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5课 孔乙己
第二单元
第5课 孔乙己
课前导学
积累运用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课内精读
创新微写作
课外赏读
1
2
3
4
5
6
课前导学
1.本课聚焦。
第一人称是在记叙、抒情一类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这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孔乙己》中,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既能集中笔墨,以一个场景(咸亨酒店)、一双眼睛(小伙计的视角)来写孔乙己潦倒悲惨的一生,同时也能使故事更为真切动人,较其他任何角度的叙述更具强烈的真实感。
课前导学
2.自主阅读,完成课文结构梳理图。
被酒客取笑偷东西、嘲笑未进学
教小伙计识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掌柜说,样子太傻,怕shì hòu( )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
(2)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wǎn xī( )的样子。
(3)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bù xiè zhì biàn( )的神气。
(4)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láo lɑo dāo dāo
( )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侍候
惋惜
不屑置辩
唠唠叨叨
积累运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
B.因此鹅吃饭时,非得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C.对都市人来说,居住空间的舒适重要性已不容置辩。
D.这个题目很难,许多同学都听不懂,因此王老师唠唠叨叨地再讲了一遍。
D
积累运用
3.下面的语段中,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异彩纷呈。梨园剧种是宋元南戏的活文物。南音溯源晋唐,是我国中原的古乐遗响。B. 提线木偶则举世闻名的优秀艺术形式。C. 民间花灯、剪纸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而泉州石雕技术之高,艺术之妙,在国内另辟蹊径,独树一帜,D. 泉州的土木建筑也有其浓郁而独特的地方风格。
B
积累运用
4.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
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
作品:《背影》《我的叔叔于勒》
拟写: , 。(《 》)
一个背影
凝聚父爱力量
背影
积累运用
班级开展“读书日”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孔乙己和范进都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下面是写孔乙己和范进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 ,偷摸成性,身残体废走向死亡路;疯癫举人,懦弱迂腐,虚伪狡诈,如愿以偿叩开 。
A.童生落魄 自视甚高 功名门
B.落魄童生 好大喜功 田舍门
C.落魄童生 自视清高 功名门
D.童生落魄 好大喜功 田舍门
C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2)任务二:针对子女的教育,《儒林外史》中的鲁编修和傅雷分别注重培养孩子的何种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鲁编修教女儿读的是“四书”“五经”,教她做“破题”“破承”“起讲”“题比”“中比”成篇等八股文章。傅雷教儿子要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止、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成为更完满、更受人欢喜的人。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的选段,完成第1~4题。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课内精读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课内精读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喝酒。
课内精读
2.从描写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
(1)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与孔乙己穿着破夹袄形成对比,突出孔乙己处境的艰难,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通过外貌与动作描写,表现出身心都受到严重摧残的孔乙己的悲惨之状,表达了小伙计(作者)对他的同情。
课内精读
3.简要评价选文中“掌柜”这一形象的特征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自私市侩、落井下石、冷酷无情。作用:写出了孔乙己生存环境的恶劣,揭露了封建文化关系(即封建科举对人们精神的奴役、封建社会冷酷无情的人际关系)的“吃人”本质,丰富和深化了小说主题。(意对即可)
课内精读
4.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以及孔乙己“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品读此处,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批判酒客的愚昧麻木。人与人之间的冷酷麻木也是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
课外赏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4题。
世间最贵的书
崔相珍
①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送给了我。母亲找出哥哥用旧了的蓝粗布书包,仔细地缝上了两个新补丁,又帮我把语文课本里的粉笔末儿抖搂干净,装进书包里。
课外赏读
②我如获至宝。跟着父亲去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在教室里大声读书,我坐在门槛上,捧着书小声咕哝。跟着母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坐在细瘦的田埂上,读书给花听。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哥哥在大槐树下写作业的时候,我也找根小树枝,在平整的地面上歪歪扭扭地写字。在菜园子里忙活的父亲看着我笑,在大槐树下的柴灶边做饭的母亲也看着我 地笑了。
课外赏读
③自从有了自己的书,我就知道我不是个笨孩子,在父亲母亲不断的表扬里,我简直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我反复地读着父亲送的这本旧书,直到上了小学一年级,老师给我发了新课本,我才把它放进了母亲的大木箱里。
④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去县城里培训学习的父亲,用一天的饭钱,给我换回来一本旧书——《在人间》。为了让我能够真正地读懂这本书,父亲给我讲了高尔基的故事。
课外赏读
⑤童年的高尔基,可怜又坚强的阿廖沙,都让我心疼不已。许多个安静的夜晚,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我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有父慈母爱,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读书,真的很幸福很快乐,你必须努力上学,好好读书!”可是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刚开始,因为家里发生变故,一心想着考中专考大学的我无奈辍学了。
课外赏读
⑥在玉米拔节抽穗的初夏时节,我背着一个大编织袋,踏上了去城里的路。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父亲把我刚发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课本装进书包,又把那本《在人间》也装进了书包。在轰隆隆的火车上,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父亲的话:“兰,想家的时候,就读书吧!”
课外赏读
⑦在外打工的日子里,我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累了,读书;苦了,读书;想家了,读书。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开始练习写作。16岁那年,我写了两篇文章投了出去。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了编辑老师手写的退稿信。文章虽然被退稿了,我却因为那封退稿信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把编辑老师的嘱咐和鼓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不再投稿,而是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只读书不投稿的日子,我一直坚持了30年。
课外赏读
⑧2016年底,我重新拾起最初的梦想,刚刚开始投稿的时候,屡次碰壁,但我没有放弃努力,当我的文章一篇篇在报刊上发表时,我开心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⑨当我捧着刚刚收到的、崭新的山东省作协会员证给父亲看时,满眶泪水的父亲,在卧室的床头柜里,拿出一本用红绸布包着的旧书,颤抖着双手递给了我。红绸布里包着的,是我只学到了第8页的“初中第四册历史课本”。课本的封面上,有我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下的名字。
⑩这本父亲精心保存了36年的旧书,定价虽然只有3角8分钱,可是在我的心里却是这个世间最贵的书。 (选自《时代邮刊》,有删改)
课外赏读
1.请你以“书”为线索,围绕“我”与父亲之间的故事,将文章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父亲送“我”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拿出所珍藏的“我”的旧书。
父亲给“我”买书并讲故事激励“我”
父亲将“我”的书装进书包,并鼓励“我”在逆境中继续读书
课外赏读
2.揣摩下列语句,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回答问题。
(1)在大槐树下的柴灶边做饭的母亲也看着我 地笑了。
(在横线上补充形容母亲“笑”的神态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妈妈看到“我”热衷于读书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欣喜
(2)自从有了自己的书,我就知道我不是个笨孩子,在父亲母亲不断的表扬里,我简直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无可救药”在这里是贬词褒用,表现出自己对读书的痴迷程度。
课外赏读
3.根据上下文,揣摩退稿信的内容,以编辑的口吻把他最想说的话写出来。(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你的文章很有可观之处,但是内容略显稚嫩,建议你多读书多积淀。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再次投稿。
课外赏读
4.本文最后一段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书”,试分析两者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链接】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中,只有3角8分钱的旧课本却被父亲珍藏了36年,表现出父亲对女儿被迫失学的愧疚和对女儿重新读书所寄寓的期望,突出了父爱的珍贵;链接材料中,刻印粗拙的四本书,却被“我”视为“最为心爱的宝书”,表现出“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思念之情,突出了阿长的仁厚、善良。
创新微写作
假设孔乙己中了举人,请你大胆地想象一下,他会怎样?别人又会怎样?请展开想象的翅膀,描写一个生动具体的场面或景象。(提示:孔乙己又到咸亨酒店时的情形,再见丁举人时的情形,会不会如范进一般?对孔乙己中举后外貌、动作的描写等,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孔乙己中了举人后,以前嘲讽过他的“短衣帮”都跑来巴结他,而孔乙己则不理不睬的,弄得“短衣帮”很没面子。一天,孔乙己径直走向咸亨酒店,“短衣帮”把他奉若神明,连那个掌柜也把他侍候得服服帖帖的,那个鄙视过他的小伙计也对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此孔乙己就更骄傲了。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