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二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法治遭践踏 B.科技文教事业被摧残
C.国民经济遭受损失 D.党和国家优秀干部被排挤
2.造成1958年~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如图)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调整
3.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土改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百姓翻身④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4.1956—197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5.宣传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下图是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当时( )
A.人民发展工业热情高涨 B.农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C.科学技术获得飞速发展 D.存在不切实际的浮夸风
6.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D.是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7.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在1961年提出了( )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C.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 D.一五计划
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二月抗争”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9.“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以下建设成就属于该时期的是( )
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B.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C.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0.下图标语(打倒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反映了
A.五四运动中,学生进行示威游行 B.庆祝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C.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11.“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老干部批评“文革”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
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
D.“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12.“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A.“大跃进”运动时的浮夸风 B.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土地改革的成果
13.“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这歌谣称赞的是
A.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互助组 D.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4.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的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原因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B.“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15.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6.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完成三大改造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开展整风运动 D.发展社会生产力
17.1961年至1965年,中共中央提出并基本完成“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当时,这八字方针主要是为了
A.恢复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遭破坏的经济 B.尽快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D.缓和“文革”造成的社会混乱
18.下图为《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图》,从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1966—1968年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B.1966—1968年我国经济下滑可能和 “文化大革命 ”有关
C.“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D.“文化大革命 ”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19.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②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③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④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在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其中“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被群众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的事迹是( )
A.主持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
B.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
C.带领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二、综合题
21.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 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三中的“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
(3)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这些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
材料二 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
材料三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我国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苏联和中国哪一时期的宣传画?
(2)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二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3)上述材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迪?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虽然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材料一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出现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克服困难改变现状中共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
(3)文革期间,我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仍然去了一些科技成就,请列举这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题干“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可知,材料主要论述了“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导致国家的工业总产值、钢产量和财政收入遭到巨大损失,涉及的是国民经济,C项正确;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科技文化事业被摧残、党和国家优秀干部被排挤都属于“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但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BD项。故选C项。
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C项正确;土地改革开始于1950年到1952基本完成,排除A项;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我国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排除B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全国经济的严重混乱。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是指1958年人民公社;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③土改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百姓翻身,是指土地改革的完成时间是1952年,④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的红军长征,正确顺序是④②③①,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4.D
【详解】1956—197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有成功的探索,如中共八大的召开。也有失败的教训,如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所以是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D项正确;这一时期也有成功的探索,排除A项;这一时期也有失败的教训,并不是一直持续和稳定发展,也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排除B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根据题干画中的文字“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可知,它反映了当时存在不切实际的浮夸风,D项正确;题干图片与工业、科学技术无关,排除AC项;农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故选D项。
6.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A项正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B项;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排除C项;1962年中国共产党举行七千人大会是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加之自然灾害,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了克服困难,1961年初,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8.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976年10月6日,中央政治局当机立断,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等实行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四人帮”,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D项正确;“九一三事件”发生在1971年,宣告林彰反革命集团覆灭,排除A项;“四五运动”发生在1976年4月,是当时广大人民自发抵制四人帮、拥护邓小平的的运动,排除B项;“二月抗争”发生在1967年,是陈毅等老干部抵制“文化大革命“的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1966-1976年,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C项正确;过渡时期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并 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图片及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中,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逐渐勾结起来,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打倒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标语,反映了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排除A项;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排除B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年文革期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遭受了残酷迫害而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C项正确;“二月逆流”是老干部对“文革”错误做法的抗争,排除A项;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是人民群众对“文革”错误做法的抗争,排除B项;“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不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大跃进”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体现的是就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优越,排除B项;一五计划主要涉及的是工业建设,排除C项;土地改革在1952年基本完成,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依据题干歌谣盛赞了“人民公社”比以前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好,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是典型的“左”倾错误,D项正确;土地改革是正确的土地政策,解放了农民,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排除A项;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建立互助组都是三大改造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材料中邓小平认为,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中国与世界差距越拉越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1976年中国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遭到巨大破坏,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越拉越大,B项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9-1961年,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大跃进”运动的破坏,国家出现严重困难,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中美国关系开始正常化,并迎来了与西方国家建交高峰,因此“帝国主义国家封锁”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出现的失误,其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客观经济的规律,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所以从中吸取的最主要的教训是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项正确;ABC项不是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得到的主要经验教训,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D项正确;完成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共八大无关,排除AB项;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与题干中共八大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7.C
【详解】为克服1959年-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心是调整,使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恢复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遭破坏的经济与八字方针的提出无关,排除A项;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进行,排除B项;文革发生是1966-1976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至1976年我国进行的政治运动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1966—1968年我国经济下滑可能和 “文化大革命 ”有关,B项正确;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966—1968年我国经济呈现下降趋势,A项排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对比,D项排除。故选B。
19.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其中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所以①是“文革”时期取得的科技成果;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所以②是“文革”时期取得的科技成果;1973年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所以④是“文革”时期取得的科技成果;由此可知,①②④均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一成果不是“文革”时期取得的科技成果,故排除A、B、D项。
20.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中国石油工人,人称“铁人”,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选项C符合题意;邓稼先主持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A排除;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B排除;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与王进喜事迹不符,D排除。故选C。
21.(1)①重工业。②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反映了“大跃进”运动。“新乐园”在当时指人民公社。
(3)教训: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不可急躁冒进;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言之有理,任意两点即可)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知,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可知,这反映了“大跃进”运动。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可知,“新乐园”在当时指人民公社。
(3)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三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给我们的教训是,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不可急躁冒进;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2.(1)事件:三大改造;阶段:社会主义阶段。
(2)年份:1956年;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果:导致在经济发展中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各地出现浮夸风。
(4)感想: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符合客观实际,要充分保障人民利益。
【详解】(1)事件:图片内容反映的是对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改造,即三大改造;阶段:根据所学知识,三大该改造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年份:根据所学知识,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任务:中共八大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失误:根据所学知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果:大跃进的主要后果是导致在经济发展中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各地出现浮夸风。
(4)感想:针对材料和所学知识,考生要从进行经济建设的规律考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符合客观实际,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要充分保障人民利益。
23.(1)图一:农业集体化时期。图二:大跃进运动时期。
(2)都急于求成、盲目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都损害了农民利益;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3)启迪:经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要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要遵循经济建设的规律;政策的制定要与时俱进等。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图一信息“苏联某时期农业宣传画”分析可知,该图反映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加快组建拖拉机站,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图二信息“肥猪赛大象”分析可知,该图反映的是中国大跃进运动时期。1958年,中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2)依据所学可知,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都急于求成、盲目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都损害了农民利益;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3)上述材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迪是:经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要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要遵循经济建设的规律;政策的制定要与时俱进等。
24.(1)王进喜;雷锋;焦裕禄。
(2)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开始实施。
(3)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有: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为我国的石油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成就,被称为“铁人”;人民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焦裕禄。因此第一幅图片中的人物是王进喜;第二幅图片中的人物是雷锋;第三幅图片中的人物是焦裕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经过努力,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革期间,我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仍然去了一些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