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曹冲称象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 象
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它的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大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成年的亚洲象体重一般在3-5吨。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曹 员 根 议 论 重 砍 秤 线 止 量
chèng
cáo
yuán
gēn
yì
lùn
zhóng
kǎn
xiàn
zhǐ
liàng
我会读
我会读
chēng
称
柱
底
杆
秤
zhù
dǐ
gǎn
chèng
zuò
做
岁
站
船
然
suì
zhàn
chuán
rán
我会写
冲
chōng
冲突 冲动
议
yì
会议 议论
论
lùn
议论 讨论
杆
gǎn
秤杆 杆秤
柱
zhù
柱子 石柱
官
guān
官员 县官
岁
suì
岁月 年岁
冲
chōnɡ(冲击)
chònɡ(冲床)
多音字
高兴——(开心)
办法——(方法)
果然——(果真)
重量——(分量)
近义词
高兴——(难过)
摇头——(点头)
反义词
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
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一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
象的重量。
“像……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象的高大,为下文称象难埋下伏笔。
为什么要写大象和官员的话?
官员的话从侧面烘托出称象有一定难度。
在第3自然段中,官员们提出了什么方法来称象?
官员们提出了砍一棵大树来造一杆大秤的方法来称象,但是这种方法行不通,因为即使能做出大秤,也没有人能使用它。
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在船舷上做记号
称石头的重量
1
2
3
4
曹冲为什么能想到称象的办法?
首先,曹冲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他和大家一样,
也在思考称象的办法。其次,他善于观察和分析。他
听了官员们的办法后,从中受到了启发:称象得用秤,那能用什么来代替秤呢?他想到了船,可以把船当作秤来使用。另外,他善于联想,他想到等量转换。象是很大很重的,直接称象的重量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他就把称象的重量转换成称石头的重量。由此他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曹冲能想到称象的办法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说明曹冲是一个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
巧用比喻,描写形象
比喻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运用比喻能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如文中“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比喻句,就描写出高大的外形特点,十分形象。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事物必须是常见的、熟悉的、浅显易懂的;比喻要恰当、贴切。
曹 官员们:造大秤,砍大树做秤杆 善善
冲 象上船,沿水面画线 于于
称 曹冲 象上岸,船上装石头 观分
象 船下沉至画线处,称石头,得象重 察析
板书设计
本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体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好品质,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主题归纳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ù zi chuán dǐ chènɡ ɡǎn
rán hòu qī suì zhàn lì
船 底
秤 杆
然 后
七 岁
站 立
柱 子
随堂练
二.选择正确的字,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像 ②象
(1)大( )的腿( )四根柱子。
(2)王老师很( )我的妈妈。
(3)弯弯的月亮( )一条小船。
②
①
①
①
谢谢!下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