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0 17:0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4道大题,1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一)阅读《雷雨》剧本(节选),回答1~3题。(10分)
鲁侍萍 (低头)哦。
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 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 的罪过。
鲁侍萍 (叹一 口气)【甲】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乙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 ——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 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
周朴园 那双方面都好。 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鲁侍萍 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周朴园 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 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周朴园 什么 鲁大海 他!我的儿子
鲁侍萍 他的脚指头因为你的不小心,现在还是少一个的。
周朴园 (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我!
鲁侍萍 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周朴园 (沉静)他还是我的儿子。
鲁侍萍 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作父亲。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什么
留着你养老。
(苦笑)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吗
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
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你不要怕,你以为我会用这种关系来敲诈你么 你放心,我不会的。大后天我就会带着
四凤回到我原来的地方。这是一场梦,这地方我绝对不会再住下去。
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什么
这于我的心也安一点。
你 (笑)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好,好,好,那么你现在要什么
(停一停)我,我要点东西。
什么 说吧
(泪满眼)我—— 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你想见他
嗯,他在哪儿
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
不过是什么
他很大了。
(追忆)他大概是二十八了吧 我记得他比大海只大一岁。
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哦,你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叫他认母亲吗 我不会那么傻的。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 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你不要怕,我就是告诉他,白白地增加他的烦恼,他自己也不愿意认我的。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好,希望这一生不至于再见你。
(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
弥补我一点罪过。
(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
侍萍。
高一年级(语文) 第 1 页 ( 共 8 页 )
高一年级(语文) 第 2 页 ( 共 8 页 )
1. 《雷雨》(节选)中【甲】处的台词有两个版本, 一为“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 请你也不必说了",一为“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不必说了”。你认可哪个 版本 请说明理由。(4分)
2. 请根据剧本中的对话情境及人物关系,写出【乙】处画波浪线的人物语言的潜台词。(3分)
3. 剧本中的人物对话具有独特作用。请概括《雷雨》(节选)中画横线部分人物对话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4~5题。(8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 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 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 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 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 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 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 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 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 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 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 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 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 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 ·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 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 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 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 (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 (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 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 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 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 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 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4. 根据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概括马克思一生所从事的革命活动的特点。(4分)
5. 在本文中,恩格斯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作为结尾。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回答 结尾句中“将”字的表达作用。(4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7题。(9分)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 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 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6. 词人在上阕中感叹“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请根据全词内容,分析词人所领会的“妙 处”。(6分)
高一年级(语文) 第3页(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 第4页(共8页)
7. 词中"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与《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描绘了洞庭的湖光月色。(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 颜乐堂记
(明)杨士奇
庐陵胡则颜名其所居堂曰颜乐,其志固望希于大贤君子之地乎!间求记于余。嗟乎,其可以 易言哉!夫颜之乐,极其学之所至,心与道一,而于出处动静从容安适,无往而不得,斯其所为 乐也,其可以易言乎 然颜之乐,虽乐其在己者,其心盖未尝一 日而忘利民也。孟子称禹、稷、 颜子同道,道在是,即心在是,得其心,而后可以言其乐也。
则颜诗书故家,其为人敦厚详慎,外和而内夷,志在利人。善医,闻人有急,虽风雨寒暑昏 莫,趋赴恐不及。比以名医征诣京师,京师士大夫家闻则颜善医,奔走迎致,无虚日。则颜为医, 不局于一科,其所治无不良效。
翰林沈修撰一弟,甚爱之,忽病目,求诸专科之医。 一医曰:“疾本深矣,不可责近效,药之 半岁,其或庶几也。”一医曰:“当施大药,非百缗直不可。”言已,皆竟去不顾。沈修撰惧,遍求 医之良,得则颜。则颜视之,曰:“此风毒所侵耳,即治,不过五日愈。”药之五日,愈。胡学士 女兄之夫病伤寒,时在舟中,求他医往治。医问所病证,曰:“此殆死也。”不肯行。胡公百方强 之,且约厚赀谢,始行。明日还报曰:“其果死也。”更求则颜。则颜往脉之,曰:“此病欲解矣。” 施两剂而愈。继复病,数剂愈。司经芮洗马病目,其剧如沈氏,往求则颜。则颜曰:“此可三日 愈。”药之三日,愈。翰林周编修得痿疾剧,初朝廷命蒋御医治,未几,蒋有使命出外,他医弗能 继也。则颜继之,竟愈。既而周之家人皆疾,他医皆难之,迎则颜,则颜皆愈之。庶吉士刘孟铎 暴病,亟甚,恒所往还亲爱者环视之,悚然。则颜素厚孟铎,脉之,摇手曰:“易易耳,无怪也。” 施数剂,愈。
余在京师,目见其治效彰彰如此,每愈一疾,辄自喜,而人德之与否不计也。即知其不可 治,辄忧形于面。此其心之所存可知矣。 夫其心之所存与志之所慕者苟不相倍,因是勉勉自修, 积诚而不已,则大贤君子之地,未有不可几及焉者。 孟子曰:“颜何人哉!”则颜归而求之可也。
(有删改)
8.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虽风雨寒暑昏莫,趋赴恐不及 虽:
(2)医问所病证,曰:“此殆死也。” 殆:
9. 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夫其心之所存与志之所慕者苟不相倍,因是勉勉自修,积诚而不已,则大贤君子之地,未有 不可几及焉者。
10. 根据文章内容,解说“颜乐堂”的寓意。(4分)
11. 根据文章内容,为“颜乐堂”撰写一副楹联。(2分)
12.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7分)
中国古人为文善用形象化的表达,如《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 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为喻,说明" ① , ② ”的道理;《阿房宫赋》中 用“ ③ ,用之如泥沙”揭露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六国论》中用“子孙视之不甚惜, ④ , ⑤ ”来批判随意赂地的愚蠢之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用“浴乎沂, ⑥ ,咏而归”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用“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7)___________”寄托对王朝兴替的感慨。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文),完成13~14题。(11分)
(一)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 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 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 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 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幞,桂楫兰桡, 自不必说。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 着“蓼汀花溆”四字。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 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 况贾政世代诗书,来往诸客屏侍座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 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 真似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 一味抹油涂朱,毕则大书“前门绿 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之类,则以为大雅可观,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 哉!据此论之,竟大相矛盾了。诸公不知,待蠢物将原委说明,大家方知。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 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 因 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曾题完,后来亦曾补拟。
闲文少述,且说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侍座太监听了, 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即忙移换。 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 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镜”四个大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于是进入 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 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
高一年级(语文) 第5页(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 第6页(共8页)
(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贾妃乃问:“此殿何无匾额 ”随侍太监跪启曰:“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拟。”贾妃点头不语。 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 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传谕 曰:“免。”于是引退。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
(二)
说着,大家出来。走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 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众人都道: “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尚节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一面说, 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 ”众 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
(三)
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道:“嗳呀!这里还有个大庙呢。”说着,便爬下 磕头。众人笑弯了腰。刘姥姥道:“笑什么 这牌楼上字我都认得。我们那里这样的庙宇最多,都 是这样的牌坊,那字就是庙的名字。”众人笑道:“你认得这是什么庙 ”刘姥姥便抬头指那字道: “这不是‘玉皇宝殿’四字 ”众人笑的拍手打脚,还要拿他取笑。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13. 对“省亲别墅”这一景观,小说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感。请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并结合你 的阅读积累,简要分析曹雪芹这样设计的艺术匠心。(6分)
14. 《红楼梦》中人物形象与其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从以上材料之外的章回中,举出一例加以分 析。(5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题。(4分)
(一)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 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 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 ·颜渊》)
高一年级(语文) 第7页(共8页)
(二)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王夫人正才说他,因见宝钗来 了,就掩住口不说了。宝钗见此景况, 察言观色, 早知觉了七八分。于是将衣服交明王夫人,王 夫人便将金钏儿的母亲叫来拿了去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15. 以上两个语段中的“察言观色”,分别反映出孔子、薛宝钗怎样的为人之道。(4分)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6.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我们生活的家乡有着丰饶的物产,独特的景观,各异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家乡的风物 承载着我们的记忆与情感,引发了我们的感悟与思考。
请以“家乡的风物”为话题,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题目,不少于700字。
高一年级(语文) 第8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