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皮山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无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皮山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无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11 04: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疆皮山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学科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F1,F2为平面内两个定点,P为动点,若|PF1|-|PF2|=a(a为大于零的常数),则动点P的轨迹为(  )
A.双曲线 B.射线 C.线段 D.双曲线的一支或射线
2.若椭圆上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为6,则到另一焦点的距离为( )
A.4 B.194 C.94 D.14
3.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的是( )
A.从8名同学中选取2名去参加知识竞赛,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取方法?
B.10个人互相写信一次,共写了多少封信?
C.平面上有5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这5个点最多可确定多少条直线?
D.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相乘,其结果共有多少种?
4.已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则=( )
A.2 B.3 C.4 D.
5.已知3,则x等于( )
A.6 B.13 C.6或13 D.12
6.若、、…、的方差为,则、、…、的方差为( )
A. B. C. D.
7. 抛物线的焦点为,其准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若为等边三角形,则( )
A. B. C. D.
8.已知函数的图象是下列ABCD四个图象之一,且其导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该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若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为,则下面四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则为椭圆
B. 若为椭圆,且焦点在轴上,则
C. 曲线可能是圆
D. 若为双曲线,则
10.(多选)下列求导错误的是( ).
A. B.
C. D.
11.已知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为12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C.展开式中只有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 D.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84
12.(多选)已知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函数不存在最大值,也不存在最小值 B.函数存在极大值和极小值
C.函数有且只有1个零点 D.函数的极小值就是的最小值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有3张参观券,要在5人中确定3人去参观,则不同方法的种数是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
15.从有10个红球和10个黑球的袋子中,每次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不再放回,第1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那么第2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
16.设双曲线C: (a>0,b>0)的一条渐近线为y=x,则C的离心率为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y轴上,焦距是4,且经过点M(3,2)
18.(12分)已知函数,求函数的极值。
19.(12分)习近平可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市全部摘帽.某县在实施脱贫工作中因地制宜,着力发展枣树种核项目.该县种植的枣树在2020年获得大丰收,依据扶贫政策,所有红枣由经销商统一收购.为了更好的实现效益,县扶贫办从今年收获的红枣中随机选取100千克,进行质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下表是红枣的分级标准,其中一级品、二级品统称为优质品.
等级 四级品 三级品 二级品 一级品
红枣纵径/mm
经销商与某农户签订了红枣收购协议,规定如下:从一箱红枣中任取4个进行检测,若4个均为优质品,则该箱红枣定为类;若4个中仅有3个优质品,则再从该箱中任意取出1个,若这一个为优质品,则该箱红枣也定为类;若4个中至多有一个优质品,则该箱红枣定为类;其它情况均定为类.已知每箱红枣重量为10千克,类、类、类的红枣价格分别为每千克20元、16元、12元.现有两种装箱方案:方案一:将红枣采用随机混装的方式装箱;方案二:将红枣按一、二、三、四等级分别装箱,每箱的分拣成本为1元.以频率代替概率解决下面的问题.
(1)如果该农户采用方案一装箱,求一箱红枣被定为类的概率;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农户采用哪种方案装箱更合适,并说明理由.
20.(12分)两位老师甲、乙和四位学生站成一排.(适当说明过程,列出式子并计算结果,结果用数字表示)
(1)两位老师不能相邻,共有多少种排法?
(2)甲在乙左边,共有多少种排法?
(3)最左端只能排甲或乙,最右端不能排甲,共有多少种排法?
(4)两位老师在中间,两端各两位学生,假如学生身高不等,要求学生由中间到两端从高到矮排,共有多少种排法?
21.(12分)已知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动点A在抛物线C的准线上,过点A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分别交x轴于M,N两点,当的面积是时,求点A的坐标
22.(12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点;
(2)若在上单调递减,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