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1.作者链接
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相传
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左丘明,春秋时
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
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
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
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2.背景回望
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时,鲁国坚决支持公子纠主国,但公子纠最终失败。齐桓公因此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长勺之战是为此事的第二次战争。
3.课文先知
文章记叙了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史实,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4.精华集萃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指战斗刚开始时士气最旺盛,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现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含有鼓励的意思。
5.写作特色
(1)人物对比鲜明。
(2)语言简练生动。6.结构梳理1.一词多义
①既克,公问其故 _________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1)故答案:①原因,缘故 ②所以 ①何以战 __________
②必以情 __________
③必以分人 __________答案:①用、凭 ②按照,根据 ③把(2)以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参与 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案件 即使 可以凭借 吃肉的人。指位高禄厚的人答案:(1)赐福,保佑 (2)击鼓 4.文言句式
(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而衰。(省略句,省略“士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战,是靠勇气的。(2)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就衰弱了。(3)何以战?(倒装句,宾语“何”前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于长勺。(倒装句,介词结构“于长勺”后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凭借什么作战?(4)在长勺与齐军作战。 5.名句积累
(1)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必以分人。
(4)________,________,必以信。
答案:(1)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2)虽不能察 必以情 (3)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4)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6.个性思考
本文详略安排独具特色,请指出来,说说为什么这样安排。
【提示】从题目“曹刿论战”以及表现主题的角度考虑回答。
【解答】战前政治准备的论述是详写,而战斗经过略写。因为战前准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前提,也是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文章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意在说明取胜的道理,表现曹刿的政治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