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10 11:5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木炭燃烧的产物是( )
A.一定是CO B.一定是CO2
C.可能是CO,也可能是CO2 D.一定是CO和CO2的混合物
2.化学反应C+H2O H2+CO中的还原剂是( )
A.C B.H2O C.H2 D.CO
3.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 )
A.蓝墨水 B.碳素墨水
C.铅笔 D.圆珠笔
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条件,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B.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室可用该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C.水和冰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所以它们的共存物是纯净物
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所以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6.北宋黄庭坚用墨书写的字如右图所示,这些字虽年久日深仍不变色,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 )
A.稳定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7.某黑色固体粉末放在试管中加强热后,发现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管中的黑色粉末可能是( )
A.氧化铜 B.二氧化锰 C.木炭粉 D.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8.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 B.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 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
9.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碳单质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都具有导电性 D.完全燃烧产物不同
11.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 )
A.碳的质量 B.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
12.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
13.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单质。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4.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图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木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
2.【答案】A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C+H2OH2+CO中,C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水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
3.【答案】B
【解析】用墨书写的字虽年久日深仍不变色,是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4.【答案】C
【解析】A.木炭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条件,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反应条件与反应吸热或放热没有必然联系,A不符合题意;
B.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不利于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不可用该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两种不同状态,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共存物是纯净物,C符合题意;
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氧气参加了反应,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使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字迹长时间不会变化,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A正确;
B.石墨能够导电,所以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故B正确;
C.焦炭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焦炭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故C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有色素,所以制糖工业中可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故D正确。
故选C。
6.【答案】A
【解析】用墨书写的字虽年久日深仍不变色,是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故选A。
7.【答案】D
【解析】A.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加强热后不会有红色物质生成,也不会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加强热后不会有红色物质生成,也不会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木炭粉在加强热下,没有红色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D.木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加强热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有红色物质生成,同时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具有还原性,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木炭的主要成分均是碳,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在一密闭的容器中,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则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故选项图示符合题意。
B.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气体的质量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示不符合题意。
C.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终碳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最终减少至0,故选项图示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图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C60一种由分子(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构成,故不正确;
C.金刚石没有导电性,故不正确;
D.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故不正确。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不断增加,C不符合题意;
D.铜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所以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①由结构模型图看出,石墨烯是一种单质,错误;②三种物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正确;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正确;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错误。
故选B。
二、综合题
13.【答案】碳;C60+60O2 60CO2
【解析】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60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60+60O2 60CO2。
14.【答案】(1)C+2CuO 2Cu+CO2↑
(2)使酒精灯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3)验证产生二氧化碳
(4)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1)在高温的条件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C+2CuO 2Cu+CO2↑;
(2)酒精灯加灯罩能集中火焰,从而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故填:使酒精灯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是用来验证反应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故填:验证产生二氧化碳;
(4)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粉末,铜粉是红色固体,故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的现象,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答: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