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10 10: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比例的意义,对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乃至在初中继续学习有关正、反比例知识打好基础。本节课我准备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写出比例,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
3.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4.利用猜想、举例、验证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审美愉悦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判断俩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法
学法:讨论法、练习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师:有一句赞美乌苏的话你们听过吗?幸福乌苏,啤酒之都!你知道乌苏什么产品最出名吗 生答:(啤酒)
师:是啊!咱们乌苏啤酒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的原料(由麦芽、水、酒花、酵母等原料)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看到课题你认为会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 生答:比
师:谁来说一下比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一)比例的意义
1、出示国旗情境图并介绍:
(1)这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国旗长5米宽3分之10米。
(2)这是校园里的升旗仪式国旗长2.4米宽1.6米。
(3)这是教室里国旗长60厘米宽40厘米。
(4)这是外交部谈判会议室的国旗长15厘米宽10厘米。
2、不同的场合用到的国旗大小不相同,国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我国《国旗法,》规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全日制学校、外交部等场所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2、下面请同学们写出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3、生汇报写的结果。(师板书内容)
4、你有什么发现吗?(生答:比值都相等)
6、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国旗法》中还规定:制作国旗长与宽的比必须是3:2,虽然国旗的长和宽有分数有小数也有整数,但是他们化简之后的比都是3:2比值为二分之三。
7、既然国旗长与宽的比值都是二分之三,那我随意选出两个比(师板书2.4:1.6 60:40)。这两个比是什么关系 (板书:=),像这样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8、那到底什么是比例呢?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呢?数学书上是这样说的。请大家打开数学书第40页,读比例的意义。
9、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
10、注意: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上。做重点强调。补充板书分数形式的比。(出示课件)并领读黑板上的两个形式的比例式。(板书:比例的意义)
11、除了我黑板上的写出的这一个比例,你还能快速写出其他比例吗?
12、生写完之后汇报。
13、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 (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你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吗?好!快速拿出练习本开始计算。
14、刚才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可以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大家掌握的特别好!我们学过的比有它各部分的名称和基本性质,你想知道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和比例的性质吗?请大家根据自学题卡完成自学任务。自学时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如果不能请你寻找你组内的同学来帮助完成。好!开始。
(二)自学比例各部分名称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自学时
1、指生黑板上标出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强调分数形式的各部分名称。第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外项,第二个分数的分母是外项,第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内项,第二个分数的分子是内项,在分数中两外项和两内项是交叉。
2、并说说你的发现。
3、举例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
4、把比例变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否也成立呢?说说你是怎样验证的?
5、有没有不同意见?
6、刚才我们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掌握了比例各部分名称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补充板书:基本性质)请看大屏:学生读。
三、巩固练习
1、除了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试一试!
小结:我们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都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刚才同学们的思路很清晰,我加深难度你还敢试试吗?学生说出解题方法。即: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积等于两内项积。
2、你们太棒了!我再一次加深难度,你愿意挑战吗?(出示课件3*8=2*12)利用板书引导学生。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给大家分享?
大家说的真好!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生活很广泛,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知识的大脑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