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三首(二)》每课一练及答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纶(guān)巾 千堆(duī) 退避三舍(shè) 嘈杂(cāo)
B. 趿拉(jī) 还酹(lèi) 冠冕堂皇(guān) 窗明几净(jī)
C. 驾驭(yù) 强虏(lǔ) 力能扛鼎(gāng) 溘然长逝(kè)
D. 巷陌(xiàng) 遒劲(jìn) 不假思索(jiǎ) 同仇敌忾(kài)
解析 A项“嘈”读cáo;B项“趿”读tā;D项“劲”读jìng。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强虏 经纶 励精图治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B.公瑾 凋谢 阴谋鬼计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C.仓皇 游弋 惹是生非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烽火 脉博 宁缺毋滥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解析 B项鬼—诡;C项杆—竿;D项博—搏。
答案 A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在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他屡出奇招,颇多________,真可谓“智多星”。
②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一致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修改或________,同时还要制定一批新的法律法规。
③世界上最大单体航站楼——首都机场T3航站楼2月29日开始________。
A.权术 废止 运行 B.权数 废止 运营
C.权术 废置 运营 D.权数 废置 运行
解析 权术:权谋,手段,贬义。权数:权变的能力,智慧。废止: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废置:认为没有用而搁在一边儿。运行:周而复始地运转。运营:运行和营业。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个个伶牙俐齿,说起话来如下坂走丸,倒挂长江。
B.达赖喇嘛近期以宗教领袖的身份再次开始进行密集游走,一会儿访英,一会儿访美,可谓双管齐下,他的一系列言行与西方一些人挑起的一波波针对中国的反华浪潮精确合拍。
C.厚重的大雾悄然闷声不响地将阳光裹挟来时,我们这里已被冰雪肆虐了半个多月,家里的那株茶花早已在严寒的胁迫下失了生气,吸引不了任何人的眼睛。
D.在A股惨遭“腰斩”、投资者资产被不断蚕食过程中,市场对监管层通过推出精心筹备已逾两年的沪深300指数期货来挽救A股市场的呼吁亦甚嚣尘上。
解析 A项“下坂走丸”是指说话流利,滔滔不绝。用得很恰当。B项双管齐下: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与语境不符。C项“闷声不响”与前面的“悄然”在意思上重复。D项“甚嚣尘上”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证监会将按照市场实际需要情况,适时、有步骤地推进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节奏上有个试点到逐步推开的过程。
B.当美国滑入经济衰退通道,失去了无数的就业机会、美元持续贬值、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猛涨时,伊拉克灾难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就暴露得清清楚楚了。
C.五十余年前,大马归侨邬观水从广州前往琼岛兴隆华侨农场花费了半个多月,现在这一时间已缩减数十倍之多。
D.我省不仅将继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而且还将确立水库、水电站、主要江河、重点城镇、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部位的防汛预案。
解析 A项“需要”与“情况”有一个词多余。C项在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D项“确立”与“预案”动宾搭配不当,应将“确立”改为“完善”。
答案 B
6.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长淮望断,____________。征尘暗,__________,悄边声,__________。(张孝祥《六州歌头》)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打风吹去。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1)三国周郎赤壁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2)关塞莽然平 霜风劲 黯销凝 (3)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5分)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后面7~8题。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词人写孙权和刘裕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追慕古代英豪,自己也要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和自己力主抗金、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8.下阕“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作者此处使用这一典故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借鉴历史,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二、课外拓展(3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浣溪沙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①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 ①沈郎:诗人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目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几重意思?(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衬哀”“反衬”“先扬后抑”)
(2)一是无人理解作者的心情,惟有落花理解,足见作者心情之孤独;二是落花之所以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因为作者的命运与落花相似,同病相怜;三是即使落花能理解作者心情,但落花无言,无可劝慰,更显作者心情之凄惘。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浣溪沙
苏 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①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 ①“雪沫乳花”句指茶。
(1)请品味“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人刘永济《词论》云:“小令尤以结语取重,必通首蓄意、蓄势。”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媚”动态之美也,作者从摇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的春潮。
(2)午盏之茶香,春盘之疏美,清清淡淡,但这恰恰是人生清雅欢快的真谛。结句画龙点睛,有叫破全篇之功效。细雨晓寒,晴滩烟柳,并化清欢;没有华堂筵席与金碧楼台,有什么比摆脱羁绊和归向自然更令人欣欢的呢?表达了词人向往宁静无忧的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阐发了高远的哲理命题。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鹧鸪天①
辛弃疾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
【注】 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请结合具体句子谈谈词人在上下阕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怀?(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阕:春入平原,荠菜花开,新耕雨后,群鸦觅食,一派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野春色。下阕:意态悠闲,生活井然,牛栏边角种桑麻,新妇趁闲走娘家——一幅闲适、古朴的村居图。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或“反衬”)的写作手法。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多么希望能为国家出力,但联想到自己罢官的现实,报国无门而年龄徒增的惆怅便油然而生;而对闲适、古朴的村居生活的描写,更让人感受到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甘闲居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