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训练(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训练(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9 23:0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训练
1.1 地球和地球仪
一、选择题
“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逐渐认识了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图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据此完成1-3题。
1.从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到观测月食、完成环球航行,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依次经历了( )
A.观察推测→直觉推断→实地考察 B.直觉推断→观察推测→实地考察
C.实地考察→观察推测→直觉推断 D.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推测
2.小明同学搜集的史实材料:6000多年前就有“天圆地方”的观念。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天圆地方”的矛盾,对天地的认识演化为《周髀算经》中的“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天如斗笠,地如覆盘”比“天圆地方”有了很大的进步,体现在(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平面实际上是一个平面
C.地平面实际上是球面 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3.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是( )
A.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B.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D.证实了“天圆地方”
4.现在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
A.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地球公转一周时间是一年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地球仪上( )
①地轴穿过南北极点②地轴与底座垂直③有文字、符号④有经纬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由图可知(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C.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7.我国地图有三要素,下列选项不属于的是( )
A.图例 B.比例尺 C.颜色 D.方向
下图是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图片。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H线是指( )
A.0°经线 B.0°纬线 C.90°纬线 D.180°经线
9.照片中的地点位于( )
A.东半球和北半球 B.西半球和南半球
C.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D.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10.如果地球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地球仪,把H线画完整了,那么它的形状应该是( )
A.圆圈 B.半圆弧 C.椭圆 D.直线
读“某半球的经纬网图”,完成11-12题。
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点的经纬度为( )
A.90°S,60°W B.60°N,90°E C.90°N,60°W D.60°S,90°W
1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之间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在②的东北方 B.③在④的西北方 C.②在④的正东方 D.③在①的东南方
二、解答题
13.读“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2)经线指示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方向。
(3)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____(相等/不相等),并与____线垂直相交。
(4)纬线的变化规律是由____向两极变____(长/短),到两极成点。
(5)0°经线或称____,从这条经线向东称为____,向西称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____。
14.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点的经纬度:____。
(2)A、B、C三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点。
(3)从南北半球看,A点位于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C点位于____半球。
(4)从五带看,B点处在____带,A点处在____带。
(5)A、B、C三点中,有太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位于中纬度的有____。
(6)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较短的是____点所在纬线。A在B的什么方向:____。
15.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A____C____乙____丙____
(2)上面左图中,经过A、B两点的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做____,指示____方向;经过B、D两点的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____,指示____方向。
(3)A点位于丙点的____方向,D点位于B点的____方向。
(4)按高、中、低纬度划分,甲点位于____纬度,乙点位于____纬度。
(5)按东西半球划分,乙点位于____半球。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C 6.A 7.C 8.A 9.A 10.B
11.D 12.C
13.(1)
(2) 南北 东西
(3) 相等 纬
(4) 赤道 短
(5) 本初子午线 东经 180°
14.(1)(20°N,140°E)
(2)B
(3) 北 西
(4) 北温 热
(5) A BC
(6) B 西南
15.(1) (50°N,90°E) (40°N,110°E) (20°N,40°W) (40°S,40°E)
(2) 经线 南北 纬线 东西
(3) 东北 正东
(4) 中 低
(5)西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