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易错点预习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放假(jià) B.背诵(bèi) C.羊圈(juàn) D.好奇(hǎ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互相 工课 B.荒野 敬爱
C.照列 粗壮 D.树支 安静
3.下列四组词语的结构不同于其他三组的是( )
A.摇头晃脑 B.张牙舞爪
C.提心吊胆 D.一字不漏
4.下面是同学们关注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动作的词语:穿戴、敬礼、招引。
B.模拟事物声音的词语:咿咿呀呀、滴滴答答、急急忙忙。
C.描写事物的词语:鲜艳、古老、湿润。
D.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私塾、口笛、学校。
5.“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这句话中的“他们”急急忙忙的原因是( )
A.着急放假,尽情玩耍
B.着急回教室上课
C.着急回家,拥抱妈妈
6.下面句子应插入语段中的位置是( )
我把书包放到教室里,然后拿起小喷壶,灌满了水,快步走到花坛前。
①早晨,我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子,高高兴兴来到学校。②我提起喷壶,清清的水像细雨一样洒落在花瓣上,洒落在叶子上。③花儿喝到了清凉的水,显得格外鲜艳。④上课的预备铃响了,我提着喷壶,回到了教室。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 D.③和④之间
二、填空题
7.给下面的划线词语注音并填空。
蝌蚪( ) 飞蛾( ) 螃蟹( )
鲤鱼( ) 鲫鱼( ) 鲨鱼( )
第一行划线字都是( )偏旁,表示这个字和( )有关。
第二行划线字_______________。
8.辨一辨,再组词。
绒( ) 壁( ) 猜( ) 绿( )
戒( ) 臂( ) 请( ) 录( )
9.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 )的老师 ( )的国旗 ( )的粉墙 ( )的同学
( )的铜钟 ( )的东风 ( )的枝干 ( )的服装
( )地响 ( )地背出 ( )地听着 ( )地背
10.写反义词。
安静( ) 古老( ) 洁白( ) 糊里糊涂( )
扬起( ) 流利( ) 认真( ) 鸦雀无声( )
11.根据情景,把俗语补充完整。
(1)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居家隔离,外出做好防护,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这真是“_____,泰山移”啊!
(2)兴趣小组经过半个月的合作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了这款小型机器人,真是“三个臭皮匠,___”。
(3)“______,其利断金”说的是两个人一条心,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4)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真是“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2.“戒尺”是指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私塾”是指旧时富裕人家的私家园林。( )
13.“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14.《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描写了同学们上学、上课、下课时的情景。( )
15.《花的学校》一文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泰戈尔。( )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了, 鸟儿不( )了,蝴蝶( )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 )孔雀舞、摔跤、( )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 )热闹。
1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17.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喧哗——( ) 冷清——( )
18.作者写小动物们都很“安静”是为了体现( )
A.小动物们十分懂事。
B.同学们的朗读十分好听,小动物们被吸引住了。
19.我很喜欢这个小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彩阅读。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20.“连连点头”说明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态度表示_________。
21.孙中山在课堂上提出了什么问题?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22.“壮着胆子”说明了( )
A.孙中山满意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害怕先生。
B.孙中山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文章意思的愿望。
23.“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4.习作。
在你的是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值得记录的景或物,请你来介绍介绍吧。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D.好奇(hǎo)——hào;觉得新鲜而特别有兴趣。
2.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字形的识记,需要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的书写记忆。
A.工课——功课:指老师为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
C.照列——照例:按照贯例;按照常情。
D.树支——树枝:树木的枝条。
3.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结构归类。
“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都是动宾+动宾结构的联合短语,也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一字不漏”是主谓结构的短语。
4.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归类。
要求学生仔细分析每一个选项中的词语是否属于同一类。
A.“穿戴”指动词穿上和佩戴。“敬礼”动词,以立正、鞠躬等方式行礼,以表示对他人的敬重。“招引”指动词吸引。
由此可知A项三个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A项正确。
B.“咿咿呀呀”指拟声词,某些物体摩擦碰撞发出的声音。“滴滴答答”指拟声词,形容水滴落下或钟表摆动的声音。也作嘀嗒。“急急忙忙”指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匆匆忙忙。
由此可知B项“咿咿呀呀”和“滴滴答答”都属于模拟事物声音的词语。但“匆匆忙忙”不是。所以B项错误。
C.“鲜艳”形容某个事物鲜明而美丽。“古老”形容某个事物经历了久远年代。“湿润”形容某种东西潮湿,润泽。
由此可知C项三个词都是描写事物的词语。所以C项正确。
D.“私塾”中国旧时一种私人办的学校。“口笛”是中国竹笛的一种。即哨子。“学校”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即讲学研习的教育机构。
由此可知D项三个词都是用来表示某种事物的名称的词语。所以D项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B项。
5.C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对诗歌的阅读可知,《花的学校》这篇课文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文中的“他们”是指“花儿”,结合“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可知,“他们”“那样急急忙忙”的原因是:“他们”要回家,拥抱妈妈。
6.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句子排序。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早晨,我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子,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接着是“我把书包放在教室里,拿起小喷壶,灌满了水,快步走到花坛前。”紧接着是“我举起喷壶,清清的水就像细雨一样洒落在花坛的土壤里,洒落在花瓣上,洒落在枝叶上。”然后是“花花儿喝到了清凉的水,显得格外鲜艳。”最后是“上课铃响了,我提着喷壶,离开花坛,回到教室。”因此,“我把书包放到教室里,然后拿起小喷壶,灌满了水,快步走到花坛前。”句子应该放在①和②之间。
7. kē dǒu é páng xiè lǐ jì shā 虫 昆虫或者动物 都与鱼有关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偏旁。
蝌蚪,读音kē dǒu:蛙或蟾的幼虫。
蛾,读音é:蛾子,昆虫。身体比蝴蝶粗壮,静止时翅覆盖在体上。多在夜间活动,幼虫大多是农业害虫。
螃蟹,读音páng xiè:节肢动物,全身有甲壳,眼有柄,足有五对,前面一对长成钳状,叫螯,横着爬。种类很多,通常生活在淡水里的叫河蟹,生活在海里的叫海蟹。
鲤,读音lǐ:鲤鱼,体侧扁而长,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有的尾部或全身红色,口边有须两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
鲫,读音jì:鱼类。体侧扁,背脊隆起,长可达20多厘米,头小、无须。可淡水养殖,是中国重要食 用鱼。
鲨,读音shā:鱼,身体纺锤形,稍扁,鳞为盾状,胸鳍、腹鳍大,尾鳍发达。生活在海洋中,性凶猛,行动敏捷,捕食其他鱼类。经济价值很高。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真鲨、角鲨等。也叫鲛。
第一行划线字“蝌蚪、蛾、螃蟹”偏旁都是“虫”,带有虫旁的字与昆虫或者动物有关(一般情况下),例如:蛙、蝴、蚊、蝉、虾、蜘、蝶、蛛、蛇等。
第二行划线字“鲤、鲫、鲨”偏旁都是“鱼”,都与鱼有关。
8. 绒球 墙壁 猜测 绿色 戒严 手臂 请求 记录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绒:1.柔软细小的毛。2.棉、丝或毛制成的上面有一层细毛的纺织品。3.细布。4.刺绣用的细丝。可组词:羽绒、绒毛、丝绒、驼绒、呢绒、绒布、艾绒。
戒:1.防备;警惕。2.同“诫”。3.戒除。4.指禁止做的事情。5.佛教戒律。6.戒指。7.姓。可组词:戒尺、惩戒、警戒、斋戒、戒指。
壁:1.墙。2.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3.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4.壁垒。5.二十八宿之一。可组词:壁虎、石壁、壁毯、戈壁、隔壁。
臂:胳膊。可组词:臂膊、胳臂、臂力、手臂、臂章。
猜:1.推测 。2.疑心。可组词:猜想、猜谜、猜测、猜度、猜拳。
请:1.请求。2.邀请;聘请。3.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4.旧时指买香烛、纸马、佛龛等。5.姓。可组词:请问、请客、申请、请教、邀请。
绿: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可组词:绿色、绿豆、绿灯、草绿、绿化。
录:1.记载;抄写。2.录制。3.原指为备用而登记,后转指采取或任用。4.用作记载物的名称。5.姓。可组词:记录、录入、录音、编录、录取。
9. 敬爱 飘扬 洁白 摇头晃脑 古老 湿润 粗壮 鲜艳 簌簌 流利 好奇 糊里糊涂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比如:慈祥的老师、鲜艳的国旗、漂亮的粉墙、优秀的同学、破旧的铜钟、寒冷的东风、高大的枝干、整洁的服装。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如: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比如:轰隆隆地响、流畅地背出、虚心地听着、认认真真地背。
10. 热闹 年轻 乌黑 明明白白 放下 生疏 马虎 人声鼎沸
【详解】本题考查写反义词。
安静:没有声息;没有喧哗吵闹声。反义词有:热闹、喧哗等。
古老:陈旧的,时代久远的。反义词有:年轻、新颖等。
洁白:纯白的;没有被其他颜色污染的白色。反义词有:乌黑、黝黑等。
糊里糊涂:指对事物认识不清。反义词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等。
扬起:卷起;使朝上。反义词有:放下、落下等。
流利:说话又快又清楚或文章读起来通畅。反义词有:生疏、生硬等。
认真:信以为真;当真。反义词有:马虎、草率等。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反义词有:人声鼎沸、震耳欲聋等。
11. 人心齐 顶个诸葛亮 二人同心 一个好汉三个帮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俗语能力。
(1)人心齐,泰山移: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结合句子分析可知,在疫情面前,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抗疫情,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可以用“人心齐,泰山移”来形容。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指的是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
结合句子分析可知,兴趣小组通过研究,终于研制出小型机器人。可以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来形容。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泛指团结合作。
结合句子分析可知,两个一条心,劲往一处使,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可以用“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来形容。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意思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能力是很单薄的,但是如果有大家的帮忙就能办得更好。
结合句子分子可知,我们在生活中是需要别人的帮助的。可以用“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来形容。
12.× 13.× 14.√ 15.×
【解析】12.此题考查词语解释。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
私塾,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表述错误。
13.此题考查修辞手法。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句子中“穿”、“跑”两个动词赋予花儿们人的生命形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述错误。
14.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大青树下的小学》出自吴然老先生的笔下,是一篇儿童抒情散文。《大青树 下的小学》描写的是是一所由多民族的小学生组成的学校,文本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同学们上学、上课、下课时的情景,表现了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以及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文章构思巧妙、语言新鲜优美、画面和谐,情感真挚。
表述正确。
15.此题考查作家作品。
《花的学校》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 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表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表述错误。
16.摇 叫 停 跳 做 看 17. 安静 热闹 18.B 19.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也是一所团结的学校,这里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解析】16.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熟读课文,完成填空。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结合原文“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完成作答即可。
17.本题考查反义词。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故文中反义词为“安静”;
冷清:人少,寂静而凄凉。故文中反义词为“热闹”。
18.本题考查对选段内容的理解。
由句子“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可知,作者写小动物的“安静”是为了体现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十分好听,小动物被吸引住了。故选B。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题目要写写出喜欢这个小学的原因。根据文章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即可。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示例:我很喜欢这个小学,因为这里的景色优美、师生团结友。
20.肯定 21.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22.B 23.同学们被吓呆了。
【解析】20.考查句子的理解。
连连点头,是通过持续不断点头的动作表示允许、赞成、领会、命令或致意,说明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态度表示肯定。
21.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结合“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可知这是孙中山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22.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壮着胆子”意思是鼓起勇气。结合“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可知孙中山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文章意思的愿望。
23.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可得出答案。
24.例文:
我的小闹钟
我有一个小闹钟,是爸爸从日本给我带回来的,我把它放在书桌上,真是可爱!
这个小闹钟是长方形的,红色的外壳。钟面上有一层透明的玻璃盖,钟里面有两个指针。
闹钟里住着三个兄弟,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兄弟三人中秒针走得最快,然后是分针,接着是时针。每天他们三人都马不停蹄地不停地跑着,一圈又一圈。
小闹钟每天都陪伴在我的身边,早晨提醒我吃饭,晚上催促我睡觉。临睡前,给它上好发条,让它尽量吃饭。第二天早晨,它就会准时发出嘟嘟的信号,不停地呼唤我。一旦我醒来,轻轻地按它一下,它立刻就变得安静了。
小闹钟成了我的好伙伴,每天都陪伴在我的身边,我越来越离不开它了。
【详解】本次习作考查话题作文。
要求介绍在你的是生活中值得记录的景或物。无论写什么,都要将事物介绍清楚,先要观察事物,以便在写作时有内容可写,在介绍外形特点时,要注意按一定顺序,有重点的介绍;然后深入了解物品的用途、特性,在介绍特品特点时,也可以结合一定的事例,这样能使作文更具趣味性、画面感、亲近感。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形象比喻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介绍这个事物的样子和特点、用途。在介绍用途时可通过叙事的方式。注意:
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