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2.1 空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2.1 空气(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10 15:2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空气
一、选择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 )
A.H2 B.N2 C.O2 D.CO2
2.如图模型表示空气主要成分的含量,其中甲、乙指的气体分别为( )
A.氧气和氢气 B.氦气和二氧化碳
C.氮气和氧气 D.甲烷和二氧化碳
3.2020年1月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悄,各地严加防控。下列行为不会给空气带来污染的是( )
A.新居装修 B.随地吐痰 C.开窗通风 D.饮酒吸烟
4.空气的成分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氩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5.空气中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较多且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6.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混有冰的水 B.清澈的河水 C.蒸馏水 D.铁水
7.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空气污染指数 B.首要污染物
C.空气质量级别 D.空气湿度
8.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
A.稀有气体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9.2020年6月5日为第4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聚焦生物多样性,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可以保护自然环境的是( )
A.加高烟囱 B.深埋电池 C.焚烧垃圾 D.回收塑料
1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 O2 含量的是( )
A.水槽中液面下降
B.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C.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D.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约占总质量的78%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是大气污染物
C.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D.空气中各成分都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不变
12.下列物质:①汽水 ②液氧 ③水泥砂浆 ④冰水混合物,其中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3.空气成分示意图和测定空气中物质B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是氧气
B.红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图2实验中红磷可用硫代替
D.图2实验能够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14.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
A.燃放鞭炮 B.海水晒盐
C.绿色植物的花粉 D.工厂排放烟尘
15.烟花爆竹—环保与文化的冲突,使“禁”与“放”的矛盾处于两难境地。近年来,我省许多城市都禁放烟花爆竹,其主要原因是在燃放烟花爆竹时( )
①产生有毒气体;
②产生噪音;
③产生粉尘;
④易发生火灾;
⑤易发生人身伤害。
A.①②⑧⑤ B.①②④⑤ C.①⑧④⑤ D.全部都是
16.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
B.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
D.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二、非选择题
17.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1)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3)用于填充在食品包装袋甲给食品保鲜的是 。
(4)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
(5)夜晚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这是利用空气中的 制成的。
18.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实验目的是 。
(2)红磷燃烧产生的现象是 ,待红磷熄灭且装置 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5)误差分析:
若实验结果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
(6)实验反思:
为确保实验成功,选择可燃物应考虑的因素是 (写出一点即可)。
(7)拓展提升:
图B也能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和A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A 5.C 6.B 7.D 8.A 9.D 10.B 11.D 12.D
13.D 14.B 15.D 16.C
二、非选择题
17.(1)水蒸气;(2)氧气;(3)氮气;(4)二氧化碳;(5)稀有气体
18.(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冷却到室温;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水位上升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处;(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5)红磷不足量或者装置漏气; (6)反应物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或生成物是固体等);(7)测量结果更准确(或环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