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复习
[课前知识回顾]
大气可以分成 ,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 。
2、天气是 内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是某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3、天气主要的组成要素有 等。气温用 测量
4、大气回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 ;大气压对液体的 、天气和人体都会造成影响。真空缩袋、吸尘器等都是利用 来工作的。气体和液体的压强跟 有关。流速越大,压强 。
5、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它们与太阳辐射量、 、 等气候特点关系密切。
6、人类活动产生 和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可以通过 等活动改良气候
[课堂有效练习]
1、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 垃圾的燃烧 B.鞭炮的燃放 C.汽车尾气的排放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氧气
3、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橫截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
A.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B.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4、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中的宇航 ( http: / / www.21cnjy.com )员将穿着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进行“太空行走”。根据太空环境,在下列功能中,①控制温度、湿度;②供给氧气;③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④收集雨水;⑤无线通讯;⑥与外界气体交换,宇航服应具备是 ( )
A.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5、今年5月8日,“祥云”火炬成功登上“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一大创举。下列哪项不属于和火炬在登顶时需要克服的困难( )
A.气温低 B.气压低 C.重力小 D.氧气少
6、下列有关天气和气候的描述中,属于气候特点的是 ( )
A.狂风暴雨 B.四季分明 C.电闪雷鸣 D.晴空万里
7、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空气稀薄。具有下列生理指标的人员更适宜于进藏工作 ( ) A.血液中红细胞含量较多 B.血液中白细胞含量较多
C.血糖含量远高于正常人 D.呼吸、心率比正常人快
8、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9、在以下词语中:①阴转多云 ②冬暖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凉 ③鹅毛大雪 ④秋高气爽 ⑤和风细雨 ⑥长夏无冬 ⑦冬雨夏干 ⑧雷电交加,描述天气的有 ( )
A、①③⑤⑧ B、②③④⑧ C、①③④⑤⑧ D、①③④⑤⑦⑧
10、、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
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11、下列事例违背科学原理的是 ( )
A.坐在汽车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带 B.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以上安全线
C.用普通铁锅将水加热到120℃ D.在阳光下,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
12、(2010宁波15)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有一种检测装置,在两端开口的透明U型管中装有水,当U型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时,关闭开关,用力向户内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型管的Y′一端与Y相连接,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继续观察U型管中水面的变化 ( )
A.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
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
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有漏气
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
(第15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