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易错点预习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易错点预习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2 11: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易错点预习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便”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家常便饭 B.大腹便便 C.交通便利 D.便宜行事
2.下面的几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哪一项?( )
A.适宜 攸然 恩惠 爱慕 B.吩咐 糕饼 荼叶 泡荼
C.安稳 生硬 忘却 寻常 D.狐独 身段 高短 音韵
3.“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哪一项(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
4.下列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珍珠鸟由怕人到在作者肩上熟睡,不是改变了天性,而是作者的真情去除了它的戒防之心。
B.“美好的境界”在文中指人鸟相亲相依的情景,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
C.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互相尊敬,互相信赖。
D.只要我们对其他人和事物有爱心,不伤害他们,无条件地信赖他们,就能够让氛围变得更融洽。
5.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句诗是哪一项?( )
A.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体会例句中描写事物的手法,选出没有运用例句中所用手法的一句是( )
【例】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A.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B.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二、填空题
7.根据拼音写词语。
(1)白鹭实在是一首歌,色素和shēn duàn( ) pèi hé( )得很shì yí( )。 与白鹭相比,白hè( )太大而xián( )生硬。
(2)我很喜欢花生馅的 gāo bǐng( ),于是春天阿婆在后院的地里bō zhǒng( ),我们按时jiāo shuǐ( ),施肥,到了秋天收获了很多花生。
8.选词填空。
A.赞赏 B.欣赏
(1)我们常常到一座小山上去( )桂花。
(2)人们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大加( )。
9.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选项)。
A.打开通路 B.开创、创立
(1)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
(2)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
A.姿势、样儿 B.态度、气度
(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4)同学们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学期。( )
10.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抒情方式。
A.直接抒情 B.间接抒情 C.写景抒情
(1)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
(2)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 )
(3)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
11.语言赏析。
《落花生》一文依次写了种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重点写了_____,我们谈了花生的很多好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说:“所以你们要像_________,它虽然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由物及人,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训练
12.改写句子。
(1)每逢中秋佳节,抬头望见那悬于天边的明月,哪个游子不想家呢?(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对我说:“隔壁小林多认真啊,而你却总这么粗心大意。”(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3.《白鹭》一文中的开篇和结尾相呼应。( )
14.《桂花雨》一文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15.《落花生》一文的作者是冯骥才。( )
16.《珍珠鸟》一文中四次出现“小家伙”这个词,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也可以看出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和谐与信赖。( )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珍珠鸟(节选)
文·冯骥才
①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 的巢。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②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 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③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之后它的胆子渐渐地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白天,它淘气 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④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 ,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17.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换上近义词,写在横线上。
18.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给每个自然段添加小标题。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0.在第③自然段中用圆圈标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21.“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如何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白鹭》选段,回答问题。
(1)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3)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4)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5)那雪白的衰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6)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工的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7)晴天的清展,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乌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酒次
(8)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9)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0)——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11)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2.第(2)段说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第(5)段分别描述了( )身型、( )、( )四方面,来体现这两方面的特点。
23.第(3)段写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形成( ),突出白鹭( )的玲珑精致。
24.(6)(7)(8)段描写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请用四字为(6)(8)段描绘的图画起一个名字。
(6)段:( )(7)段:枝头独立 (8)段:( )
25.(9)段的“美中不足”指( )
26.结尾用“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 )和( )之情。
六、书面表达
27.表达与交流
题目:我喜欢(讨厌)的一种小动物
要求: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写清楚你喜欢(讨厌)的一种小动物是什么样的,你为什么喜欢(讨厌),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字里行间,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B
【详解】考查多音字。
便
[biàn]1. 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 ~当。~利。~道。~民。2. 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 ~宴。~衣。~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宜。随~(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3. 便利的时候 ~中请来信。4. 就 说了~做。5. 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 大~。~秘。
[pián]1. 〔~~〕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2. 〔~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3. 〔~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A.家常便饭的“便”读biàn
B.大腹便便的“便”读pián
C.交通便利的“便”读biàn
D.便宜行事的“便”读biàn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攸然 ——悠然:安闲、闲适或深远的样子。
B.荼叶——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
C.正确。
D.狐独——孤独:独自一个;孤单。
3.D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中“不就是……”表示反问语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4.D
【详解】考查句子的理解。
D.说法过于绝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出自当代作者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中,意思是人与鸟,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要想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对对方完全信任,要想创造出这样的境界,还要尊重,关爱,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
5.C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A.“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意思是: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这两句诗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古诗作品《咏柳》,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思是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原文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江南春》,意思是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
C选项是描写夏天的诗句。
6.A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例句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白鹭”与“白鹤”“朱鹭”对比,突出白鹭的身段适宜。我们选出没有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即可。
A.没有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
B.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对比,突出花生的朴实无华。
C.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虚心”与“骄傲”对比。
D.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的装饰与石狮子、大旗杆的装饰作对比,突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的装饰”的天然与可爱。
故答案选A。
7. 身段 配合 适宜 鹤 嫌 糕饼 播种 浇水
【详解】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左右结构:段、配、鹤、嫌、糕、饼、播、种、浇。左右写完后两半部分的中间要能够刚好放得下一条竖线(不能靠太密也不能分太开,刚好即可)。
上下结构:合、宜。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主要注意重心相聚和比例得当两个方面。
独体字:身、水。书写独字体时要注意主次分明。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
半包围:适。书写时注意先外后里。
8. B A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赞赏:(动)赞美,赏识
欣赏:(动)①用喜爱的心情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②认为好。
(1)根据句意应是欣赏桂花。
(2)根据句中“人们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赞美赏识。这里选赞赏。
①B ②A
9. A B A B
【详解】本题考查了多义词。
“多义词”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结合语境判断多义词的具体意思。
(1)结合“开辟出来种花生”可知“开辟”是打开通路的意思。
(2)结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可知“开辟”是开创、创立的意思。
(3)“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是指不像梅树那样有样儿,“姿态”意思是姿势、样儿 。
(4)“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学期”是指全新的态度迎接新的学期。“姿态”的意思是态度、气度。
10. A C B
【详解】考查抒情方式。
(1)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直接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因此是直接抒情。
(2)描写梅花盛开的景色,赞美梅花欺霜傲雪,临寒独开的精神;借梅花表达祖国的饱经沧桑却依然屹立成长壮大,表达一个华侨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属于写景抒情。
(3)这句话用的是心理和动作描写,侧面烘托了作者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属于间接抒情。
11.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议花生 味道很美 可以榨油 价格便宜 花生 不好看 很有用 借物喻人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结合文章“花生的味道很美。”“花生可以榨油。”“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可知花生的好处很多,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12. 每逢中秋佳节,抬头望见那悬于天边的明月,每个游子都会想家。 爸爸对他说,隔壁小林多认真啊,而他却总这么粗心大意。
【详解】此题考查句子改写。
(1)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首先,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不想家”改为“会想家”);接着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去掉“哪个”);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去掉。(去掉“呢”);最后把问号改为句号。最好加上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游子”前加上“每个”)。
句子改为:每逢中秋佳节,抬头望见那悬于天边的明月,每个游子都会想家。
(2)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一是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注: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您)或“你们”,应该认真分辨“你”或”你们”在句中指的是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转述;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用变换。)
二是把句中“说”字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句中双引号。
句子改为:爸爸对他说,隔壁小林多认真啊,而他却总这么粗心大意。
13.√ 14.× 15.× 16.√
【解析】13.本题考查课文的结构。
正确。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开头和结尾相呼应,表达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
14.本题考查课文的主旨。
错误。《桂花雨》一文作者琦君借用桂花,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珍珠鸟》一文通过描写作者和珍珠鸟的相处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5.本题考查课文的作者。
错误。《落花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
16.本题考查课文的内容。
正确。《珍珠鸟》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冯骥才的细心照料下,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文中四次出现“小家伙”这个词,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也可以看出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和谐与信赖。
17.暖和;繁盛;顽皮;信任 18.绿蔓里边发出鸣叫。 19. 为鸟安家 小宝出生 逐渐信任 完全信赖 20.起先;随后;之后;后来;白天;夜晚 21.小家伙从开始的小心谨慎,有所怯懦,我用行动回复,不予约束,不予伤害,倍加爱抚。小家伙接受“宠爱”,无所顾忌,逐渐完全信赖。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生活美好,是靠相互完全信赖换来的。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近义词的掌握,日常中要注意积累。近义词: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温暖:意思是天气温暖;使感到温暖;温存。故其近义词:暖和、温存、和暖、温和等。
繁茂:指繁密,茂盛。故其近义词:繁盛、浓密、茂密、茂盛等。
淘气:顽皮,不听话。故其近义词:顽皮、调皮等。
信赖:指信任并依靠。故其近义词:信任、相信等。
18.本题考查缩写句子,缩写就是把修饰成分去掉,留下主要部分即主谓宾即可。
主语是:蔓里边;谓语是:发出;宾语是:鸣叫。即:蔓里边发出鸣叫。
19.本题考查学生写标题的能力,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写标题时首先要知道语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多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最后提炼成标题。合理即可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我”为珍珠鸟编织了一个笼子,并对笼子进行装饰,让鸟有一个家。提炼标语为:为鸟安家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鸟儿生了幼鸟,并对幼鸟外貌进行了描写。故标语可是:幼鸟出生或小宝出生。
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幼鸟在屋里的活动,逐渐跟我亲近的过程,“后来,它完全放心了”可知幼鸟对我的信任。故标语可是:逐渐信任。
第四自然段跟我完全没有了隔阂,“落到我的肩上”“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可看出对我完全的信赖。故标语可是:完全信赖。
20.本题考查信息筛查能力。
阅读题目,要求圈出时间变化从词语。第三自然段是根据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描写的。从“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之后它的胆子渐渐地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这里可以看出时间变化词语是:起先,随后,之后。从“白天,它淘气 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这里可以看出时间变化的词语是:白天、傍晚。学生由此可得出答案。
21.本题考查学生语句理解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这句是用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信赖能创作美好的境界。再联系上文,“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之后它的胆子渐渐地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小家伙从开始的小心谨慎,有所怯懦,我用行动回复,不予约束,不予伤害,倍加爱抚。小家伙接受“宠爱”,无所顾忌,逐渐完全信赖。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生活美好,是靠相互完全信赖换来的。学生围绕此作答即可。
22. 颜色 喙 脚 23. 对比 身段 24. 水田钓鱼 空中低飞 25.白鹭不会唱歌 26. 喜爱 赞美
【解析】22.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雪白的衰毛”可知,写的是白鹭的“颜色”;结合“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可知,写的是白鹭的“喙”和“脚”。
23.本题考查描写的手法。
结合“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可知,作者将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突出了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
24.本题考查对段落的概括。
解答时,要先通读短文,理解第一段话的大意,抓住要点,进行概括。结合第六自然段的内容可知,这段主要描写了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第八自然段描写了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根据这些内容来拟写标题即可。
如:清田独钓图、黄昏低飞图。
25.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可知,“美中不足”指:白鹭不会唱歌。
26.本题考查短文的主旨。
结合“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中的“散文诗”说明白鹭美的内涵丰富,其美反而容易被人忘却,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么容易被人发现,韵在骨子里就说明白鹭的美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文中“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就说明了这一点。“实在是一首诗”,“实在”一词,突出了作者对白鹭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7.范文:
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奶奶家养了一只小花猫,它非常惹人喜爱。
小花猫的背上长着黄色的绒毛,其间夹着一条条白色的斑纹,那张三角形的脸上着一双机警而明亮的大眼睛。头顶上长着三角形的耳朵灵活地转动着,四条腿上长着锐利的爪子平时收在肉垫里,这肉垫厚厚的像一朵梅花走起路来无声无息。小花猫还长着一条又长又细的尾巴,时常摆动着。
小花猫可淘气了,我经常逗它玩,拿一个毛线团扔在它的前面,它两只小爪子交替着滚着毛线团,玩个不停。我把毛线团来回摆动着,它上窜下跳,有时还在地下打滚。晚上当我睡觉时候,小花猫常常钻进我的被窝里,我不让它钻的时候,它咪咪地叫个不停,我就只好和它一起睡了。
你别看小花猫这样淘气,白天大部分的时间它在懒洋洋地睡觉。到了晚上小花猫静静地蹲在暗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老鼠洞口,只有轻轻地摆动。过了一会儿,一只老鼠慢慢地伸出了脑东张西望,见没有什么动静,便慢慢地走了出来。只见小花猫后腿一蹬向前一扑老鼠就被它的前爪压住了,低头一口咬住,就享受它的美味去了。
小花猫淘气、可爱,尽职尽责。我非常喜欢它。
【详解】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仔细阅读作文题干,要求我们写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小动物。首先我们确定自己的作文题目,然后介绍动物的外形特点等,说明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原因,最后表达自己的感受。
写作思路:
开头:我们可以用“要问我喜欢(讨厌)什么动物,我会回答”来引出作文的主题。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喜欢(讨厌)的这个小动物的外貌,然后叙述自己和你喜欢(讨厌)的小动物之间发生的事情,从中体现你对这个小动物的感情。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