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营口市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练习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24分)
1.(2023·营口模拟)在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艺术地再现了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文化特色。其中“圣人”指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2.(2018·海南)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
A.莱特兄弟 B.卡尔·本茨 C.斯蒂芬森 D.瓦特
3.(2017七上·灌云月考)2014年2月17日,新铸的“华佗钟”撞开了马年亳州药市。华佗现在已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制成“麻沸散”
③提出“治未病”理论 ④编制“五禽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 )
A.儒家经书 B.学识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5.(2023·营口模拟)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发明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6.(2023·营口模拟)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会迷失方向。这主要得益于(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C.指南针的应用 D.火药的广泛应用
7.(2016·南宁)“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8.(2023·营口模拟)“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步伐。”“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023·营口模拟) 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 )
A.师夷长技 B.要反对外国侵略
C.要自强、求富 D.要实行三民主义
10.(2023·营口模拟)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中华民国建立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长征胜利
11.(2023·营口模拟)正确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南京大屠杀 ③淞沪会战 ④七七事变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12.(2016·南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23·营口模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为战地记者写到:“整个树林被削平的像割去谷穗的天丝,所 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位记者描写的战役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偷袭珍珠港 D.柏林战役
14.(2023·营口模拟) 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15.(2020八下·潢川期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23·营口模拟) 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珠海
17.(2023·营口模拟)“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威海卫
18.(2023·营口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舰队有( )
①华东军区海军 ②北海舰队 ③东海舰队 ④南海舰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2023·营口模拟)我国把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科学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B.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
D.参与研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20.(2023·营口模拟) “君主的身份是人世上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帝自己叫作神。”詹姆士一世言论的核心是( )
A.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B.教权高于一切
C.国王只对教皇负责 D.议会至上
21.(2017·营口) 1775年4月的一天,北美大陆的一声枪响,一支英国军队与来克星顿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这场战争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内战
22.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我们现在就站在他的纪念堂前。”这个宣言对美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包括( )
①彻底消除了种族歧视 ②废除了奴隶制度③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2023·营口模拟) 1934年在美国社会中最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A.各企业在无政府状态下盲目生产、自由竞争
B.詹姆斯所在企业的资本家可以随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
C.失业半年的亨利在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工地找到了工作
D.杰瑞在某工厂做工,却得不到工资保障
24.(2023·营口模拟)201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____周年纪念仪式在波兰中部城市维隆率先举行。 ( )
A.60 B.70 C.80 D.90
二、材料解析题(26分)
25.(2023·营口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
材料二: “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材料三:“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九旬秋。”
材料四:胜仗!胜仗!日本跪下来投降!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涨,热泪如狂。向东望,看我们的百万雄师,配合英勇的盟军,浩浩荡荡,扫残敌,如猛虎驱羊踏破那小扶桑。河山再造,日月重光。十四年抗战,千万忠魂,才打出这建国的康庄。这真不负我们全民抗战,不负我们血染沙场。
(1)材料一中的“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的这场战争,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割了哪块土地给英国?这场战争使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的这场起义被称为什么?它有何重要的历史功绩?
(3)材料三“南湖、画船”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6.(2023·营口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材料二: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众多这位航海家命名的遗迹:印尼有个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材料三:有一首歌中唱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材料四: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经过15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发展到新的阶段。从1980年开始,美国一直对是否给中国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进行审核。按照1999年中美两国就此问题达成的双边协议,2000年美国制定并且通过了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法案。2001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从而结束了美国国会多年不给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历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一,请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阅读材料二,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伟大人物?他和队友最远的足迹到哪里?
(3)“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到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了哪些地方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历了长达15年的历程,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7.(2023·营口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成功的举办了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它成为20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材料二: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材料三: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理念、新设计、新战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英国能够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有利的政治、经济条件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电灯、电报等都是第二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它使人类社会步入什么时代?
(3)阅读材料三,请列举出中国古代的两项科技成就。请列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文化方面的两项成就。
(4)结合所学知识,请就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主张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圣人”。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儒家学说,要熟记相关知识点。
2.【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带动了钢铁、煤炭等生产行业的革新,导致新的交通工具火车和汽船的发明,D项符合题意;
AB两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用内燃机做动力的新工具,不符合题意;
C项发明的火车,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做动力的新工具,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代表人物、发明成果、工业革命的影响。
3.【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圣张仲景的著作,提出“治未病”理论也是张仲景,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模仿五种动物,创作了“五禽戏”,故符合题意的是②④。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区别这一时期另一位名医张仲景。本题难度不大。
4.【答案】B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因此,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学识。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所给选项内容降低了做题的难度。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5.【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是指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A、B、C不符合题意,错误;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需熟记知识点并结合题干分析解题。
6.【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 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会迷失方向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A、B、D不符合题意,错误;C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指南针的应用,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
7.【答案】B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题目中“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是叙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理解和把握郑成功的历史成就。
8.【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 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步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要熟记知识点并抓住题干关键词解题。
9.【答案】D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析可知,A、B、C不符合题意,错误;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要熟记相关知识点。
10.【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分析可知,A、B、D不符合题意,错误;C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要熟记相关知识点并结合题干分析解题。
11.【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 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 淞沪会战 发生在1937年8月; 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分析可知,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情况,要熟记重大事件发生的事件。
12.【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日双方在卢沟桥的反复争夺时,日本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二三师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起反抗,先后为国捐躯,为了纪念两位民族英雄,在北京设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据此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要求学生牢记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13.【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D都是发生在二战中的重大战役,不符合题意,错误;排除后,B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需熟记。
14.【答案】A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 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为成立新中国做准备。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抓住题干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
15.【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核心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解答此类排列组合题,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
16.【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对外开放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要熟记相关知识。
17.【答案】B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解析】【分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是最先得到实践的是香港回归。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实行,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知识点。
18.【答案】B
【知识点】海、陆、空军的建设
【解析】【分析】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分析可知,A、C、D不符合题意,错误;B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建立,要熟记相关知识。
19.【答案】C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A、B、D与袁隆平无关,不符合题意,错误;
C是袁隆平的贡献,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的贡献,要熟记相关知识。
20.【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詹姆士一世狂热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统治者,圣神不可侵犯。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正确;B、C、D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要了解相关知识并正确分析题干。
21.【答案】B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来克星顿”“枪声”可知,该事件指的是来克星顿的枪声,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所以这场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22.【答案】B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解放宣言》是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颁布的,该宣言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了为国资本主义发展。该宣言在南北战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存在。所以①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①错误明显、可以排除。
23.【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1934年美国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就是政府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分析可知,A、B、D不符合题意,错误;C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知识。
24.【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于1939年9月1日,到2019年9月1日,刚好80年。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战爆发的时间,需熟记。
25.【答案】(1)《南京条约》 香港岛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发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或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中共七大,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 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条约中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根据材料二中“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根据材料三中“南湖、画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是指中共一大的召开。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答案为:(1)《南京条约》; 香港岛;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或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中共七大;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要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答案】(1)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
(2)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4)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过长期努力,这些努力都是为了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常合法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扭转,在此潮流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郑和下西洋;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根据材料二中“ 印尼有个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为了纪念郑和。他曾率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天”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4)分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特征。中国历经15年的努力,才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是为了为了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常合法利益,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历时多年最终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也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故答案为:(1)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
(2)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4)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过长期努力,这些努力都是为了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常合法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扭转,在此潮流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要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
27.【答案】(1)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经济上:完成工业革命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电气时代”
(3)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两弹(核弹、导弹)一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 、 屠呦呦的青蒿素 、神舟一号、神舟五号等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知识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航天事业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185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且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随着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活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中国人民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制成功了两弹一星、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在航天航空事业上取得了突出成就。
(4)分析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故答案为:(1)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经济上:完成工业革命。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电气时代”。
(3)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两弹(核弹、导弹)一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 、 屠呦呦的青蒿素 、神舟一号、神舟五号等。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的成就及作用,需熟记相关知识点并理解分析材料内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营口市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练习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24分)
1.(2023·营口模拟)在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艺术地再现了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文化特色。其中“圣人”指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主张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圣人”。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儒家学说,要熟记相关知识点。
2.(2018·海南)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
A.莱特兄弟 B.卡尔·本茨 C.斯蒂芬森 D.瓦特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带动了钢铁、煤炭等生产行业的革新,导致新的交通工具火车和汽船的发明,D项符合题意;
AB两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用内燃机做动力的新工具,不符合题意;
C项发明的火车,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做动力的新工具,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代表人物、发明成果、工业革命的影响。
3.(2017七上·灌云月考)2014年2月17日,新铸的“华佗钟”撞开了马年亳州药市。华佗现在已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制成“麻沸散”
③提出“治未病”理论 ④编制“五禽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圣张仲景的著作,提出“治未病”理论也是张仲景,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模仿五种动物,创作了“五禽戏”,故符合题意的是②④。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区别这一时期另一位名医张仲景。本题难度不大。
4.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 )
A.儒家经书 B.学识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答案】B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因此,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学识。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所给选项内容降低了做题的难度。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5.(2023·营口模拟)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发明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是指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A、B、C不符合题意,错误;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需熟记知识点并结合题干分析解题。
6.(2023·营口模拟)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会迷失方向。这主要得益于(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C.指南针的应用 D.火药的广泛应用
【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 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会迷失方向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A、B、D不符合题意,错误;C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指南针的应用,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
7.(2016·南宁)“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答案】B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题目中“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是叙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理解和把握郑成功的历史成就。
8.(2023·营口模拟)“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步伐。”“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 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步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要熟记知识点并抓住题干关键词解题。
9.(2023·营口模拟) 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 )
A.师夷长技 B.要反对外国侵略
C.要自强、求富 D.要实行三民主义
【答案】D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析可知,A、B、C不符合题意,错误;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要熟记相关知识点。
10.(2023·营口模拟)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中华民国建立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长征胜利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分析可知,A、B、D不符合题意,错误;C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要熟记相关知识点并结合题干分析解题。
11.(2023·营口模拟)正确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南京大屠杀 ③淞沪会战 ④七七事变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 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 淞沪会战 发生在1937年8月; 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分析可知,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情况,要熟记重大事件发生的事件。
12.(2016·南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日双方在卢沟桥的反复争夺时,日本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二三师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起反抗,先后为国捐躯,为了纪念两位民族英雄,在北京设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据此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要求学生牢记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13.(2023·营口模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为战地记者写到:“整个树林被削平的像割去谷穗的天丝,所 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位记者描写的战役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偷袭珍珠港 D.柏林战役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D都是发生在二战中的重大战役,不符合题意,错误;排除后,B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需熟记。
14.(2023·营口模拟) 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A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 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为成立新中国做准备。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抓住题干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
15.(2020八下·潢川期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核心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解答此类排列组合题,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
16.(2023·营口模拟) 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珠海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对外开放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要熟记相关知识。
17.(2023·营口模拟)“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威海卫
【答案】B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解析】【分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是最先得到实践的是香港回归。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实行,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知识点。
18.(2023·营口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舰队有( )
①华东军区海军 ②北海舰队 ③东海舰队 ④南海舰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海、陆、空军的建设
【解析】【分析】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分析可知,A、C、D不符合题意,错误;B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建立,要熟记相关知识。
19.(2023·营口模拟)我国把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科学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B.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
D.参与研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答案】C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A、B、D与袁隆平无关,不符合题意,错误;
C是袁隆平的贡献,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的贡献,要熟记相关知识。
20.(2023·营口模拟) “君主的身份是人世上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帝自己叫作神。”詹姆士一世言论的核心是( )
A.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B.教权高于一切
C.国王只对教皇负责 D.议会至上
【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詹姆士一世狂热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统治者,圣神不可侵犯。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正确;B、C、D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要了解相关知识并正确分析题干。
21.(2017·营口) 1775年4月的一天,北美大陆的一声枪响,一支英国军队与来克星顿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这场战争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内战
【答案】B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来克星顿”“枪声”可知,该事件指的是来克星顿的枪声,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所以这场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22.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我们现在就站在他的纪念堂前。”这个宣言对美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包括( )
①彻底消除了种族歧视 ②废除了奴隶制度③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解放宣言》是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颁布的,该宣言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了为国资本主义发展。该宣言在南北战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存在。所以①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①错误明显、可以排除。
23.(2023·营口模拟) 1934年在美国社会中最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A.各企业在无政府状态下盲目生产、自由竞争
B.詹姆斯所在企业的资本家可以随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
C.失业半年的亨利在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工地找到了工作
D.杰瑞在某工厂做工,却得不到工资保障
【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1934年美国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就是政府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分析可知,A、B、D不符合题意,错误;C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知识。
24.(2023·营口模拟)201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____周年纪念仪式在波兰中部城市维隆率先举行。 ( )
A.60 B.70 C.80 D.90
【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于1939年9月1日,到2019年9月1日,刚好80年。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战爆发的时间,需熟记。
二、材料解析题(26分)
25.(2023·营口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
材料二: “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材料三:“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九旬秋。”
材料四:胜仗!胜仗!日本跪下来投降!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涨,热泪如狂。向东望,看我们的百万雄师,配合英勇的盟军,浩浩荡荡,扫残敌,如猛虎驱羊踏破那小扶桑。河山再造,日月重光。十四年抗战,千万忠魂,才打出这建国的康庄。这真不负我们全民抗战,不负我们血染沙场。
(1)材料一中的“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的这场战争,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割了哪块土地给英国?这场战争使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的这场起义被称为什么?它有何重要的历史功绩?
(3)材料三“南湖、画船”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答案】(1)《南京条约》 香港岛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发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或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中共七大,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 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条约中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根据材料二中“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根据材料三中“南湖、画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是指中共一大的召开。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答案为:(1)《南京条约》; 香港岛;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或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中共七大;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要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2023·营口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材料二: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众多这位航海家命名的遗迹:印尼有个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材料三:有一首歌中唱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材料四: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经过15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发展到新的阶段。从1980年开始,美国一直对是否给中国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进行审核。按照1999年中美两国就此问题达成的双边协议,2000年美国制定并且通过了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法案。2001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从而结束了美国国会多年不给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历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一,请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阅读材料二,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伟大人物?他和队友最远的足迹到哪里?
(3)“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到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了哪些地方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历了长达15年的历程,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
(2)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4)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过长期努力,这些努力都是为了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常合法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扭转,在此潮流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郑和下西洋;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根据材料二中“ 印尼有个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为了纪念郑和。他曾率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天”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4)分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特征。中国历经15年的努力,才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是为了为了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常合法利益,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历时多年最终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也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故答案为:(1)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
(2)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4)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过长期努力,这些努力都是为了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常合法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扭转,在此潮流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要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
27.(2023·营口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成功的举办了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它成为20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材料二: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材料三: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理念、新设计、新战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英国能够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有利的政治、经济条件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电灯、电报等都是第二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它使人类社会步入什么时代?
(3)阅读材料三,请列举出中国古代的两项科技成就。请列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文化方面的两项成就。
(4)结合所学知识,请就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经济上:完成工业革命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电气时代”
(3)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两弹(核弹、导弹)一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 、 屠呦呦的青蒿素 、神舟一号、神舟五号等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知识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航天事业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185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且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随着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活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中国人民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制成功了两弹一星、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在航天航空事业上取得了突出成就。
(4)分析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故答案为:(1)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经济上:完成工业革命。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电气时代”。
(3)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两弹(核弹、导弹)一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 、 屠呦呦的青蒿素 、神舟一号、神舟五号等。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的成就及作用,需熟记相关知识点并理解分析材料内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