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五年级第二学期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武汉市接收抗疫捐款金额统计表
(2月9日——2月14日)
日期 2月9日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2日 2月13日 2月14日
金额/万元 1709 1234 2818 1239 819 1433
数据的大小
统计表
武汉市接收抗疫捐款金额条形统计图
(2月9日——2月14日)
2月9日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金额/万元)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2日
2月13日
2月14日
1709
1234
2818
1239
819
1433
标题
横轴
纵轴
(项目)
(数量)
直条的高低
(刻度)
(单位)
2月9日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金额/万元)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2日
2月13日
2月14日
1709
1234
2818
1239
819
1433
武汉市接收抗疫捐款金额
(2月9日——2月14日)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武汉市接收抗疫捐款金额折线统计图
(2月9日——2月14日)
武汉市接收抗疫捐款金额条形统计图
(2月9日——2月14日)
月份
气温
1
1、先找
横轴
2、再找
折线上的点
3、最后找
纵轴刻度
13
试一试
闯关
7,8
26
上升
下降
闯关
2
3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0
5
10
15
20
25
30
(月)
(℃)
2020年武汉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8 ℃
5 ℃
5 ℃
2 ℃
1 ℃
最小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0
5
10
15
20
25
30
(月)
(℃)
2020年武汉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月和( )月之间
10
11
最小
不变
大幅上升
大幅下降
缓慢下降
缓慢上升
a
a
a
a
a
1.纵轴一小格表示( )人。
2.第四周志愿者人数有( )人。
3.第___周到第___周人数没有变化。
4.第___周到第___周志愿者人数上升得最高。
(周)
(人数)
0
500
1000
一
武汉市青山区教师志愿者人数统计图(2—3月)
1500
2000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00
1800
二
三
三
四
3月17日
返程
(月)
(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这两幅折线
统计图是某
商场游泳衣
和毛衣的全
年销售情况,
哪张是毛衣
的销售情况?
哪张又是游泳
衣的呢?
某商场毛衣销售情况
(月)
(件)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某商场游泳衣销售情况五年级下半学期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并找到数据,能够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4、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问题回答和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折线的升降和统计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学会合理的推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2020年对我们而言无疑是特殊的一年,我们经历了:疫情。(ppt)全国各地纷纷向(武汉)提供资源。(ppt)沈老师带来了一张武汉市接收抗疫捐款金额的统计表(出示统计表)你从表中读到了哪些信息?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师:真不错,看来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知道具体数据的大小(ppt)除了统计表可以表示数据的大小,我们还学过什么方法来表示呢? 个体回答单位条形统计图 通过2020年疫情,结合国情,利用生活有关的资料了解统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二、复习,旧知迁移三:新授(点)四:新授练习(一)点【找数据】五:新授(线)线的三类变化情况:上升、不变、下降上升、下降的具体分类【1】上升【自评、互评】【2】下降 师:沈老师将这组数据转换成了条形统计图(ppt)请看。三年级下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条形统计图,回顾一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都记起来了吗?哪一天接收捐款最高?是多少?你是如何这么迅速的知道的?哪一天接收捐款最低?(/你知道我要提什么问题吗?)多少?原因?师:看来我们可以通过直条的高低,直观地读出数据的大小。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沈老师把它变个魔术,请你仔细看。这还是条形统计图吗?那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板书 出课题)师:请你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它和我们以前学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师:1. 点表示什么?是这样吗?1709这个点表示? 1234 这个点呢 2818 这个呢?看来点就表示数量的?(出板书 点:数量的多少)2.除了点,还有?线(出板书)相邻两点之间用线段连接(ppt线的动画)总结:像这样,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相邻两点间用线段连接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画板书连线)师:你认识折线统计图了吗?那我们试着来填一填。(学习任务单)师:带来的是一张标题为?的折线统计图(1.)请你们完成前3题,开始 师:核对 2.怎么算的? 【找数据】 3. 找出13度的举手,你是如何找的? 看清了吗?师:你能用这3个步骤找找6月的气温?同桌两人说说。(先找?再找?最后找?)10月呢?现在抢答(任选点说一说)总结:看来你们已经学会用3个步骤找数据了。((出板书)这3题全队的小朋友举手)准备好闯关了吗?(2.)根据自己能力,闯关(手指4/5/6题),看你能摘几星题做好后(4人一组交流,你是怎么做的)【1】师:核对同意吗 怎么看出7,8月气温最高?(1.) 而且这2个月的气温是?怎么看的?也就是折线变了吗?不变(写板书)手势比划一下:折线不变还有哪一段折线不变?(请看示意图 超链接:不变)折线不变,数量也?(2)折线除了不变,还可以?上升(写板书)手势第5题前半句(全班一起)表示数量?(3)还可以第5题后半句(全班一起)下降(写板书)手势表示数量?折线统计图中如果点表示了数量的大小,线的上升、不变、下降(画箭头),表示了数量的变化(出板书)师:看来除了像条形统计图一样能表示数量的大小,折线统计图折线的升降还能表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师:【2】联系生活举例:生活中也会用到折线统计图表示变化情况。你知道吗?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请看(ppt)微信步数 变化情况股票行情 变化情况气温 变化情况 真有用啊!师:准备好闯关3星题了吗?一样的举手。 你是怎么做的?还可以怎么看?提示:比一比每段上升折线的幅度(ppt折线幅度的动画)你发现了什么?(四人说一说)手势试着比划2——3月的折线?其他月份折线?2—3月折线(?)最陡,看看变化(?)最大(出板书)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我们把这样的上升情况叫做大幅上升(超链接 大幅上升)手势比划沈老师改题,你能找出上升幅度最小的月份吗?怎么这么快? 手势比划 (折线最平缓)我们把这样的上升情况叫做缓慢上升(ppt直接点 缓慢上升)总结:看来上升还可以分成缓慢上升和大幅上升(出板书)第一大题完成了吗?摘得3星题举手开始自我评价 同桌态度互评师:上升可以这样分,下降呢?请你模仿上升情况,完成学习活动单第二大题,取名、画图。(4人小组讨论)投影展示你是这么做的吗?打开书p:49 最下面方框中下降的情况核对,一样吗?(总结)看来下降还可以分成缓慢下降和大幅下降(出板书)师:你能迅速帮我找到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月和()月间吗?因为?这样的下降情况叫做?最小呢?因为?(ppt)这样的下降情况叫做?你会自学迁移了吗?自我评价:会自学迁移( )要加油了!( ) 总结:看来折线变化示意图一共?有5种(ppt)分别是:手势比划师:a表示什么呢?师:折线统计图你们都会了吗?我们来练一练学习活动单第三大题 抢答这是一张标题为?的折线统计图第一题,开始。怎么做的?分别核对方法学得真不错!自我评价:学得扎实( )仔细些 ( ) 要加油了!( )这些折线统计图的背后展现的不仅仅是数据的大小和变化 ,更多的是我们众志成城,我们必胜的温度!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总结: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在折线统计图中,点表示?线表示?折线的变化分为上升、不变、下降上升:缓慢上升 大幅上升下降:缓慢下降 大幅下降 标题横轴 纵轴(刻度、单位)直条2月11日直条最高2月13日直条最低不是折线统计图四人一组交流相同之处:外部结构相同不同之处:1.直条没了——点数量的多少2月13日武汉接受捐款金额1288万元2. 线武汉月平均气温的折线统计图1.月份 气温2、5小格表示5,1小格表示13、13度先找横轴3月再找折线上对应的点最后找纵刻度(ppt)同桌交流个别回答全班回答学生抢答小组合作7,8月 26度先找最高的点,再找横轴上对应的月份相等它们之间的线是平的不变不变1—2月不变上升数量增加下降数量减少上升下降个别发言2月—3月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13-5=8/数格子)折线上升下降幅度折线越陡,变化越大折线越平缓,变化越小小组交流个别交流一样大幅下降缓慢下降大幅下降缓慢下降横轴间距相同,才能准确比较上升、下降变化武汉市青山区教师志愿者人数统计图(2—3月)100人500除以5等于100个别回答全班回顾总结 通过学生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知道表示数据的大小还可以利用条形统计图。继而引出折线统计图,相同数据能用不同统计图表示。更能清晰地反映变化情况。通过魔术的变化,学生自己找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更明确折线统计图。猜想——验证通过条形统计图的比较,学生自己利用旧知迁移,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培养自学能力,更好地引出概念。设计分层学习任务单,根据自己能力,闯关摘星自学——探究——纠错由简入难学会用“点”找数据(3个步骤)由“点”至“线”知识迁移→线:数量的变化情况(总体3类)回到之前讨论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不同之处联系生活实际,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兴趣。实际体会折线统计图可以很好地反映数据变化的情况。上升情况的具体分类:缓慢上升、大幅上升(示意图结合、手势比划、更好地理解)评价融于教学:1.自评(学习能力)2.同学互评(学习态度)培养自学迁移能力与书本核对比较自我评价:会自学迁移( )要加油了!( ) 练一练巩固数据背后的温度,道德情感教育总结回顾
六、思考 (1)随着火神山、雷神山的建立、疫情好转。3月17日开始,工作人员返程,疫情情况逐渐下降请你帮我推断,这条折线会怎么变化?(ppt)手势(2)这两幅折线统计图是某商场游泳衣和毛衣的全年销售情况,哪张是毛衣的销售况?哪张又是游泳衣的呢? 逐渐下降小组交流 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折线统计图预测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点:数量的多少 线:数量的变化(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上升 不变 下降
缓慢上升 大幅上升 缓慢下降 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