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经纬网、地球的运动、地形图的判读 解答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经纬网、地球的运动、地形图的判读 解答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0 12: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解答题专项训练
【经纬网、地球的运动、地形图的判读】
1.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____,D____。
(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
(3)地球自转一周,A、B、C、D中经过距离最短的是____,距离相等的是____两点。
(4)A、B、C、D四点中,处于热带的是____,一年内有____次太阳直射;位于寒带的是____,一年内有____现象。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五带的分界线: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填纬度)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五带名称:C____D____E____
(3)这一天为____(日期)日前后。
(4)有极昼极夜的地区是____、____。(填字母)
3.读地球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
(2)图1所示这一天,地球公转至图2中的________位置,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__。
(3)图1中所示各城市,正值黑夜的是________。
4.下图是极点坐标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该极点是____。从极点上空看地球,纬线分布特点是____,经线分布特点是____。
(2)写出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A____B____C____D____
(3)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昼夜变化最小的是____,四季变化最不明显的是____。
(4)A、B、C、D四点的相互方位:D在C的____,B在C的____,A在D的____。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甲、乙、丙、丁四图与A、B、C、D 四点的对应关系写出:A 是________图,B 是________图,C 是________图,D 是________图。
(2)E、F、G、H 四点中,昼长夜短的是________,昼夜等长的是________,处于黎明的是________,处于黄昏的是________。
(3)当地球位于 A 点时的日期为________前后,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
(4)地球从位置 A—B—C 的运动过程中,宁波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________。
(5)当地球位于 C 点时,北回归线,赤道,北极圈,南回归线上的太阳高度角大小关系从小到大为________。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是我国南方某小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该地区计划在图中M处修建一蓄水大坝。

(1)图中虚线处地形为____,L1、L2河流能看到瀑布景观的是____。
(2)大坝建成后,水位将上升至200米。请使用指定图例符号,在图中绘出被淹没区域。
(3)大坝建成后,甲、乙、丙三村将搬至丁处合并为新村,请说明丁处建新村的优势。
7.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山峰的海拔约为( )
A.340米 B.370米 C.410米 D.450米
(2)丙处地形部位是______,丁处地形部位是______,戊所在地形部位是______。
(3)沿着虚线①和②攀登乙山峰,登山线路较缓的是______线,原因是______。
(4)图中铁路的走向是______,MN段是修建的隧道,MN的相对高度为______米。
(5)AB处______(填写“能”或“不能”)形成河流,原因为______。
(6)R处为河流,其流向是自______向______流。并在图上画出河流的流向______。
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
(2)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山体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3)其中①处的海拔范围是_____米,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
(4)图中张村在李村的_____方向,若要在①②两地中选择一处开展攀岩活动,_____地比较合适。
(5)图中画出的甲、乙两条河流,画错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
试卷第2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1) (120°E,35°N) (120°W,75°S)
(2)A、C
(3) D A、C
(4) B 两 D 极昼极夜
2.(1) 66.5°N 23.5°N 23.5°S 66.5°S
(2)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3)6月22
(4) A E
3.(1) 自西向东 一年
(2) B 夏季
(3)开罗
4.(1) 南极点 同心圆 放射线
(2) (0°,0°) (30°S,60°W) (60°S,120°W) (60°S,150°E)
(3) A、D A A
(4) 正西方 东北方 西北方
5.(1) 甲 丙、丁 乙 丙、丁
(2) EF GH EGH F
(3) 6 月 22 日 昼长夜短
(4)昼长夜短变化到昼夜等长变化到昼短夜长
(5)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
6.(1) 山脊 L1
(2)
(3)海拔在160~180米之间,地形平坦且面积广阔;河流支流流经,有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海拔高于河流干流,可避免洪涝灾害等。
7.(1)B
(2) 鞍部 陡崖 山谷
(3) ① ①等高线稀疏山坡较缓
(4) 南北走向 0
(5) 不能 该部位是山脊,无河流发育
(6) 西北 东南 画图如下
8.(1)山地
(2) 山顶 陡崖 鞍部
(3) 1000~1200 400
(4) 西北 ②
(5) 甲 甲处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