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同步试题:26歌词三首(苏教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同步试题:26歌词三首(苏教版七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3 22:1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达标
一、积累运用——试一试
1.看拼音写汉字。
yínɡ( ) 绕 lào( ) 印狂lán ( )
屏zhànɡ( ) bǔ( )育 明mèi( )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 )
(2)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 )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B.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C.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D.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4.综合性学习。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歌咏吟唱的对象。七年级六班最近组织了一次以“走进黄河”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感受黄河】请你默写两句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彩段落——品一品
阅读《在希望的田野上》,回答5~7题。
5.从总体上看,这首歌词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歌词的格式,再续写一段,表达你理想中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做一做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11题。
长江之歌
胡宏伟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选自《时代歌曲选》)
8.这首歌词运用了第几人称来写长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十分讲究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作者是如何发挥想像和联想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有一些句子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试找一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作者将长江比做“母亲”是否恰当?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萦 烙 澜 障 哺 媚
2.答案:(1)拟人 (2)反复、排比、对偶
3.【解析】选B。应为“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4.【感受黄河】答案(示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宣传】答案(示例):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保护黄河,爱护大自然!
5.【解析】此题考查对歌词内容的理解能力。不难看出,这首歌词是从三方面写的:家乡、理想、未来。
答案:对美好家乡、生活、未来的赞美。
6.【解析】此题考查对歌词含意的理解能力。回答时应结合“汗水”“成长”进行分析。
答案: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农民为“理想”耕耘,充满诗意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大地的丰收。
7.答案(示例):我们的祖国在希望的田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水电站在三峡上坐落,奥运会、大运会在北京、深圳演绎辉煌。高楼林立、卫星载人,跨海大桥、高速公路,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创造,为她强大,为她添锦。
8.【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称的辨析及其作用的把握能力。文中“你”贯串全篇,属第二人称。给人一种亲切感。
答案:运用了第二人称写长江,这样更便于作者倾诉和抒发丰富、复杂的感情,读者也感到更亲切。
9.【解析】此题考查对想像和联想的内容区分。想像是见到事物后想像出一个新的事物,而联想则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答案:作者把长江之水联想成“甘甜的乳汁”,把纵横千里的长江想像为“健美的臂膀”,形象生动,把长江人格化了。
10.答案(示例):“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这句话表现了我国人民用长江般的气魄和力量去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决心。
11.【解析】此题考查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是否有相似点的辨析。回答时,可先从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点上来考虑。
答案:恰当。长江之水浇灌着中华民族,而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乳汁哺育了儿女,两者无私的精神十分相似,所以比喻是恰当的。这个比喻句内涵丰富,既歌颂了长江,更歌颂了我们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