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地真实情感
9 那个星期天
学习目标: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通过连续且细腻的描写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
明媚 沉郁 缥缈 荒凉
念念叨叨 一声不吭 一动不动
“我”的举动
景与情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故事地图
人物
主要情节
起因:
经过:
结果:
时间
“我”和母亲
星期天
早晨到下午,到天色昏暗
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玩,我期盼
母亲忙于家务,我等待
母亲忘记约定,我绝望
母亲
“我”的心情
答应带我出去玩
盼望、期待
买菜、
翻箱倒柜
焦急
洗衣服
还在洗衣服
自责、失望
绝望、委屈
早晨
上午
下午
黄昏
随着妈妈做的事情变化,“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有目的地阅读
作者是怎样把“我”的情感写清楚、写具体的呢?
结合课本插图,想一想第一幅插图上为什么有四个“我”?
用笔在图中标出“我”分别在干什么?
看云彩
跳房子
拨弄蚁穴
翻看画报
这段时光不好挨。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母亲 “我”的动作 同时也再写 流露的情感
买菜 跳房子 等母亲回来 期待、焦急
看云彩 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焦急又兴奋
拨弄蚁穴 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 孤独而寂寞、无聊
翻看画报 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无聊、无奈
表面在做事,实际上表达细腻、复杂情感
做的事发生变化,内心情感也在变化
融情于具体事例
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
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绝望
融情于具体的人
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感受主人公情感变化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站在母亲视角,补充对话内容,试着写一写母亲的内心独白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史铁生
小练笔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如: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走在小巷里 漫步在公园中 看漫画书 吃饭
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
打篮球的时候,我有几个好机会没把握住,结果我们输给了二班
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