过程中,我国的白昼将变____(填“长”或“短”)。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乙可知,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顺或逆)时针。
(2)当甲图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时,对应乙图A、B、C、D中的______,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______现象,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
(3)当地球公转到乙图所示D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当太阳直射点由③点移到④点时,鹤岗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______,。
A.昼<夜,昼渐短
B.昼<夜,昼渐长
C.昼>夜,昼渐长
D.昼>夜,昼渐短
(4)国庆节期间,地球位于乙图A、B、C、D中的______地附近
15.读图,昼夜半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是回归线和极圈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南、北)半球。
(2)A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
(3)晨昏线是昼半球、夜半球的分界线,图中__________(PC、PB)是晨线。
(4)图示时刻,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东营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
(5)B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6)C点在P点的__________方向。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A 5.D 6.D 7.B 8.D 9.D
10.B 11.C 12.D
13.(1)自西向东
(2) 极夜 冬
(3) C B
(4)长
14.(1)逆
(2) B 极昼 夏季
(3) ④ A
(4)C
15.(1)北
(2)150°E
(3)PB
(4) 夏至 昼长夜短
(5)0°,90°W
(6)西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