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暑假预习课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暑假预习课课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0 10:1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列宁与十月革命暑假预习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各国人民展示了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材料评述的是(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二月革命的成功
2.“十月革命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革命,完全是因为它开辟了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新时期,不仅在俄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使帝王将相的历史第一次被工农群众的政权所替代。”新时期”新在( )
A.革命进行的方式. B.人民群众的参与
C.旧统治的结束 D.建立的社会制度
3.老革命家吴玉章在日记中写道:“从前我在法国接触了社会主义各种思想流派,深深为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今天这个理想居然在一个大国内开始实现了,心中感到无限兴奋和鼓舞。”使他“兴奋和鼓舞”的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C.武昌起义取得成功
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4.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植根于俄国历史的土壤中。材料强调十月革命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 B.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D.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下列事件与其关系密切的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法国大革命
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1917年,漫画《二重奏》(见下图)面世,下列关于该漫画的解读中准确的是( )
A.图中左一者代表“苏维埃政权” B.图中右一者代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前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D.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后人民群众欢庆的局面
7.《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胜利”的重要代表是
A.玻利维亚的独立
B.农奴制的废除
C.人民委员会的建立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8.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被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总攻,经过激烈战斗,武装起义取得了成功。这就是震惊世界的( )
A.萨拉热窝事件 B.十月革命 C.莫斯科保卫战 D.苏联解体
9.二月革命“短短八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
A.废除了奴隶制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退出了一战 D.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10.俄国有座城市,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称“这里每一块石头都记得列宁”;2019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里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登上陈列在这里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这座城市在当时的名称是( )
A.莫斯科 B.斯大林格勒 C.基辅 D.彼得格勒
二、填空题
11.1765年,织布工_______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917年11月,革命导师_____领导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西亚和___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13.(1)隋朝京杭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__;明朝长城的最西端是________。
(2)“六度出海,终抵东瀛”称颂的人物是________;“驱除荷虏,一代英雄”称颂的人物是________。
(3)魏源在他编著的《___________》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胡适发表《________》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4)1940年研制出世界先进制碱工艺的科学家是________;1973年成功培育出中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________。
(5)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于_______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于______年。
14.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首先从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思想是( );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8世纪时欧洲的( )国爆发了一场深刻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的发表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1871年的(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而真正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的是( )。
15.时间、地点:1917年11月6日—7日、俄国首都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6.“十月革命的胜利,如果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条件下帝国主义列强忙于厮杀而无暇进行干涉,俄国革命就很难如此迅速的取得胜利。”材料反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是十月革命胜利的因素。(   )
17.判断题:国情的不同,决定了革命道路与方式的不同。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8.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时﹣﹣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判断对错)
19.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0.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四、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资本主义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工人阶级为改善自身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1844年,马克思和思格斯开始了作,结合自身的革命经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材料二中国有着极其特殊的国情。其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造成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因而,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有极重要的地位,中国革命实际上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其二,中国是个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决定着中国要走独特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没有什么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供直接借用,唯有走“结合”道路,即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自己的革命斗争中去探索去创造出一条合乎中国国情的路。
材料三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结合”思想在中国产生的根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和改变中国的史实各一例。
22.世界政治文明的多元发展,蕴含着宝贵的国家治理经验。
材料一: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才告终。该结构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训练有素有效的官僚机构,一个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郡县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科举制度 ④三省六部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自秦朝存续到1912年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名称。从材料所列制度中,找出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制度,写序号即可。
材料二:从17世纪起,英、法、德等国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等方式,颁布法律,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手中,资产阶级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成为新社会的统治阶级。这一政治模式否定了君主专制,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法通过革命,最终以什么形式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根据材料归纳,它们的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共同经验是什么?
材料三: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8日凌晨,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由谁领导的?毛泽东认为该事件“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谈谈你对“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的理解。
材料四: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4)依据材料四和自己的体会,谈一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次疫情防控的优势是如何体现的?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
——摘编自邓俊民、孙立舟《历史时间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1)根据表格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格空缺的内容。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的“器物”、“欧美资本主义思想”和“苏俄社会主义思想”各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D
6.C
7.C
8.B
9.B
10.D
11. 哈格里夫斯 列宁
12. 欧洲 非洲
13. 洛阳 嘉峪关 鉴真 郑成功 海国图志 文学改良刍议 侯德榜 袁隆平 1871 1917
14. 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 法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15.彼得格勒
16.正确
17.√
18.正确
19.错误
20.错误
21.(1)历史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工人运动发展需要正确理论作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
(3)1917年,俄国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2.(1)中央集权制度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序号:①②
(2)立法形式(或颁布法律的形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加斗争。
(3)列宁;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竞争的新模式。
(4)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统一指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中国速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体现了中国智慧等等。(两层意思:一是坚持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以人民文本。意思相近即可)
23.(1)①制度阶段②1895年③1915年。
(2)“器物”: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欧美资本主义思想:科学与民主;苏俄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新的)政权(意思对即可)。
(3)特点: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设想到实践,由被动到主动。(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