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学习目标】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
(2)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3)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4)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对比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学习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学习难点】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学习
【引言】
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物质燃烧,有的物质不燃烧?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时燃烧,有时不燃烧?
知识点 燃烧的条件
【探究】实验活动3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探究一:
实验操作: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实验分析:酒精具有可燃性,促进了棉花团的燃烧;水不具有可燃性。它阻止了棉花团的燃烧
实验结论:物质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
探究二:
实验操作: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示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燃烧了。
(2)刚开始滤纸片与乒乓球片都没有燃烧,加热一段时间后,滤纸片燃烧起来,而此时乒乓球碎片没有燃烧。
实验分析: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达到了自身的着火点,所以都发生了燃烧,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高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所以薄铜片上的滤纸先发生燃烧。
实验结论: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才能燃烧。
探究三:
实验操作:
点燃蜡烛,片刻后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反复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火焰逐渐变小,当烧杯迅速离开后,火焰恢复,如烧杯不离开,火焰熄灭。
实验分析: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如纯氧气的浓度大,燃烧不剧烈;一段时间后,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毕,燃烧停止。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二、课堂小结
1.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探究燃烧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是学生实验课,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动脑能力,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充分体现化学新课标的理念。
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严密,实验现象不明显,造成实验失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