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世界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
▋ 因瓷而兴
【资料1】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丘陵地带。昌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最终注入鄱阳湖。境内有优质瓷土矿。
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景德元年(1004年)因造御瓷而改用皇帝年号,始名景德镇,称为我国瓷器中心。制出的青白瓷器独具特色,闻名天下。
1.依据资料,分析景德镇成为我国瓷器中心的原因。
1.依据资料,分析景德镇成为我国瓷器中心的原因。
▋ 因瓷而兴
(1)拥有丰富的优质瓷土矿,原料丰富;
(2)昌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提供水资源
和便利的水运;
(3)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
(4)制瓷工艺精湛,技术先进;
(5)宋朝因造御瓷而改用皇帝年号,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6)品质优良,知名度高。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丘陵地带。昌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最终注入鄱阳湖,如下图。境内有优质瓷土矿。
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景德元年(1004年)因造御瓷而改用皇帝年号,始名景德镇,成为我国瓷器中心。制出的青白瓷漆独具特色,闻名天下。
2.依据材料说出景德镇瓷器外运的主要运输通道。
古代景德镇瓷器外运以水运为主,顺昌江自北向南顺流而下,
经鄱阳湖入长江至上海,运往中国和世界各地。
现代社会,景德镇瓷器外运的方式多样,以航空和陆路运输为主。
▋ 因瓷而兴
建国初期,江西省出口创汇99%来自景德镇的制瓷业;1995年以前,十大老瓷厂的总产值曾经达到四亿元以上;当时,景德镇的人口占全省的3%,上缴的税收却占全省的20%,不论GDP还是财政收入都稳居江西前三甲,成为江西省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九十年代中期,一些瓷厂开始陷入经营困境,只能靠贷款支付工人工资。当时政府试图救市,准备动用财政资金,同时动用各种金融手段,维持十大瓷厂的经营,缓解就业危机,但最终也没能阻止景德镇陶瓷业的衰落。
20世纪60—80年代,当时还不到4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就有8万人从事瓷业,瓷器年产量曾占全国的20%。鼎盛时期,瓷业产值占景德镇市生产总值的60%。20世纪90年代,随着瓷土资源枯竭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班停产状态,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瓷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20.4%下降到2000年的2.6%。在20世纪末,景德镇是一个浓烟滚滚,以“脏、乱、差”闻名的城市。随着长时间大规模地开采,景德镇的瓷土矿资源正在逐步枯竭,承载千年产业的瓷土储量已近乎耗尽,只留下千疮百孔的废弃的矿山。
景德镇主要以陶瓷生产为主,而陶瓷一直以生产艺术类陶瓷为主。目前,景德镇现有的3000余家陶瓷企业,其中的80%是生产工艺美术陶瓷,不屑去做技术含量低、 附加值低的日用瓷。而艺术瓷的生产难以实现工业化、 规模化。
▋ 土尽而衰
3.推测景德镇瓷业生产带来的问题。
3.推测景德镇瓷业生产带来的问题。。
(1)瓷土资源的开采,可能带来生态破坏;
(2)瓷器烧制过程中易产生环境污染;
(3)瓷业规模萎缩,经济效益下降,失业人数增加,人才流失,可能造成一些传统技艺消失。
▋ 土尽而衰
20世纪60—80年代,当时还不到4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就有8万人从事瓷业,瓷器年产量曾占全国的20%。鼎盛时期,瓷业产值占景德镇市生产总值的60%。20世纪90年代,随着瓷土资源枯竭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班停产状态,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瓷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20.4%下降到2000年的2.6%。在20世纪末,景德镇是一个浓烟滚滚,以“脏、乱、差”闻名的城市。随着长时间大规模地开采,景德镇的瓷土矿资源正在逐步枯竭,承载千年产业的瓷土储量已近乎耗尽,只留下千疮百孔的废弃的矿山。
景德镇主要以陶瓷生产为主,而陶瓷一直以生产艺术类陶瓷为主。目前,景德镇现有的3000余家陶瓷企业,其中的80%是生产工艺美术陶瓷,不屑去做技术含量低、 附加值低的日用瓷。而艺术瓷的生产难以实现工业化、 规模化。
▋ 土尽而衰
4.说出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瓷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4.说出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瓷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①瓷土资源枯竭;
②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
③市场竞争激烈;
④改革开放步伐极慢;
⑤劳动力素质偏低和人才外流;
⑥过于看中艺术瓷; 出现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⑦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口碑受损;
⑧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
▋ 土尽而衰
2009年3月5日,景德镇市发改委终于松了口气。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景德镇赫然在列。这为景德镇带来了总额约5亿元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另外,景德镇将可以享受国务院出台的 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 机遇和挑战
21世纪初,景德镇踏上转型发展的新路,重点发展高档日用陶瓷和陈设艺术瓷。景德镇如今拥有30多处陶瓷文化遗址,是我国独有的充满陶瓷文化艺术气息的城市。景德镇有不同级别的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工程研究中心,众多工艺大师和从事陶瓷工艺制作、陶瓷科学研究的人员汇聚于此。景德镇还有全国唯一一所陶瓷大学,每年培养近千名相关专业的大学生。
但是,由于产学研的分离,其科研成果很难快速转化为生产力。陶瓷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留在景德镇。景德镇陶瓷企业的主要精力一直集中在工艺改造上,陶瓷企业多以中小型和个体作坊为主,这些陶瓷企业资金不足,生产经营行为完全被国内市场左右。
5.景德镇为什么重点发展艺术瓷器?
(1)景德镇制陶历史悠久,拥有传统工艺;
(2)景德镇陶瓷文化遗址多,充满了陶瓷文化艺术气息;
(3)艺术瓷器价值更高。
▋ 机遇和挑战
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
陶溪川·CHINA坊"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景德镇市重点项目,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投资亿元兴建的一座集文化创意、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是中国首座以陶瓷文化为主体的一站式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体验创意园区,名副其实的"CHINA坊"。
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座落在景德镇市新厂--昌江一线的黄金区位,一轴五片十一厂的布局横跨景德镇两个中心城区,毗邻三院两校,项目总占地面积1300亩,涵盖各类艺术工作室、餐饮、商务酒店会所、休闲剧场、博物馆、特色精品街、主题客栈、百货商场等业态,是整个景德镇乃至中部地区唯一一个比肩世界的多业态特色文化园区,其中核心区域宇宙瓷厂总建筑面积18万㎡,一期建设12000㎡,建设有公共休闲广场,其中广场周边为轻餐饮,后厅锯齿厂房改造为学院派艺术工作室,前后厅空间互为交流,外部在保留老厂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设计元素,强烈的对比带有鲜明的时代感,整体和谐统一;整个园区的配套服务设施与文化建设将会逐步完善,最终建成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与世界接轨的文化艺术创意交流平台。
21世纪初,景德镇踏上转型发展的新路,重点发展高档日用陶瓷和陈设艺术瓷。景德镇如今拥有30多处陶瓷文化遗址,是我国独有的充满陶瓷文化艺术气息的城市。景德镇有不同级别的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工程研究中心,众多工艺大师和从事陶瓷工艺制作、陶瓷科学研究的人员汇聚于此。景德镇还有全国唯一一所陶瓷大学,每年培养近千名相关专业的大学生。
但是,由于产学研的分离,其科研成果很难快速转化为生产力。陶瓷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留在景德镇。景德镇陶瓷企业的主要精力一直集中在工艺改造上,陶瓷企业多以中小型和个体作坊为主,这些陶瓷企业资金不足,生产经营行为完全被国内市场左右。
6.景德镇瓷业再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1)由于产学研分离,科研成果很难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2)人才外流,导致制瓷人员素质偏低;
(3)偏重工艺改造,脱离市场需求;
(4)陶瓷企业多以中小型和个体作坊为主,资金不足;
(5)生产经营行为局限于国内市场。
▋ 机遇和挑战
景德镇未来之路在何方?还走不走世界瓷都之路?
▋ 未来之路
▋重构城镇结构体系,合理布局产业空间结构
采用“绿楔聚心,交通导向,组团生长”的规划理念,形成“一核、二轴、六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构建产业体系
作为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在重构城乡产业格局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航空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化提升优势制造业,做实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夯实景德镇产业基础。
▋打造陶瓷发展新格局—陶瓷文化创业产业
▋打造陶瓷发展新格局—改造老瓷厂等工业遗址
▋打造陶瓷发展新格局—陶瓷专业技术人才
为更好地服务人才,留住人才,对引领景德镇市陶瓷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和最高2000万元的项目配套支持,对在景工作满3年购买首套住房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安家补助;对为陶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个人(团队),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打造陶瓷发展新格局—扩大宣传、销售
▋打造陶瓷发展新格局—提供个性化服务
▋打造内外交通新格局,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框架
对接区域交通,新建九景衢铁路,对皖赣线进行扩能改造,建构“双心、三轴、二廊、三区”的城乡空间结构,形成开放的城镇发展格局。与皖江城市带合作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开放合作新高地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生态景德镇”
规划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对市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提升,把景德镇建设成为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的规律,划定三大生态功能区。
北部山地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中部生态城镇建设区
南部农业生态区
▋合理开发利用瓷土资源,减缓资源枯竭速度
针对现有资源储备不足的问题,景德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以建筑陶瓷原料、建材非金属矿产开发和深加工为重点,安全发展煤炭产业,加快金属矿产开发,扩大矿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强化矿产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堂练习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不是景德镇成为“瓷都”的条件的是( )
A.拥有丰富的优质瓷土矿 B.制瓷工艺精湛
C.水运便利 D.当地经济发达
2.景德镇的转型策略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制造业 B.关闭制瓷手工作坊
C.产学研相结合,提升品质,扩大市场 D.重点发展高端艺术瓷
D
C
课堂练习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3~5题。
3.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4.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5.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D
A
C
谢 谢!
自然原因
人文原因
世界瓷都
资源枯竭城市
瓷都
再发展
可持续发展
衰
落
转型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
兴
盛
区
位
经济
社会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