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易错点预习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
A.缩小(suō)努力(lǔ) B.茎叶(jīn)推开(tuī)
C.咯吱(chī)斧子(fǔ) D.拆开(chāi)陈旧(jiù)
2.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是哪一项?( )
A.眉飞色舞 B.上蹿下跳 C.忐忑不安 D.指手画脚
3.“可是你说些对我有什么用呢?”这句是什么意思?( )
A.你说的这些对我很有用。 B.你说的这些对我有些用。
C.你说的这些是不是有用? D.你说的这些对我没有用。
4.下面这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A.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 B.表示说活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
C.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 D.表示引文、列举、重复词语等的省略。
5.《皇帝的新装》中,人们提到皇帝时,总是说( )
A.“皇帝在打猎” B.“皇帝在看戏”
C.“皇帝在更衣室” D.“皇帝在买衣服”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
B.我看到了美丽的花朵和清香。
C.菜园里种着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和花菜。
D.青头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红头。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规范地写出词语。
一年的最后一夜,一个卖huǒ chái( )的小女孩,穿着pò jiù( )的wéi qún( )流落街头。她又lěnɡ( )又è( ),多么kě lián( )啊!
8.辨一辨,再组词。
旅( ) 教( ) 焰( ) 饿( ) 胃( )
族( ) 孝( ) 稻( ) 俄( ) 谓( )
9.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争( )恐( ) ( )嚼( )咽 大吃( )( )
四( )八( ) 七( )八( ) 天( )云( )
10.积累填空。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很____________,认识了一只__________的蟋蟀“青头”,还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它”经过的历程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的快乐。
(2)最近,我在课外读过的童话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1.《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有许多美好的幻想,是因为小女孩生活中还有温暖和 快乐。( )
12.“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这句话缩句为:女孩走着。( )
13.《那一定会很好》中那一粒种子经过的历程是:种子→大树→椅子→手推车→木板。( )
14.《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管消化。( )
15.《一块奶酪》一文中的小蚂蚁们既团结又遵守纪律,可那位蚂蚁队长却很自私。( )
四、现代文阅读
我能阅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选段做题。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唉,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6.本选段的故事出自《_____》一书。
17.文中加点词“终于”说明小女孩实在_________,她顾不上恐惧,抽出了一根火柴。
18.用“——”画出语段中描写小女孩想象部分的句子。
19.按小女孩心情变化的顺序选词填空:( )→( )→( )→( )。(填序号)
①惊喜 ②失望 ③犹豫 ④满足
阅读《小鼹鼠和大橡树》,完成习题。
小鼹鼠和大橡树
一只小鼹鼠在一棵大橡树下安家。
小鼹鼠喜欢春天的橡树。
春天的大橡树发出许多许多嫩绿的芽。冬天的积雪融化了,大橡树周围的泥土湿润润的,大树发出一阵阵好闻的春天的气息。
这时,小鼹鼠会爬出洞来,对大橡树说一声“大橡树,春天好!”
一只小鼹鼠在一棵大橡树下乘凉。
小鼹鼠太喜欢夏天的橡树了。
夏天的大橡树枝繁叶茂,大橡树那些宽宽大大的绿叶,像一张张绿色的大手掌,整个夏天,那绿色的手掌都在蓝天下不停地挥舞着,好像在和天空里每一只飞过的鸟、地面上每一只走过的小动物打着招呼。
这时,小鼹鼠会抬起头来,对大橡树说一声“大橡树,夏天好!”
一只鼹鼠站立在大橡树下,秋天来了。
小鼹鼠可喜欢秋天的橡树了。
秋天的大橡树会落下许多树叶,树叶在秋风吹拂下,跳着快乐的舞。小鼹鼠喜欢躲在一堆堆落叶下,听落叶唱“沙啦沙啦”的歌,讲窸窸窣窣的童话,那里面真是又安静,又暖和……
这时,小鼹鼠会从落叶堆中伸出头来说“大橡树秋天快乐!”
冬天来了。小鼹鼠还生活在大橡树下的泥洞里。
小鼹鼠很喜欢冬天的橡树。
大橡树在寒风中站立着,它在默默地沉思。纷纷扬扬的雪花开始飘落。大橡树的枝条上,慢慢积起一道道白色的雪花,它的枝条都变成银色的了。小鼹鼠仿佛听到大橡树被白雪遮盖着的枝条里一股绿色的汁液在奔跑着,就像泉水在严冰下涌动一样。这些绿色汁液和躲在大橡树枝条里的小嫩芽悄悄耳语——春天快来了!
小鼹鼠冒着寒风,用手推开洞口的积雪说:“大橡树,祝你冬天愉快!”
20.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了小鼹鼠对大橡树的_____,它觉得大橡树不同季节都是________的。
21.文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以下哪句没有体现拟人手法?( )
A.大橡树在寒风中站立着,它在默默地沉思。
B.大橡树那些宽宽大大的绿叶,像一张张绿色的大手掌。
C.橡树会落下许多树叶,树叶在秋风吹拂下,跳着快乐的舞。
D.这些绿色汁液和躲在大橡树枝条里的小嫩芽悄悄耳语——春天快来了!
22.读了这个故事,说说以下哪个说法不够恰当?( )
A.小鼹鼠看任何事情都是积极而美好的,所以小鼹鼠也是非常开心。
B.从橡树身上,我发现面对大自然的残酷,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生物总会有办法来适应。
C.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不要去抗争,一味地听从别人的话就不会受伤害。
D.我们也要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把日子过得美好,这样才更有意义。
23.你喜欢这篇童话故事吗?故事中的小鼹鼠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请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4.习作。
同学们,童话故事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那么,请你们也尝试编写一则童话故事,把快乐传递给别人吧。要求:想象丰富,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有误,努力(lǔ)——(nǔ)。
B.有误,茎叶(jīn)——(jīng)。
C.有误,咯吱(chī)——(zhī)。
D.正确。
2.C
【详解】考查词语的理解。
A.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
B.上蹿下跳:(动物)到处蹿蹦。
C.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表示心理活动。
D.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3.D
【详解】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
“可是你说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是反问句,意思是你说些对我没有用。
A.陈述句,你说的这些对我很有用。
B.陈述句,你说的这些对我有些用,但是用处不多。
C.疑问句,说的这些是不是有用?
D.否定句,你说的这些对我没有用。
4.B
【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的作用有: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表示列举的省略,一般用于列举多项同类词句;表示说话没有说完;还表示不语,含糊其辞。
这句话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写出红头在牛嘴里的紧张。两个“救命啊”表现出了红头的焦急和害怕。
5.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文学常识。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是其代表作之一。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每天只顾着换衣服的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文中的皇帝每天做的事情是只顾着换衣服,那当人们提到皇帝时,应该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故选C。
6.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A.不合逻辑,在句末加“之一”。
B.搭配不当,“清香”不能说看到,去掉“和清香”。
C.没有语病。
D.意思重复,“千方百计”和“想尽一切办法”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7. 火柴 破旧 围裙 冷 饿 可怜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柴、裙、饿、怜”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旅行 教诲 火焰 饿狼 胃口 民族 孝顺 稻谷 俄国 所谓
【详解】本题主要考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旅可组词:旅行、旅游、旅客等。
教可组词:教育、教师、教训等。
焰可组词:火焰、焰心等。
饿可组词:饥饿、饿死、饿狼等。
胃可组词:胃口、胃肠、胃病等。
族可组词:汉族、藏族、苗族等。
孝可组词:孝顺、孝道、孝敬等。
稻可组词:稻穗、稻谷、稻田等。
俄可组词:俄罗斯、俄语、俄文等。
谓可词:谓语、所谓等。
9. 先 后 细 慢 一 惊 面 方 上 下 高 淡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补全。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七上八下:也说七上八落。形容心神不定。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10. 可怜 聪明 帮助别人 白雪公主
【详解】(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童话的不朽篇目。一个贫困的小女孩光着脚丫在大年夜里出来卖火柴,她太冷了,点燃了一根根火柴寻求一丝丝温暖,那一丝丝的温暖带给她许多美好的幻象: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和和蔼可亲的奶奶,后她带着幸福的笑容冷死在寒冷的街头,反映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是很好的朋友,它们在做捉迷藏的时候,红头不小心被大黄牛吃掉,它的小伙伴青头勇敢而且机智,一边安慰红头不要慌张,一边奋不顾身的去救自己的小伙伴,最后红头得救了。
《那一定会很好》:讲述了一粒种子变成大树、手推车、木地板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不断树立新目标,努力实现愿望的形象,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的追求。不断地努力,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告诉我们是要做一个乐于奉献,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满足别人需求,温暖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快乐的,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人生才更加有意义。
(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掌握能力。
我还读过童话《丑小鸭》: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被鸭群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说明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这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坚强的面对。同时“丑小鸭”也比喻不被关注的小孩子或年轻人,有时也指刚刚出现、不为人注意的事物。
11.× 12.√ 13.× 14.√ 15.×
【解析】1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本题出自《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为线索,讲述了大年夜的街头又黑又冷,一个乖巧、美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饿、寒冷、孤独中五次擦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像,最后在大年夜,在幻想中微笑着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小女孩生活很悲惨,故本题叙述错误。
12.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缩写后要形成完整意思的句子。①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②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③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分析例句可知,定语“一个乖巧”;“赤着脚在街上”是修饰“走着”;状语“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均可删掉。只保留整体“女孩”。“着”表示正在进行的状态,要保留。
故本题正确。
1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讲述了一颗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变成手推车、椅子,最后变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并从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种子在一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心怀美好,努力成长!然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坦然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非常可贵!正是因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们感慨了很多,学会了很多,启示了很多!
由文中“许多天后,它长成了一棵大树。”“农夫花了几天时间把树拖到他的院子里,做成一辆手推车。”“几天后,农夫和他的儿子拆掉了手推车,用旧木头做了一把椅子。”“如果我能躺下,那就好了,摇晃的椅子拿下来,切成小块的木头,拼起来做成漂亮的木地板,铺在阳台上。”可知,种子经历了四段变身历程,分别是:一棵大树,一辆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
故本题叙述错误。
1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本题出自《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蟋蟀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它的朋友青头鼓励它抓住机会,在牛反刍的时候逃出来。红头在青头的鼓励下坚持不放弃,终于想办法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了出来,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
由文中“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可知,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管消化。
故本题叙述正确。
15.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由文中“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可知,小蚂蚁们团结有纪律,蚂蚁队长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纪律,不自私,保护弱小的品质。
故本题叙述错误。
16.安徒生童话 17.太冷了 18.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19. ③ ① ④ ②
【解析】16.考查文学常识。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由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的一篇童话故事,该童话讲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举杯共庆的圣诞夜被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17.考查了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读“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可知,“终于”说明小女孩实在太冷了,她顾不上恐惧,抽出了一根火柴。
18.考查了提取选文信息。
文中小女孩想象的部分是她把火柴点燃后出现的景象,即: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19.考查词语排列。
结合文中“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可概括为“犹豫”;
结合文中“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可概括为“惊喜”;
结合文中“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可概括为“满足”;
结合文中“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可概括为“失望”。
20. 喜欢 美丽 21.B 22.C 23.喜欢;小鼹鼠十分乐观积极,看待任何事情都是美好的,而且言行有礼,善于发现别人的美。文中,不管四季如何变化,小鼹鼠总能第一时间和大橡树问好,无论大橡树变成什么模样,它总能发现大橡树的美丽,依旧喜欢大橡树。
【解析】2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小鼹鼠喜欢春天的橡树。”“小鼹鼠太喜欢夏天的橡树了。”“小鼹鼠可喜欢秋天的橡树了。”“小鼹鼠很喜欢冬天的橡树。”可知,小鼹鼠喜欢大橡树,因为它觉得一年四季里的橡树都很美丽。
21.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赏析。
A.结合“它在默默地沉思”可知,把“大橡树”人格化,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结合“宽宽大大的绿叶,像一张张绿色的大手掌”可知,句中把“绿叶”比作了“大手掌”,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结合“树叶在秋风吹拂下,跳着快乐的舞”可知,本句把“树叶”人格化。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D.结合“绿色汁液和躲在大橡树枝条里的小嫩芽悄悄耳语”可知,句中把“汁液”和“小嫩芽”人格化,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22.本题考查对短文主旨的理解。
通过阅读短文可知,短文主要写了不管四季如何变化,小鼹鼠总能第一时间和大橡树问好,无论大橡树变成什么模样,它总能发现大橡树的美丽,依旧喜欢大橡树。体现了小鼹鼠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所以它过得特别的快乐。突出了橡树的那种能适应大自然的残酷生活的能力。故A、B、D说法正确。
C.有误。告诉了我们要适应大自然,而不是面对自己强大的人不要去抗争。故叙述有误。
2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阅读短文可知,短文主要写了不管四季如何变化,小鼹鼠总能第一时间和大橡树问好,无论大橡树变成什么模样,它总能发现大橡树的美丽,依旧喜欢大橡树。故体现了这是一只乐观开朗、积极的小鼹鼠。
24.例文:
动物运动会
开始了,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开始了。
大森林动物小学里举行了春季跑步比赛,吸引了大批的小动物前来参加。小鸟裁判员兼主持人大声的说:“欢迎大家的到来,请参加比赛的选手各就各位。”在一片欢呼声中,小兔、小狗、小马、小猫和小猪陆陆续续的走到跑步起点,摆好姿势。小鸟裁判员说:“各位选手们,这次春季运动会希望你们都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加油。”话音落,一旁的拉拉队卖力的喊:“加油,加油!”
“准备,哔”哨声刚落,选手们齐刷刷的往前跑去,打鼓手小熊卖力的用小锤子敲打着打鼓,为他们油助威。小鸟裁判员大喊着:“一二三四五,小熊来打鼓;五四三二一,看谁得冠军。”
很快就要到终点了,小免暂时领先,小猪落在最后。小兔心里得意的想:这次我一定能赢得冠军,哈哈哈哈。突然,小猪犹如闪电一般窜到了最前面,跑到了终点,让在场所有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
小猪拿到了冠军,小鸟裁判员说:“小猪,恭喜你。请问你的获奖感言是什么?”小猪激动地说:“之所以我能取得冠军,这是因为我长久以来的努力锻炼。以前我懒,每次比赛总是输。我不甘心,于是每天无论刮风下雨,天好天坏都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取得现在的成功。朋友们,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详解】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仔细阅读作文题干,要求我们尝试编写一则童话故事,把快乐传递给别人吧。充分发挥自己的的想象力,叙述这个童话故事,内容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即可。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故事的内容,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结尾:揭示故事的结局,点出中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