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0 08:3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
第一单元
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
1
2
3
4
课前导学
积累运用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名著阅读
课前导学
(1)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在诗歌中,反复手法能够表现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增强旋律美的作用。
(2)呼告是诗歌常用的一种手法,即用直接呼唤事物和人物的名称的方式来诉说某种思想,抒发某种感情,从而渲染气氛,增强诗的抒情效果和感染力,引发读者思考。其方式有两种:①呼物(比拟呼告),即呼唤事物的名称,同物对话,这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拟人手法。②呼人(示现呼告),即呼喊,远离或已逝的人名,同人对话,借以抒情。
1.本课聚焦。
课前导学
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诗人明知道周总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却在整首诗中执着地充满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寻找周总理。“你在哪里?”那感人肺腑的呼唤,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营造了一种新颖壮阔的意境,增强了感染力。这种对过去的人物的呼唤,与过去人物对话的呼告是示现呼告。
课前导学
拟人
反复
呼唤
人民永远想念周总理
2.自主阅读,完成课文结构梳理图。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你不见hǎi fánɡ(    )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2)sù yínɡ(    )地上ɡōu huǒ(    )红啊,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3)你不见那chén diàn diàn(      )的ɡǔ suì(    )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海防
宿营
篝火
沉甸甸
谷穗
积累运用
2.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人类文明虽然沧海一粟,但对宇宙的探索至今没有停止。对宇宙千百年来的探索与追问,也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梦想。从古代诗人屈原发出的《天问》,到如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火星上真的会有生命吗?如今“天问一号”“希望号”“毅力号”等火星探测器,不约而同地去火星上寻找生命,如果一切顺利,或许今年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一起望洋兴叹吧!                          
A.沧海一粟       B.矢志不渝      
C.不约而同       D.望洋兴叹
D
积累运用
3.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这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动力。(在句末加上“源泉”)
B.近5000名代表委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积极建言献策、扎实履职尽责,绘就团结奋斗的时代乐章。(把“绘就”改为“奏响”)
C.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五个“必由之路”、五个“有利条件”等重要论断,更加坚定前行的方向,指明前进的信心。(把“方向”和“信心”互换位置)
D.通过“双减”的实施,推动教育回归本质,让学生有时间有动力全面发展,把基础教育引向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的正确轨道。(删去“让”)
D
积累运用
4.仿照下列诗中画线的语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符合诗意,语意连贯。
从我生出第一颗稚牙, 回忆像春天解冻的冰河,
到我揪下第一根白发, ① ,
这中间度过了、经历了 回忆像秋天的潇潇雨丝,
多少纷乱的苦乐年华……   ②             。                 
(选自顾工《回忆像潇潇雨丝》)
回忆像夏天舒展的枝丫
回忆像冬天的片片雪花
积累运用
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家风对人生的影响潜移默化,却深远、深刻。周恩来曾说“一个人的幼年所受的影响,往往在他的思想上、生活作风上长期存在”。在周恩来身上就充分显示了家风的渊源痕迹。“诚” “俭” “忍”三字,是《周氏家训》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是传承周氏爱莲家风的三要诀。
(1)学校要为宣传窗出一期关于“家风”的专版,请你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说名人家风 晒百姓家风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内容 比率 原因
推崇传统家风 61.2% 它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推崇新家风 23.0% 它具有时代特点
不好说 15.8% ——
2.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最受重视的三大传统家风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和待人忠厚,而最受推崇的新家风依次是:不啃老不坑爹、民主平等、互相体谅等。以下是调查结果:
(2)阅读以上材料0的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多数人认同传统家风。②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风的内涵逐渐丰富。
③传统家风注重如何为人处世而新家风更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3)在你的班上有同学对“重拾家风”不以为然,提出反面观点。他认为: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家风大多是要把人培养成好人、老实人,可现实社会常常是“老实人吃亏”。请从正面说出你的观点,强调“重拾家风”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某种意义上说,重拾家风就是充实价值观。家风可以内化为道德伦理,外化为行为规范,家风正,则社会风气自然得到改善。(言之成理即可)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名著阅读
读艾青的《向太阳》节选,完成第1~3题。
太阳出来了……
当它来时……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引自旧作《太阳》
太阳
从远处的高层建筑
——那些水门汀与钢铁所砌成的山
和那成百的烟囱
成千的电线杆子
成万的屋顶
所构成的
密丛的森林里
出来了……
在太平洋
在印度洋
名著阅读
在红海
在地中海
在我最初对世界怀着热望
而航行于无边蓝色的海水上的少年时代
我都曾看着美丽的日出
但此刻
在我所呼吸的城市
喷发着煤油的气息
柏油的气息
混杂的气息的城市
敞开着金属的胴体
矿石的胴体
电火的胴体的城市
宽阔地
承受黎明的爱抚的城市
我看见日出
比所有的日出更美丽
名著阅读
1.选文中的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主题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独特的意象,请概括艾青诗歌中这一意象的独特内涵,并列举其他两首出现“太阳” 这一意象的诗歌。(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歌颂了太阳,表达了诗人所要追求与表现的是现代化社会的新的理想的主题。
“太阳”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歌中,诗人反复讴歌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作品举例:《太阳》《黎明的通知》。
名著阅读
3.1984 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读完《艾青诗选》后,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谈阅读感悟,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他是 20 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