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去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尔虞我诈(yú) 排闼(tà) 豆蔻(kòu)
B.设身处地(chǔ) 风骚(sāo) 悲怆(cāng)
C.亭台楼榭(xiè) 樯橹(lǔ) 荠菜(qí)
D.羽扇纶巾(lún) 酹月(lèi) 巢鸠(jiū)
解析 B项“怆”读“chuànɡ”;C项“荠”读“jì”;D项“纶”读“ɡuān”。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C项均为怎能忍受。A项前一个“次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光景,情形;后一个是依次。B项前一个“风流”是杰出的;后一个是指英雄的业绩。D项前一个“东篱”是处所名;后一个是马致远的号。www.21-cn-jy.com
答案 C
3.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 )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青山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住,毕竟东流去。③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⑤⑥/②④
解析 婉约派词/豪放派词。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对于自然美,自恨并不敏感,所以即使躬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动。
B.你看祖国的山山水水江山如画,多么可爱。
C.参加这次比赛的运动员都是身经百战的健儿,他们那踌躇满志的神态,令人有一种敬畏之感。
D.参加这次突击任务的部队武器精良,特别能战斗,众志成城,天大的困难也能一举战胜。
解析 B项中的“江山”与“祖国的山山水水”语意重复。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曲子词是词最初的全称,包括民间曲子词和欧阳炯所称诗客曲子词。
B.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固然使得词渐失其民间文学本色,但由于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奠定了后来在两宋大发展的基础。2·1·c·n·j·y
C.“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诗圣杜甫品诗的一个最高标准,也使诗人的光辉形象可感可知。
D.词的欣赏,永远不要忘记,我国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学的高级形式,它们的一切特点特色都必须溯源于汉语言的极大的特色。
解析 B项缺主语,删去“经过”,让“这样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阶段”作主语;C项动宾不搭配,将“也使诗人的光辉形象可感可知”改为“也是诗人的光辉形象的写照”;D项删去“永远不要忘记”后的逗号,以免引起歧义。
答案 A
二、阅读鉴赏(51分)
(一)读《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6~8题。(9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找出《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的句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斜阳草树,寻常巷陌。③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④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上片,作者登亭远眺,看到和联想到了什么景物?(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看到了千古江山,联想到了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8.由这些景物为什么偏偏想到孙权和刘裕?作者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想到孙权、刘裕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偶然。首先这两个人都是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辛弃疾登上北固亭自然想到这两个与这一地方有渊源的英雄。另外,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寄托着辛弃疾的深沉情感。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句,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暗含对孙权善于用人的倾慕,而实际上就是对南宋朝廷腐败无能的讽刺和嘲笑。“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出了作者向往英雄,渴盼自己也能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向统治者表达了要收复失地的愿望。同时也蕴涵了诗人对北伐抗金统一祖国大业的向往。【来源:21cnj*y.co*m】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越调]小桃红 寄鉴湖诸友
张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①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②香,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③。21·cn·jy·com
【注】 ①平山:即平山堂。②锦云:本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云,此处借指缤纷的荷花。③沧浪:本指水清色,此处暗用《楚辞·渔父》“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 21*cnjy*com
9.“不似”一词在曲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似”二字领起下面三句,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往日鉴湖荷艳花香,采莲姑娘的欢歌笑语荡漾在湖面上的美好、热闹场面。又与首句所描写的令人感到凄清冷落的“秋雨”“豆花”的眼前清秋之景自然形成对比。
10.“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展现了什么情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突然间清溪上传来了渔歌之声,心中的无限忧愁、怨恨全都随风散落到碧水中。抒发了作者要驱散悲恨、摆脱尘世、归隐田园的情怀。
(三)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5分)
中吕·山坡羊
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①。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②!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注】 ①紫罗袍、黄金带:均是高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衣服。②陋巷箪瓢亦乐哉:典出《论语》,孔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里有以颜回为榜样的意思。21教育网
11.这首元曲,题为“道情”,结合全曲赏析,谈谈作者道的是什么情,表的是什么志?在立意方面有无新意?【出处:21教育名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元曲道的情是:不贪图功名富贵,安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贫困知足;表的志是:无论是贫困或是富贵,都不要改变自己的气节和志向,都要昂起头来堂堂正正做人!这首元曲,在立意方面要比一般消极避世、乐于隐居生活的格调高出一筹,它提出一条人人应该遵循的生活准则,风格是质朴旷达的。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5题。(13分)
溯水而上
陈蔚文
风,雅,颂。
这几个汉字御风而行,溯水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伴着古老而宏大的优美钟声。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铎于阡陌田间采撷来的诗句是撞钟的器械,一下,一下,先帝的大殿,嫔妃的后宫,田野上空,鸟儿四散惊飞,纸页被钟声掀起。
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诗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丰年”、“泮水”、“良耠”、“湛露”、“鱼丽”、“玄鸟”……多么美的词语啊!它的美因为失传而更加凄丽。里面有庙宇的香火,有潺潺的河水,有麦垛,有卑微的适足,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民歌一般的哀伤。2-1-c-n-j-y
民歌一旦欢乐起来,是纵情天地的热烈。唢 ( http: / / www.21cnjy.com )呐锣鼓响遍天地,天是大晴,地是大美,花是大红。而民歌一旦悲伤起来,也是彻骨的悲伤。是黑暗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个人从肺腑哆嗦起来,冷的不止是你的身体,还有历史的骨头,你们都患着风湿。风湿,是断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绵延的寒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 http: / / www.21cnjy.com )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乱与繁重的徭役中,一个征兵与一个国家淌血的伤口都在《采薇》“小雅”最后一章中裸露着。而他的思妇也正在家乡的柴牖边叹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许多愤怒豪壮的劝战长篇也许抵不过这几句女人的幽幽叹息。
《诗经》,它是野地里生长的植物,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天遗失的白袍,隶篆的诗句像蹄印一直铺到西周与春秋的柴扉前。柴扉推开是无限广袤:暮色苍茫,流水淙淙。剑声与古琴声飞旋,劳作声与低吟声交融,天地间充满大恸与大悟。
那些布衣乌鬓的女子,那些河水涣涣的情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哀怨是《氓》与《邶风·谷风》中的弃妇,坚贞是《柏舟》中的女子,明丽是《溱洧》中在春天河旁嬉戏的男女,伤痛是《唐风·葛生》中的亡人之妇,相思是《王风·采葛》还有《蒹葭》中望爱人不见的怅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银子般的月光打湿了花朵与等候者的衣襟,远远的地方传来瑟瑟古琴——现代人除了约在嘈杂的电影院,虚拟的网络,喧嚣的车站或是“肯德基”,又能到哪去守望爱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多情的《诗经》,哀伤的《诗经》,焰心一般冷与热的《诗经》!
在这个冬天的夜晚读《诗经》,读到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
染着风霜的马车与木铎声趁夜色把这些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运送到我们眼前,我们在遥远先人的感情里又幽幽地活过一次,他们布衣上浓重的汗碱味让我们一下子刺酸了鼻子。
不要说物质已多么奢侈,当时间沉淀了一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终究渴望回到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说一些朴素的话,获得一些朴素的感情。所有都像麦秸一般真挚。
一册《诗经》,一种血脉相连的痛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这个普通的冬夜从近百个冬夜里脱颖而出。不必洗手焚香,不必沐浴斋戒,《诗经》,它本来是铺陈的香火,是清静的素食。沿着《诗经》的水路溯流而上,如同被沿岸庙宇中缭绕的香烟之气深深地抚摸。
12.结合文意,概括出《诗经》所表现的感情有哪些鲜明的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内容上讲,有喜有悲。②从范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讲,丰富——涉及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③从程度上讲,有的热烈,有的深沉。④从纯真度上讲,纯净朴素而且神圣。⑤从影响力上讲,影响深远、感染力强,能够净化读者的心灵。
13.文章第五段说“许多愤怒豪壮的劝战长篇也许抵不过这几句女人的幽幽叹息”,请结合文中有关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所引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膏沐?谁适为容”,非常真实地表现了一个妻子对远征的亲人的深切思念,更表达了在家乡留守的妻子对丈夫深沉的爱和无比的忠贞。尽管这样的诗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忧伤凄恻的情感,但对战士们来说,跟那些豪壮的劝战长篇比较起来,这种感情是最实在的、最亲切的,也是他们最需要的,是对杀敌报国的将士们的一种莫大的鼓舞。为了自己的亲人,他们必须取得胜利,必须保护好自己的国家,换取亲人的安宁生活。(分析言之有理即可)21*cnjy*com
14.文中不管是叙说《诗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身的内容,还是表达自己阅读《诗经》的主观感受,都引用了不少生动的比喻,试从文中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诗经》,它是野地里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植物,是春天遗失的白袍。”作者将《诗经》比作“野地里生长的植物”,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其植根民间的特点,而将其比作“春天遗失的白袍”又突出了其美丽、耀眼而不失单纯的特点。
15.这篇散文在行文上主要采用了描述的方式,运用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采用这种行文方式,既把《诗经》的主要内容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又避免了叙述文字的平铺直叙,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夹竹桃
季羡林
①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②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③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④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我们家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⑤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⑥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⑦好多好多年,我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面走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进。最初我的个儿矮,必须仰头才能看到花朵。后来,我逐渐长高了,夹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渐矮了起来。等到我眼睛平视就可以看到花的时候,我离开了家。
⑧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⑨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在仰光开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天会以后,缅甸的许多朋友们热情地陪我们到缅甸北部古都蒲甘去游览。这地方以佛塔著名,有“万塔之城”的称号。据说,当年确有万塔。到了今天,数目虽然没有那样多了,但是,纵目四望,嶙嶙峋峋,群塔簇天,一个个从地里涌出,宛如阳朔群山,又像是云南的石林,用“雨后春笋”这一句老话,差堪比拟。虽然花草树木都还是绿的,但是时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萧瑟荒寒气象。
⑩然而就在这地方,在我们住的大楼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却意外地发现了老朋友夹竹桃。一株株都跟一层楼差不多高,以至我最初竟没有认出它们来。花色比国内的要多,除了红色的和白色的以外,记得还有黄色的。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得像绿蜡,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苍郁繁茂,浓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我每天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出走进。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同缅甸朋友们在楼上凭栏闲眺,畅谈各种各样的问题,谈蒲甘的历史,谈中缅文化的交流,谈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兄弟)的友谊。在这时候,远处的古塔渐渐隐入暮霭中,近处的几个古塔上却给电灯照得通明,望之如灵山幻境。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
就这样,在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里,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我从此更爱夹竹桃。
16.作者爱夹竹桃,是因为它有很多“妙处”,结合全文概括这些“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②有趣。③有韧性。④引起童年的幻想。⑤见证了“我”的成长。⑥见证了中缅人民的友谊。
17.具体分析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语言运用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句式整齐,使语言具有整饬之美;“嘟噜”一词的使用,形象而传神地写出花的繁盛和生命力的旺盛;口语的使用,使文章语言风趣多变。
18.文章多处使用了衬托的手法,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处:以院内诸花衬托夹竹桃。院内诸花虽美不胜收,却开开落落,衬托夹竹桃从春到秋、长开不败的韧性。www-2-1-cnjy-com
第二处:以他乡的夹竹桃衬托家乡的夹竹桃,表达自己对家乡夹竹桃(或“家乡”)的留恋。
第三处:以蒲甘古城的荒寒衬托夹竹桃旺盛的生命力,赞美中缅人民的友谊。
19.古人多从人格品性的角度来写夹竹桃,如沈与求的“摇摇儿女花,挺挺君子操”。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夹竹桃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的角度与古人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对夹竹桃的书写是从自己的独特生活经验——对夹竹桃的想象、幻想、记忆以及对这生活经验的思考的角度写,这样写,取材“真实的身边琐事”,有真情实感,能打动读者,“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名句默写(4分)
20.填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
(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____________。
(3)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
(4)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怎一个愁字了得 (2)一番洗清秋 (3)卷起千堆雪 (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四、语言表达(10分)
21.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国民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根据三幅图片内在的关联,将下面的一段解说性文字补充完整,所补写的句子要与上下文连贯、衔接。(6分)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组图形象地说明我国国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的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改革开放初期还主要是自行车,____A____,____B____。1979—2009年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经济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对2019年的预测表明______C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到2009年小汽车越来越多 B.未来十年自行车将成为新宠 C.国民环保观念增强(国民崇尚绿色环保,国民健康意识增强)。
22.根据课文内容,依照下面示例,另以词、曲为表述主体写两句话,要求内容正确,喻体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王摩诘之诗如清泉明月,清新淡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东坡之赋如渔樵问答,旷达潇洒。
答案 柳三变之词如晓风残月 婉约凄清 马致远之曲如古道西风 沧桑寂寞
五、写作(4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口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穿过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欢呼,就变成了一条冰鱼。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这篇短文引发你什么样的感想呢,请以“逆游的鱼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21·世纪*教育网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多角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意的文题,可先从正、反两面作多项立意思考,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定一项成文。1.从肯定角度立意:①可贵的探索精神;②韧的赞歌;③重在过程;④挑战自我,挑战极限。2.从否定角度立意:①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②不能盲目的追求;③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④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⑤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