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那一定会很好
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概括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默读课文,能概括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默读课文,能概括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
复习旧知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对于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出示课文《不懂就要问》《听听,秋的声音》,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预设:
学生1:概括内容,交流看法。
学生2: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进行积累。
…………
(若学生有遗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补充完整。)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观看视频)
探究新知
一、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2.给下面加点字标注拼音。
缩( )成一团 努( )力 根茎( ) 锯( )子
斧( )子 手推( )车 吱( )吱嘎嘎 拆( )下来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默读课文,再结合课文插图,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请同学们圈出体现主人公变化阶段的关键词语。
学生:种子 大树 手推车 椅子 木地板
教师:请同学们把词语抄写下来,用箭头把5个词语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再根据示意图和同桌交流这粒种子的经历。
(小组内交流展示。)
学生: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种子希望能站起来,所以一直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有一天,一个农夫把它砍倒,做成了手推车;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慢慢变老了,农夫和儿子把手推车做成了椅子;椅子老了,最后被锯成小木片,拼成了木地板。木地板满意地舒展身子,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二)探究二:展开想象,体会主人公的人生态度。
1.再次默读课文,关注主人公在每段历程中的愿望。
教师:种子在各个阶段的愿望是如何实现的?
学生:种子想站起来,它就努力生长成树;树想跑起来,后来就被农夫做成手推车;手推车想坐着休息,后来被农夫和儿子做成了椅子;椅子想躺下,后来被农夫的儿子做成了木地板。
2.结合生活经验,想象主人公在每段历程中的心理活动。
教师:课文的题目在文中出现了4次,请找出相对应的内容,再用下面的句式,模仿主人公的口吻说一说。
出示:
我如果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一定会很好。
教师:在课文的最后,主人公变成了木地板,它的感受是什么?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
学生:木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教师:从种子的经历和感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我体会到了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它内心深处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3.带着想象读课文。
教师:请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一读课文,感受种子的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探究三:比较阅读,感受异同。
教师: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童话,我们把两篇童话对比一下,想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从故事内容、故事编排等方面去思考。
(小组内讨论、总结,各组派代表交流。)
预设:
相同点:两篇课文都是童话;都写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两篇童话中都有重复的内容,《卖火柴的小女孩》重复的是划火柴的动作;《那一定会很好》重复的是题目。
不同点:小女孩的愿望没有实现,种子的愿望都实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局是悲惨的,而《那一定会很好》的结局是圆满的。
【设计意图】“回顾对比阅读”是本课的难点,引导学生能说出一些浅层次的异同即可,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对比较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童话续编打好基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想象,体会到了主人公乐观、坦然的人生态度。还通过比较阅读,了解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和《那一定会很好》的异同。希望同学们课后借助比较阅读的方法读更多的童话故事。
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