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1 06:5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史记》记载:天下的事情无论大小都由皇帝(秦始皇)一人决断,以至于皇帝用秤来称量奏章……这表明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应是( )
A. 帛 B. 竹木简 C. 龟甲 D. 纸
2.中学生丁忞和丁澄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开展了历史考察,他俩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佛教建筑的是( )
A. 陕西韩城太史祠 B. 河南洛阳白马寺
C. 四川成都青城山 D. 福建泉州老君像
3.结束西汉政权的是( )
A. 刘秀 B. 刘邦 C. 王莽 D. 梁冀
4.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汉高祖时候 B. 汉文帝时候 C. 汉景帝时候 D. 汉武帝时候
5.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下图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关系最密切(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实行“推恩令”
C. 连年征战 D. 实行郡县制
6. 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 )
A. 秦朝统一全国,生活安定 B. 秦朝法律残暴
C. 当时市场竞争激烈 D. 日常生活提倡文明礼貌
7. “文景之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清明的统治时期。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 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汉文帝和汉景帝奖励耕作,关心农桑
D. “文景之治”的出现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有很大的关系
8. 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当时经济困难
C. 重视“以德化民”
D. 当时人心思安
9.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③统治者注重农业的发展④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文中“上”指的是()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11.“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 秦朝统治腐朽 B. 秦朝百姓罢工
C. 秦朝的暴政 D. 修长城费时十年
12.科考队要去考察西域风土人情,请你准确地为他们叙述西域的范围( )
A. 今天天山南麓
B. 今天葱岭以西
C. 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即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D. 今欧洲
13.下图人物是被称为“医圣”的( )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王景
14.曾派使者到天竺求取佛经,并修建了白马寺的汉朝皇帝是 ( )
A. 汉武帝 B. 汉明帝 C. 光武帝 D. 汉元帝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秦朝刑法严酷,其中,一人犯罪就要杀掉三族的人叫“族诛”
B. 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
C.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 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此后秦朝一蹶不振
16.西汉时,大臣东方朔上书汉武帝,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这种状况的彻底改变得益于哪一发明( )
A. 雕版印刷术   B. 造纸术 C. 活字印刷术   D. 制墨技术
17.“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世。这一治世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 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 文帝、景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C. 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D. 文帝、景帝重视“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
18.下列人物中,开世界麻醉医学史之先河的医学家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9.秦始皇实行的下列措施中,对思想文化起到了破坏作用的是( )
A.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B. 创立“皇帝”称号
C. 焚书坑儒 D. 废除分封制
20.在一次历史人物评论会上,有四位同学谈了他们对张仲景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 B. 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
C. 他的论著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 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二、非选择题
21.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时期,秦始皇汉武帝无疑作出了巨大贡献,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使之成为我国历史发展道路上的高峰,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秦始皇与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都采取过很多措施,其中为解决地方分裂势力,两人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与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就其本质而言是否相同,为什么?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 作为规范文字颁行全国。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的主张或做法是什么?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3)下列选项中,对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C.都统一了货币
D.都促进了大一统格局的发展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9月,习主席的中亚四国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他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将为复兴古老的丝绸之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请回答:
(1)西汉杰出的探险家、外交家,他是谁?从他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
(2)根据史实和所给出的提示,完成人物所开辟出的这条丝绸之路的路线简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条享誉古今中外的“丝路”有何历史作用?
24.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请回答:
(1)此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
(2)你能说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吗?
(3)结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谈一谈你的感想。
答案
1-5BBCDB 6-10BDBDC 11-15CCCBB 16-20BBCA
21.(1)秦始皇——郡县制;汉武帝——推恩令。
(2)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本质相同,都是通过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维护统治,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22、(1)圆形方孔半两钱小篆郡县制。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家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3)A
23.(1)张骞 精神:忠诚 智慧 有勇有谋 坚忍不拔 爱国。
(2)
(3)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4.(1)“文景之治”时期。
(2)因为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同;注重以德化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3)身为统治者要重视农业的发展,关心农民的疾苦,要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这样社会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社会才会出现繁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