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延安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回延安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0 17:55: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5张PPT)
回延安
贺敬之
1.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2.理解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并结合文章体会这些手法的妙处。
3.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贺敬之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优秀诗人之一,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他是喝延河水成长起来的革命作家。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对我国革命文艺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抒情诗人,一个热情洋溢的人民歌手,引人注目地登上诗坛,是在建国以后。代表作有震动诗坛的《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抒情长诗,抒情短诗《回延安》《毛泽东诗词鉴赏》,歌剧《白毛女》等。
情景导入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其节奏自由明快,纯朴大方。句式结构随情随意,非常特别。规定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短歌可只有一节,长的可接连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陕北信天游艺术手法上多用起兴、比喻。
重点字词
盏( ) 登时( ) 白羊肚( )
糜子( ) 油馍( )
脑畔( ) 眼眶( )
zhǎn
méi
pàn
dēng

kuàng

几回回:
糜子:
脑畔上:
鸡毛信:
枣园:
方言,一回又一回。
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文中指窑洞的顶上。
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在延安城西北,毛泽东同志住过的地方。
词语积累
朗读指导
第一部分:跳荡、激烈。
第二部分:深厚。
第三部分:真挚、亲切。
全诗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
第四部分:热情、明快。
第五部分:激越、昂扬。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抒写久别后再回延安的感触。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革命道路的锦绣征程。
第三部分:描绘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容。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课文解读
自由朗读课文,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回延安
忆延安
话延安
看延安
祝延安
朗读第一部分:回延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无法控制内心的激动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对母亲延安的眷恋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其中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最著名。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夙愿已偿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欢迎场面的热烈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拟 人
诗人为什么把延安比作母亲?诗人如何赞美和歌颂母亲延安的?
因为延安哺育了诗人和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把延安比作母亲,形象生动,足见诗人对延安的敬爱。
“莫要”“莫把”引起的两个祈求句,说明难抑内心激动的情绪。黄土贴心、梦回延安、搂宝塔山、千呼万唤,连续几个情节和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眷恋。延安亲人的欢迎场面更是热烈。此时的诗人,“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一个“扑”字表现出来的情感,比千言万语要多得多。
朗读第二部分:忆延安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比兴手法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养育之恩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火热的战斗和学习生活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对母亲延安的怀念和感激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党的培育之恩
朗读第三部分:话延安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选择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渲染气氛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欢聚一堂,共叙新旧岁月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比喻、夸张
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的热烈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朗读第四部分:看延安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夸张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比喻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排比
拟人
比喻
朗读第五部分:祝延安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从延安向全国扩展的大好的革命形势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回顾延安历史,延安人民前赴后继,似滚滚延河水不断向前。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夸张的手法,再次抒发了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这首诗中诗人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本诗表达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2.这首诗塑造出诗人自身怎样的形象?创造出什么 样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描写回到延安的经历,展开回忆和展望,塑造回到延安的诗人自身激动欢喜、情思翻涌的形象,创造出热烈深远的意境,抒发了歌颂延安、歌颂延安人民的情感。
(1)自始至终把握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反复咏叹,字里行间饱含激情。
(2)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悠扬高昂,诗人还注意运用比兴手法。
(3)语言上:运用了大量的口语和具有陕北地方色彩的话语,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
写法小结
《回延安》一诗中,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仔细揣摩其中蕴含的情感。
思考探究
直接抒情:“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延安熔炉锻造了“我”,“我”与延安永远有割舍不掉的感情。表达了“我”对延安母亲的感激之情;“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直接抒发离开延安时的留恋不舍。
动作描写:“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黄土”代表养育了人民的这片土地,“抓”“贴”等动作,将重回延安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心中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表现出诗人见到亲人们时无以言表的激动,“扑”这一动作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
语言描写:“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表现了以老爷爷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场景描写:“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描写延安在新时期的新面貌,表达了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
三、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根据下面的提示深入体会,完成练习。
1.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试选两三个诗节做简要分析。
2.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
1.本诗两行一节,节内押同一韵,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中最末字“笑”和“招”押“ɑo”韵,“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中最末字“带”和“来”押“ɑi”韵,这样节内押韵,不同节用不同韵使诗读起来整齐中又有变化。
2.语言上具有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特点,使用了许多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眼眶眶”“白生生”等,都是“信天游”式的言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四、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千声万声呼唤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延安强烈的思念之情,“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延安比作母亲,表现出延安在诗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延安养育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物人的动作,好像延安的一切都有了生命,都在欢迎自己回家,生动形象地反映出诗人重回故地的无限欣喜之情。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延安巨大的喜人的变化。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延安的浓厚感情和对延安旧貌换新颜的由衷歌颂。




课外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