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海滨小城(第1课时)
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场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阅读第1至第3自然段,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场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第1至第3自然段,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
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美丽的海边有一座小城。小城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课文去领略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
(板书课题:海滨小城)
探究新知
一、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请你自己试着读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认识生字。
出示:
滨 鸥 胳 睬 载 凰 亚 榕 凳 逢 除
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如,滨、鸥、胳、睬、凰、榕、凳、除。
3.读准多音字“臂”。
教师:在课文中,“臂”是怎么读的?
出示:
他们的脸和胳臂(bei)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bì(手臂)(臂力)
臂
bei(胳臂)
4.书写指导。
躺:左部“身”最后一笔撇不要出头。
载:注意笔顺不要弄错,笔画不要漏写。
踩:左部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洁:右上部是“士”,上横长下横短。
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
学生展示书写,教师点评。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了解场景。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圈画后,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下。
学生:写了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5个场景。
(若学生有遗漏,要注意引导说完整。)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读完课文,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课文里的一句话夸夸它吗?
学生: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教师:这么美丽又整洁的小城,真是让人喜欢啊!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然后说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
课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5个场景,写出了海滨小城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探究二:阅读第1至第3自然段,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
1.阅读第1自然段。
教师:朗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描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天、海、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
教师:这些景物是什么颜色的呢?
学生:天和海是蓝的,机帆船是棕色的,军舰是银白色的,海鸥和云朵是白色、灰色的。
教师:我们想象一下画面:大海和天空都瓦蓝瓦蓝的,白色、灰色的海鸥自由地飞来飞去,蓝天上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这样的景象多么美啊!下面我们带着想象的画面,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读到描写颜色的词语时可以适当加重语气。
学生齐声朗读第1自然段。
2.阅读第2自然段。
教师:作者是怎样描写早晨海上景色的呢?
学生读第2自然段。
教师:“镀”是什么意思?请查字典了解。
学生:用电解或其他化学方法使一种金属附着到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上,形成薄层。
教师:朝阳照着海上的景物,使它们都变得金灿灿的,像镀上了一层金子。多么美的景象啊,让人心里欢快不已!下面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学生齐声朗读第2自然段。
3.阅读第3自然段。
教师:我们再读读第3自然段,这一段又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边读边圈画出来。
学生:贝壳和船队。
教师:贝壳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各种颜色、各种花纹。
教师:这些美丽的贝壳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学生:寂寞地躺在那里。
教师:美丽的贝壳孩子们见得多了,没有人来捡拾它们,所以它们就只能寂寞地躺在沙滩上。沙滩真安静啊!不过,一会儿海滩上就热闹了,因为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队都捕到了些什么呢?
学生:银光闪闪的鱼,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
教师:这么多的收获呀!想象一下,面对这些收获,海滩上的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预设:
学生1:人们在讨论着哪只船收获最多,哪家的鱼又好又新鲜。
学生2:人们纷纷挑选着自己中意的海产品,岸上的人有的在称重,有的在算账。
教师:真是热闹的景象啊!下面我们再读读这一自然段,读关于贝壳这部分的时候,语气轻一些,读出安静;读关于船队这部分的时候,语气要重一些,急一些,读出热闹。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主要写了海滨小城的海上、海滩、庭院、公园和街道5个场景的景色,写出了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阅读了第1至第3自然段,感受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
布置作业
1.阅读其他自然段,试着找出它们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大意。
2.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简单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