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10 11: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供给呼吸 B.用于灭火 C.用作气体肥料 D.生产碳酸饮料
2.通常所说的大气“温室效应”,主要是下列哪种气体造成的( )
A.CO B.SO2 C.N2 D.CO2
3.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
A.制纯碱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灭火 D.光合作用
4.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下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5.【2021湖南长沙】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这也体现了我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溶于水
B.有还原性,常用来冶炼金属
C.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7.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紫色石蕊变红色 B.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熄灭 D.杠杆左高有低
8.鲜蛋呼吸时会排出二氧化碳,下列物质能在蛋壳表面形成难溶性固态保护膜,因而可作为鲜蛋保鲜剂的是( )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食盐水 D.石灰水
9.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我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
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我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10.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11.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
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2.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综合题
14.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____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_______。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15.实验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图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图3: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①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
②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A.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用途,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常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解析】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选D。
3.【答案】C
【解析】制纯碱和光合作用都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用了其化学性质,灭火既用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又用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4.【答案】D
【解析】A.如图所示的实验,可观察到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5.【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来冶炼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属于碳的氧化物,可以引起温室效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来制汽水。故选A。
7.【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蜡烛熄灭,是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又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杠杆左高右低,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解析】暴露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形成一层白膜。根据这一知识,本题选择D。因为二氧化碳与稀盐酸、食盐水不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虽然反应,但没有难溶性的物质生成。
9.【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此答案错误;
B.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是主要气体,故此答案错误;
C.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是主要原料之一,故此答案错误;
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产生一氧化碳中毒,这不是二氧化碳的性质,故此答案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由于盐酸的浓度较大,所以甲中逸出的气体含HCl和CO2,故错误;
B.乙中液体变红,可能是挥发出的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法证明CO2能与水反应,故错误;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因为溶液变红是盐酸在起作用,而盐酸不分解,故错误;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因为稀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正确。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说法正确;
D.上述实验说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学
性质,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但是不能说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C处溶液变浑浊,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具有助燃性,所以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C不符合题意;
D.通过分析可知,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正确;
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正确;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没有毒,说法错误;
D.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正确;
故选C。
二、综合题
14.【答案】(1)温室;增大;(2)分子间的间隔;干冰升华吸热,使气体遇冷凝结成小液滴
【解析】(1)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代烷,则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则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2)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物质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气体遇冷凝结成小液滴。
15.【答案】(1)锥形瓶;(2)CaCO3+2HCl=CaCl2+H2O+CO2↑;(3)碳酸受热分解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合理即可);(4)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溶液中含有盐酸(合理即可)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故有气泡产生;
②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