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二 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测试题(1)
1 为防止下列情况发生,措施错误的是 ( )
A 制取蒸馏水时,为防止烧瓶内产生暴沸,应先向烧瓶中加几片碎瓷片
B 制氯气及检验氯气时,尾气污染空气,应用水吸收尾气
C 加热KMnO4制的氧气中带紫色,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D 用电石制乙炔,产生气体过快,应逐滴滴入饱和食盐水
2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层倒出
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 配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浓硝酸中,及时搅拌和冷却
D 测溶液的PH值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21教育网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用润湿的PH试纸测醋酸溶液的PH值
B 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 做完银镜反应实验,试管上的附着物可用浓氨水洗
D 皮肤上沾有苯酚,应马上用NaOH溶液洗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用酒精清洗有硫沉淀的试管
B 锂放在石蜡中保存
C 苯中有苯酚,可加入适量浓溴水,过滤除去苯酚
D 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醛和水
5 下列试剂保存方法不对的是 ( )
A 少量白磷保存在水里
B 钠保存在煤油里
C 液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里
D 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6 实验中发生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 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苯酚沾在手上,应马上用NaOH溶液洗
C 皮肤上沾有浓硫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 酒精灯在桌上歪倒失火后,立即用湿布盖上
7 下列错误操作导致所测数据一定偏低的是 ( )
A 用量筒量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数
B 用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测碱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所测的碱液浓度21cnjy.com
C 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使一部分硫酸铜分解,所测的结晶水含量
D 做中和热测定时,大小烧杯之间没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所测的中和热数值
8 做中和热测定时,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
A 两个量筒 B 环形玻璃棒 C 底部垫纸条 D 垫碎泡沫塑料
9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应相互接触的是 ( )
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B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玻璃棒与容量瓶内壁
C 用滴定管向锥形瓶内注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时,滴定管尖嘴与锥形瓶内壁
D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称取NaOH固体,应在右盘加砝码,左盘纸上放NaOH固体
B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应先均匀受热,后小心加热液体中下部
C 使用试纸要先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溶液点在试纸中部,检验溶液性质
D 取淀粉水解液用NaOH中和至碱性,加入新制Cu(OH)2 悬浊液,水浴加热,无红色沉淀,证明淀粉没水 21·cn·jy·com
11.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 ②乙醇和丁醇 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www.21-cn-jy.com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12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2·1·c·n·j·y
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
序号 实验步骤 简述实验操作(不必叙述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① 溶解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98% H2SO4,充分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
②
③
④
⑤ 洗涤沉淀
⑥ 检验沉淀
是否洗净
13 将下列操作的不良后果填在空白处
①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超过容积的1/3____
②用碱式滴定管盛KMnO4溶液____
③用100℃温度计测浓硫酸的沸点____
14 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前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指出使用下列用品或仪器(已洗净)的第一步操作
(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性质)____
(2)容量瓶 ____
16 下列操作中顺序不正确的是 ( )
A 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B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应先均匀受热,后小心加热液体中下部
C 碱液流到桌上,先用稀醋酸中和,后用水洗
D 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先用水迅速冲洗,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17 在需控制温度的实验中温度计有哪些使用方法?
观察上述装置是否有错误,并思考分别适合进行什么实验?
18 下图是常见装置,除用于洗气外,还有其他用途。
(1) 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呼吸面具之间安装盛有水的该装置,观察气泡产生情况,以 调节供氧速率。此时氧气应从__(填左管、右管,下同)管口导入。
(2) 用该装置收集NO时,应采取的主要操作步骤是:
1 _________
2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C 6。D 7。D 8。A 9。A 10。BC 11 C
12:②过滤 将烧杯中物质倒入耐酸过滤器中过滤,得滤液。
③析出沉淀 将滤液沿烧杯壁慢慢倒入足量水中,并不段搅拌,直至析出全部固体。
④过滤 将此烧杯中的物质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得固体。
⑤ 用蒸馏水冲洗滤纸上的固体若干次,直至洗净。
⑥取新得到的洗出液少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 溶液 ,若没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 已洗净,若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没有洗净。
13 ①液体易溅出②橡皮管部分被腐蚀 ③温度计会胀破损坏
14 (1)
(2)向下排空气法,碱石灰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水极易溶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受热膨胀,赶玻璃导管中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5 ① 将石蕊试纸润湿 ② 检验容瓶是否漏水
16 D
17 1适合制取乙烯2装置有错误温度计水银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于支管附近可用于蒸馏3适合溶解度测定4可用于硝基苯制取 酯的水解等需控温的实验 特别是有易挥发的物质的
18 (1) 左管 (2) ① 集气瓶中先充满水,②将NO从右管口导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