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鸟的天堂 第2课时 精品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鸟的天堂 第2课时 精品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1 15:2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鸟的天堂
第2课时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鸟的天堂》
让我们一起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第一次
傍晚
大榕树
静谧
第一部分
(1—9)
第二次
早晨
许多鸟
热闹
第二部分
(10—14)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听读课文第1—4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
①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②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③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④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让我们继续上节课的旅程,走进“鸟的天堂”。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1.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2.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说一说傍晚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并说明你的理由;想一想要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来读。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快速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榕树的句子。
小组讨论傍晚的大榕树的特点,交流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第7—8自然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过程安排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1.说说傍晚的大榕树有什么样的特点,说明你的理由。
作者见过不少榕树,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榕树。
作者远看以为是很多株榕树,身边的朋友也在争论到底有多少棵树,其实近看才发现是一株大榕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生根,有的垂到地上,有的伸进泥土里,有的树枝还垂到水面上。
“大”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1.说说傍晚的大榕树有什么样的特点,说明你的理由。
“茂盛”
榕树充满着生命力,特别美!
榕树的绿叶长得特别浓密,堆在一起,不留缝隙。
每一片绿叶上都像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叶子的颜色,像是会发光。
“没有看见一只鸟”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2.“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让你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⑦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仅仅一部分树枝,就像一株大树,可以想象整株榕树该有多么壮观,简直和河中
央的小岛一般大。
shǔ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3.第8自然段让你想象到什么画面?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⑧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眼前一片绿意盎然。作者对榕树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充满感叹和赞美。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4.你从第9自然段知道了什么?作者的心情又有哪些变化?
⑨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知道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
作者因为没有看见一只鸟,有些遗憾。
二是这里的农民爱鸟,为鸟的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是这里的榕树和湿地利于鸟儿生活。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5.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感受?带着自己的理解,先读一读第5—9自然段。
6.讨论交流:读这几个自然段,总体要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节奏?每一段中有没有变化?
⑤……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⑥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
⑦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
⑧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⑨……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体会到榕树形态上的“静”
◇体会作者看不到鸟的“静”
朗读节奏:
总体应是比较安静平缓的,读起来不要太响亮、太喧闹。
朗读语气:
发现榕树时从猜测到肯定的语气。
朗读语气:
赞美、感慨的语气。
朗读语气:
疑惑的,带有遗憾的语气。
作者情感是随着看到的景物变化而变化的。
汇报朗读
师生点评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默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说一说:
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怎样的场景?这个场景给你什么感受?要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来读第12—1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默读第10—14自然段,概括地说说作者看到怎样的场景。
抓住关键词句,说说这个场景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借助关键词句,关注情感的变化,揣摩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联系全文,小组交流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探究方法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1.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怎样的场景?抓住关键词句,说说这个场景给你什么感受。
作者看到了鸟儿自在飞翔、欢快鸣叫的热闹场景。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鸟的天堂”:静→动
鸟儿:少→多
感受到鸟的多和热闹。
感受到鸟的种类繁多和自由自在。
鸟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感受到鸟儿的快乐。
作者抓住了大榕树上鸟群“叫”“飞”“站”
“扑”等动态描写,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满林的欢快鸟鸣,看到了鸟儿的千姿百态,感受到了美丽动人的南国风情。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2.带着自己的理解,先读一读第12—13自然段。
3.读这两个自然段要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节奏?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从静到动→朗读时要由慢到快
“静寂”要读得轻一些,“忽然”声音要拔高,要读出看见鸟儿时的惊喜。还可以配上拍手和一只一只点数的手势。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朗读这几句话时,语调要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如果能配上表情和手势,就会更有动感。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
. .
. .
朗读这句时,要重读“应接不暇”“这”“那”“另”等词。语速要稍快些,还可以配合手势和头部动作。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4.小组汇报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小组汇报朗读
师生共同点评
边听边想象场景
听音频,想象群鸟或飞或
鸣的热闹场景。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5.联系全文,说说: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又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指的是大榕树。
指鸟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的地方。
大榕树枝繁叶茂,其下土地湿润,又临近水边,为鸟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生活空间和充足的食物;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给鸟儿提供了安全保护,所以大榕树才得以成为鸟的天堂。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筑渝道上(节选)
汽车疯狂似地跑着。它抛撇了街市,抛撇了人群。它跑进了山中,在那里它显得更激动了。
公路像一条带子,沿着山坡过去,或者就搭在坡上,叫车子左弯右拐,有时绕过山,有时又翻过山。我只见一座一座的山躲到我后面去,却不晓得走过了若干路程。①
山全是绿色,树枝上刚长满新叶,盛开的桃李把它们的红白花朵,点缀在另一些长春的绿树中间。一泓溪水,一片山田,黄黄的一大片菜花,和碧绿的一大块麦田。小鸟在枝头高叫,喜鹊从路上飞过。两三个乡下人迎面走来,停在路边,望着车子微笑。七八匹驮马插着旗子摇着项铃慢吞吞地走着,它们听见了车声便慌张地让路。②
①拟人、比喻等修改手法的恰当运用,让“汽车”“山路”
“山”生动极了!
拓展链接
..
..
.
②动静结合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闲适的山景图。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③用排比修辞写出了自然景色带给作者的震撼。
这一切抓住了我的心。我真想跳下车去扑倒在香味浓郁的菜花中间,我真想像罗曼·罗兰的英雄克利斯多夫那样叫道:
“为什么你是这样地美?……我抓住你了!你是我的!”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③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也要回到地里去。④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⑤在现代化的城市里生命常常被窒息;在这群山中,在这田野上,生命是多么丰富,多么美!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有改动
④巴金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春天、对土地、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⑤反复强调“生命”一词,情感细腻而热烈。
这部分节选内容描绘的是巴金先生1942年乘坐汽车从贵阳到重庆的旅途中,看到的贵州山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
鸟的天堂
大榕树(傍晚)
鸟(早晨)
“茂盛”
(绿叶不留缝隙)
“大”
(枝干不可计数)
“欢”
(叫、飞、站、扑)
“多”
(应接不暇)
静谧
热闹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热爱、赞美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课后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看一句,写一句,注意行款整齐。
2.选做:搜集“鸟的天堂”的资料,为家庭制定旅行计划。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