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同步试题:23毛泽东词二首(苏教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同步试题:23毛泽东词二首(苏教版七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3 22:1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基础达标
一、积累运用——试一试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卜算子(bǔ) 妖娆(ráo) 今朝(zhāo)
B.沁园春(qìn) 惟余(wéi) 莽莽(mǎnɡ)
C.数风流(shǔ) 分外(fēn) 咏梅(yǒnɡ)
D.花枝俏(qiào) 素裹(ɡuǒ) 上阕(què)
2.填空。
(1)__________,飞雪迎春到。
(2)俏也不争春,__________。
(3)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用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名句填写)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
(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
4.综合性学习。
诗歌讲究诗中有画。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咏雪、赞梅的篇章。调动你的知识储备,各写出一个诗句,并注明作者。21教育网
咏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赞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精彩段落——品一品
阅读《沁园春雪》一词,回答5~9题。
5.“望”字在上阕中的作用是( )
A.总起 B.总括 C.统领下文
6.上阕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A.记叙 B.抒情 C.议论 D.描写 E.说明
7.词中属于虚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望长城内外”一句的朗读节奏是( )
A.望长城/内外   B.望/长城内外   C.望/长城/内外
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词中起了______的作用。
三、类文阅读——做一做
(2011·潍坊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11.(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歌寄托了两位作者什么样的共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分”应读fèn。
2.答案:(1)风雨送春归 (2)只把春来报 (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答案:(1)比喻、拟人 (2)对偶、夸张 (3)拟人
4.答案(示例):咏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赞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5.【解析】选C。因为下文的内容都是“望”到的。
6.【解析】选D。因为主要是写北国的雪景。
7.答案: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8.【解析】选B。“长城内外”指长城的里里外外,所以不能分开。
9.【解析】此题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如此多娇”是总结上文内容,“无数英雄竞折腰”是引起下文。
答案:承上启下
10.【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回答时,要从诗句描绘的意境入手。
答案: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11.(1)【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的理解能力。从题目上不难看出,两首诗均写雪景。但《江天暮雪》重点通过“舞”“飘”写动态的雪景;而《江雪》则是通过“无鸟”“无人”来写静态雪景。
答案:《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2·1·c·n·j·y
(2)答案(示例):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