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空气中的下列物质,不计入“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告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物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①温度 ②压强 ③催化剂 ④浓度 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A.①②③④⑤ B.⑤ C.①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
A.NH3 B.CO2 C.SO2 D.HCl
4.以下气体在常温下既有颜色又有气味的是
A.氨气 B.二氧化氮 C.氯化氢 D.氮气
5.下列物品所用材料含有硅单质的是
A.计算机芯片 B.光导纤维 C.水晶镜片 D.门窗玻璃
6.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水力发电 B.水果电池
C.燃气燃烧 D.电动车充电
7.下列反应属于固氮反应的是
A.8NH3+6NO27N2+12H2O B.O2 +2NO=2NO2
C.NH3+HCl=NH4Cl D.N2+3H2 2NH3
8.中国人民从古代到现代,一直都在创造着辉煌。下列生产或制造的物品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合金的是
A.高速列车外壳使用的硬铝 B.梅州市大埔高陂陶瓷 C.“蛟龙”号的钛合金耐压球壳 D.不锈钢圆珠笔头
A.A B. B C.C D.D
9.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蛋白质变性 C.石油分馏 D.乙烯聚合
10.屠呦呦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获奖的科研成果主要涉及的物质是
A.青蒿素 B.光导纤维 C.石墨烯 D.多巴胺
11.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
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NH3,同时NH3又可分解为N2和H2
C.电解水生成H2和O2,氢气和氧气转化为H2O
D.SO2溶于水和H2SO3分解
12.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烃类的是
A.CH3CH2OH B. C.CH3CH3 D.CH3COOCH2CH3
13.如右图,在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氨气,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并打开止水夹,
就会形成喷泉。这是因为氨气具有
A.密度较小 B.氨气极易溶于水 C.具有还原性 D.氨气易液化
14.已知反应:CH4+Cl2CH3Cl+HCl,该反应属于
A.取代反应 B.酯化反应 C.氧化反应 D.加成反应
1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冰醋酸 B.液态AlCl3 C.石墨 D.熔融的氯化钠
16.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分别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在相同时间内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7分)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①H与H;②O2与O3;③乙醇(C2H5OH)与甲醚(CH3—O—CH3);④正戊烷(CH3CH2CH2CH2CH3)与异丁烷()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
(5)乙醇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6)请书写乙醇的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1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反应后,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SO2的_______,装置E中现象是:_______。
(4)F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
19.(10分)以下是某食品配料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配料:牛肉、蜂蜜、植物油、柠檬黄、食用盐、乳酸钙、苯甲酸钠
(1)该食品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成分是______,富含油脂的成分是______,富含糖类的成分是______,属于食品着色剂的是_______,属于营养强化剂的是______,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属于防腐剂的是_______。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人体内被消化吸收,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其中淀粉在人体内最终水解成________,油脂在人体内最终水解成甘油和_______,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
20.(15分)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NaOH溶液 偏向Mg
5 Al、Cu 浓硝酸 偏向Al
注:①实验均为常温下完成;②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为正极方向。试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指正极或负极)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Al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石墨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电子从______极流向到______极。
③工业上制取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4中Al作______极,理由是______。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偏向Al的原因______。
21.(10分)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M、N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________min,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________。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6Q kJ的热量,则当容器中充入1 mol N时,
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等于Q kJ ②小于Q kJ③大于Q kJ ④等于2Q kJ
(4)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①该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②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该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N的同时,生成1 mol M
(5)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减少N气体的浓度
④使用催化剂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