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0 06:36:49

文档简介

郴州市2023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C(“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围绕”错,原文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
更绿、水更清。”,可见“始终”表述不准确。)
2.A(“不少压力虽然有根本缓解”错,原文是“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
根本缓解”,只说了“尚未根本缓解”,原文没有提到“不少压力虽然有根本缓解”。)
3.(D不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破坏生态。ABC都是生态文明建设。)
4.①材料一侧重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扎实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做法,在突出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的同时,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内外联动,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三个方面展开
②材料三侧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中数字化和绿色化结合的重要性,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
字生态文明,通过事例和数据突出对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评分细则:4分,每个要点各2分,大意对即可。
5.参考答案:
①云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一系列举措并且生态持续向好,体现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为指引,扎实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②云阳通过自然修复治理、经济发展、三水共治等系统措施使生态变好,这契合生态文明
建设中坚持系统生态治理的策略。
③云阳非常重视绿色生态、“绿水青山”,这是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
出的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实践。
④云阳强调生活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卫生环境、水环境,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生态理念。
⑤云阳看重在建设文生态文明时运用技术数据,发展经济,实现带农增收,可见云阳已经
把数字化和绿色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趋向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评分细则:4分。每点2分,任答对两点即可给4分。大意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D(于文无据,文章“宋、元以来的山水画家就很理解这种态度”,没有说作者冯至受宋元以
来山水画家的影响。)
高二语文答案第1页(共5页)】
7.C(无中生有,文章提及到“某某古寺里的一棵千年的玫瑰,某某僻静的乡村礼拜堂里的一
幅名画,某某海滨的一次散步,某某水上的一次夜航…”“这些地方不在小册子里出现”。)
8.参考答案:①作者描写彩菌时不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还用了丰富的色彩词:“红"
“青”“褐”“白”“赭”“靛蓝”,增强了画面的美感。②彩菌色彩斑斓,充满生命力,让人感受到美
好灿烂,这是自然与生命本来的面目。③同时文段也着重描写人们寻找彩菌的活动,赋予彩
菌生命的力量,密切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大自然对人类身心的滋养,人类应该懂得感恩自
然。④整幅画面有动有静,富有层次感。
评分细则: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的情给分。
9.参考答案:①冯至欣赏的是朴素、本真的自然,他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景致中,如“原野、
树、草、鸟”的成长姿态中体会到无限的美,永恒的美。
②不应该把人事掺杂在自然里面,应该还给山水本来的面目。在人事里,我们尽可以怀念
过去:在自然里,我们却愿意万古长新。
③自然万物相互平等和谐相处,而又保持自己的个性,山水根源人的内心世界,是“灵魂的
山川”,人们能从山水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
评分细则:每点2分,答出三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HL0(错1处扣1分,超过3处为0分。意思:皇帝最后认为张林等的话是对的,得到朱晖
重议,便发怒,责备诸尚书。)
11.B(“乃令张良留谢”兼有感谢和道歉的意思。A项《六国论》中之“寝”,睡觉:C项《氓》中之
“愆”,延误。)
12.C(“被下令关进监狱”理解错误,而是“自系”,自请坐牢。)
13.(1)参考答案:他趁机上书提出对国家有益的办法,陈述机密事宜,深受皇帝的嘉奖和采纳。
评分细则:4分。关键词“便宜”(对国家有益的办法)、“见”(受)、“嘉纳”(嘉奖和采纳),各
1分:句意1分。字词落实,句意通顺即可
(2)【参考答案】如果内心懂得这不可为却顺着旨意随声附和,这对不起做臣子的道义。
评分细则:4分。关键词“若"(如果)、“雷同”(随声附和)、“负”(对不起),各1分:句意1
分。字词落实,句意通顺即可。
14.参考答案:(1)评价肃宗为“长者”,肃宗号称德高望重的帝王,诏书已经承认过错并且向
朱文季认错了。(2)评价朱晖为“正直、强立”,但此时过多的赞美。(3)评价诸尚书为“可笑,可
悲”。认为他们把皇帝不高兴,自己不能得到进用作为莫大的祸,真是可悲
评分细则: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对即可。
附:文言文参考翻译:
文本一: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元和年间,肃宗出外巡狩,告诉南阳太守问候朱晖的起居情况,
高二语文答案第2页(共5页)郴州市2023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二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10页,有四道大题,共23小题,满分
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的指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下面
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
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
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
南。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扎实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胸怀“国之大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决
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面完成,蓝天白云重新
展现,浓烟重霾有效抑制,黑臭水体大幅减少,土壤污染风险得到管控,能源消费结构发生重
大变化,节约资源全面加强,国土绿化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文
明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
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又进
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
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有
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而生态环境领域的“公地悲剧”问题、环境污染
的负外部性问题、参与过程的“搭便车”问题、管理职能的分散化和碎片化问题等都需要通过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来解决。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全面提升生态环
境治理能力,更好地解决生态系统性与治理碎片化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由点到
面、由局部到整体、由短期到长远的根本性突破。
坚持内外联动,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
国同世界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而生态文明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最
大公约数。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为引领,坚待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全球性统筹、多主体参
与、跨区域协调,在实践中以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一方面努力在全球绿色
低碳竞争中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为发展中国
家绿色转型提供中国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
国方案。
一一节选自龚维斌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
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
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中国人民的命运,还关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命运。走绿色
环保的发展道路、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是全世界人民的
共同期许,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走向。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我国生态文明建
设的成功经验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价值,能够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深入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对于打破西方社会绿色发展的话语垄断权和意
识形态霸权,彰显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节选自《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材料三:当今世界,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两大趋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数字化促
进绿色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产生“1+1>2”的整体效应。
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数字技术的介入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撑,让精准识
别、实时追踪环境数据成为常态,让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实。以福建生态环境
大数据云平台为例,从海漂垃圾重点监测、空气质量精准研判,到指挥中枢部署工作“点对
点”、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无纸化”,该平台更好帮助生态环保工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
高二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