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练习二(比例的练习)
教科书 书 名:北师大版教材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和图形,通过计算比值、图形线段长度、使用规律判断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沟通比例、图形的放大(缩小)、比例尺之间的联系。 2.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比例和比例尺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根据情境中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进一步体会对应关系。 3.在数学活动中,能学会辨析、积极思考,及时反思学习中的问题,尝试、改进、总结比例学习中的经验和策略。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沟通理解比例、比例尺、图形放大(缩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一:回顾梳理,唤醒经验 问题:我们这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思维导图呈现)比例、比例尺、“比例的外项积等于内项积”的规律(比例的基本性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环节二:任务驱动,加深理解 任务一:将①号三角形缩小,使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为( ):( )。(每个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思考:②号和③号图形,哪个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是,理由是什么?如果不是,可以怎么改?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反馈1:②号图形,按照1:2的比缩小。不同三角形直角边的比6:3=8:4,或者同一三角形直角边的边6:8=3:4。 反馈2: ③号图形,竖着的直角边,可以改为1.5,或者横着的直角边改为。 跟进:(③号图形已修改)这三个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任务二:6:3=8:4,这个比例关系,还可能表示生活中的哪些情境呢? 可能是购物问题;可能是同一时间树高和影长的比;还可能是行程问题。 反馈1:旗杆的高度怎么测量?画在纸上,需要什么? 跟进:还有什么测量方法? 反馈2:猎豹8分钟跑了多少米?12分钟呢? 环节三:梳理总结,沟通联系 比例的知识,与比有密切关系。也为后续学习作了铺垫。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