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过零丁洋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过零丁洋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0 08:11: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过零丁洋》
第六单元
第四课 第四篇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能够体会诗人情感,学习爱国精神。
学习目标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们浩然正气,舍生取义,大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及故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英雄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情景导学
本诗作于1279年正月。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抗击元军,兵败被俘。1279年正月囚禁文天祥的船队经过零丁洋时,元军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出示此诗以明志节。
情景导学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liáo
新课讲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
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自幼刻苦研读经书,方才取得入仕功名,抗元战争已进行了四年的烽火变得寥寥落落。
新课讲解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山河
代指国家。
风飘絮
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灭。
雨打萍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身同样安危不定,如雨打浮萍时起时沉。
新课讲解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
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在惶恐滩头曾诉说对国事的惶恐,(如今)行经零丁洋倍感孤苦无依。
新课讲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这里指史册。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诚忠心永垂史册。
新课讲解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一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国家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乱中度过了四年。此时,南宋大半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新课讲解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对偶。国土遭元军蹂躏,犹如风中柳絮;个人命运也是起伏不定,犹如风雨吹打的浮萍。这两句连用,暗含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意思,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感情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新课讲解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
感慨眼前,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漂浮在零丁洋,深感孤苦零丁。
双关
新课讲解
颈联中的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诗人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对抗战局势的忧虑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哀怨。
新课讲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渲染悲愤艰危的气氛
尾联笔锋一转,直抒胸臆,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新课讲解
尾联是千古名句,请加以赏析。
尾联激情慷慨,以磅礴的气势、高昂的精神结束全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新课讲解
1.悲壮激昂,高度概括。诗人选取了自己一生中几个关键的片段,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高度概括了个人的生平遭遇和国家局势,表达出诗人慷慨激昂、忠心耿耿的崇高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写作特色
2.风格慷慨,语言凝练。诗歌语言凝练,风格慷慨,融豪情于诗中,意在激励后人坚强不屈。特别是颈联,巧借谐音,表达了诗人惶恐、孤苦零丁的艰难处境,尾联更是振聋发聩的千古绝唱,不知激励了后世多少仁人志士。
写作特色
过零丁洋
首联:
回顾一生
颔联:
国破家亡
悲壮沉痛
颈联:
抚今追昔 悲愤忧惧
尾联:
以死明志 大义凛然
永垂青史
丹心映照
结构梳理
《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主旨概括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却由悲而壮、由抑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课堂小结
1.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文天祥的作品,深入了解作者的爱国精神和不畏牺牲的伟大品质。
随堂演练
课后作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