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精优教案: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一氧化碳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上精优教案: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一氧化碳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10 15:0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
(1)了解CO的物理性质。
(2)知道CO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3)比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的异同点。
(4)知道CO可作燃料、冶炼金属;防止CO中毒。
(5)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事物的两面性。
【学习重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学习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据报道:在短短的两年内,安徽芜湖市大约有50人死于煤气中毒。
二、新课学习
【提问】冬季是煤气中毒的高发期,每年因发生煤气中毒不知夺去多少人的生命。你知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怎样才能预防煤气中毒呢?
【回答】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新课。
知识点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讲解】
颜色 无色
状态 气体
气味 无味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密度 比空气略小(1.250 g/L)
【注意】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不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知识点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实验与探究】播放“一氧化碳的燃烧”视频,请同学们观察一氧化碳燃烧的现象。
(1)实验现象: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
(2)反应原理:2CO+O22CO2
生成的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煤炉中的化学反应
【提示】CO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提问】点燃一氧化碳前应做什么工作?
【回答】验纯。
【讲解】CO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会爆炸,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2.毒性
【讲解】(1)中毒过程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机生命。
(2)防治措施
用煤炉取暖时,注意通风。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资料分享】 一氧化碳是排放量很大的空气污染物之一,据估计,全世界人为排放的一氧化碳总量每年约为几亿吨,而且一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在大气中可停留2~3年。可见,这是一种数量大,积累性强的大气污染物。因此我们要注意防治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提问1】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上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
【回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提问2】我们的家用煤气中常常会添加一些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乙硫醇),你知道为什么吗?
【回答】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一氧化碳泄漏,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3.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播放】请学生观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视频。观察实验用品、实验现象,并试着对实验进行分析。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实验前先检查CO的纯度。
目的:防止CO不纯,点燃或加热后发生爆炸。
②先通入一会儿CO(同时点燃尾气处理的酒精灯),然后对装有CuO的位置加热。
目的: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
③反应结束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
目的: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成氧化铜。
【实验现象】
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原因:CuO失去氧变成Cu。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CO得到氧变成CO2。
③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原因:尾气中含有未反应的CO。
【实验结论】CO具有还原性。
【反应原理】CuO+COCu+CO2。
4.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对应用途
【播放】请同学们观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视频,了解冶炼金属的过程。
【归纳与总结】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颜色、状态、气味 无色、气体、无味 无色、气体、无味
密度 比空气密度略小 比空气密度大
溶解性 难溶于水 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可燃性 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 2CO+O22CO2
跟水反应 2CO2+H2O====H2CO3 一般不能跟水反应
跟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不能跟石灰水反应
还原性、氧化性 C+CO22CO CO+CuOCu+CO2
【知识拓展】1.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1)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的是CO2,不变的是CO。
(2)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不变的是CO。
(3)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的是CO。
(4)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CO2。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互相除杂的方法
(1)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依据:2NaOH+CO2====Na2CO3+H2O,浓硫酸有吸水性。
(2)二氧化碳中含有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依据:CO+CuOCu+CO2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容量较大,可针对学生接受程度不同,有选择性地教学。因为CO有剧毒,不宜在课堂演示,有关实验全部制成录像或动画在课件中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