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常见的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 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C.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 D.电子手表用的氧化银电池的电压是1.5V
2.对于某个导体电阻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两倍,导体的电阻也增大两倍
B.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一半,则导体的电阻增大两倍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V,并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3V,则( )
A.L1 两端的电压为3V
B.L2 两端的电压为3V
C.L2 两端的电压为1V
D.L1 两端的电压为7V
4.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小,可采
用的方法是 ( )
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 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C.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 D.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
5.有两只定值电阻,上面分别标有“2A 10Ω”和“1A 5Ω”的字样,若将它们串联在
电路中使用,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 )
A.1A B.2A C.3A D.不能确定
6.如图甲是电灯和滑动变阻器所组成的电路,那么图乙中的各图与图甲连接相同的
图是 ( )
甲
A B C D
— 13 —
乙
7.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如图所示方法连接,要使这两只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应
把滑片P1、P2放在 ( )
A.滑片P1放在最右端,滑片P2也放在最右端
B.滑片P1放在最左端,滑片P2也放在最左端
C.滑片P1放在最右端,滑片P2放在最左端
D.滑片P1放在最左端,滑片P2放在最右端
8.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都向右移动时,灯泡L1和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
A.L1变暗,L2亮度不变 B.L1、L2都变亮
C.L1变亮,L2变暗 D.L1、L2都变暗
9.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灯L1、L2 都不发光,且电流表的示数为零,但电压
表的指针却发生了明显的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
A.电流表内部接线断了 B.灯L1 灯丝断了
C.灯L2 灯丝断了 D.电流表和两个电灯都坏了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10.(自贡中考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 的示数是7.5V,电压表
的示数为9V,若电源电压为12V,则L2两端的电压是 ( )
A.4.5V B.5.5V C.3V D.2V
11.(潍坊中考题)在做电学实验时,有时会遇到电路元件接触不良现象,一般要利用电
压表检测故障发生的位置,小强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灯泡不亮,电流表
示数为零,此时用电压表测得a、d 间的电压不为零,a、c间的电压为零,c、d 间的电压不为
零,这说明 ( )
A.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B.开关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不良
C.电流表接线柱接触不良 D.灯泡灯丝断了或灯座接触不良
12.现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过往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某
同学结合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 )
A.称重表其实是一个电压表
B.电路中的R1 是没有作用的
C.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示数越小
D.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示数越大
— 14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如图甲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 ;在图乙中,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
的是 .
A B C D
甲 乙
14.(长春中考题)如图所示是常用手电筒的结构图,筒内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按
下按键前,小灯泡不发光,此时电路为 (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按下按键后,
小灯泡发光,它两端的电压为 V.
(第14题) (第15题)
15.(济宁中考题)二极管由 材料制成,在社会各领域应用广泛.小满在学习了
二极管的相关知识后,将二极管与电流表串联起来(如图所示),对电流表起保护作用,这是
利用了二极管的 特性.
16.将灯L1和L2串联,用电压表测电压,使用的是“-”和“15”两个接线柱,将电压表和
L1并联时,指针偏转8小格,电压表和L2并联时,指针偏转12小格,那么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是 .
17.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阻
R1 和R2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V和 V.
甲 乙
18.调节收音机声音大小的电位器实际是 ,它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来改变
通过扬声器的 .
1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向右适当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灯泡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移动滑片时应注意 .
(第19题) (第20题)
20.某队救援人员在某遇难艇内发现了记录潜艇各种信息的“黑盒子”,其某一部件外壳
— 15 —
上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U2、U3,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它的内部结构
如图所示,则三块电流表的示数关系为 ,三块电压表的示数关系为 .
三、作图题(6分)
21.(6分)设计一个电路,要求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
变阻器能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且滑片向c端滑动时,电流减小.根据要求在图乙所示的虚
线框内画出此电路图,并连接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元件.
四、实验探究题(28分)
22.(8分)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为
3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甲 乙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2)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
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
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 .纠正后得到并联电路
中的电压规律为 .
23.(20分)如图所示,现用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
压,电路中的电流约为0.5A,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
灯泡变亮.
(1)按要求连接还没接好的实物图.
(2)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 (选填
“A”或“B”)端.
(4)滑片P 向A 端移动时,电流表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灯泡亮
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5)若电压表的指针反偏,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 .
若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 两表示数均比较小且不变,其原因可能是: .
— 16 —跌倒时,A项跌倒开关闭合,C项跌倒开关断开,故 应将灯L1的左端接线柱用一根导线连接到开关的
C项符合工作要求.故选C. 右端接线柱.
7.C 解析:题图所示电流表并联在电灯L1两 四、20.(1)CE (2)E
端,将电灯L1短接,故L1不会发光;电流表与灯L2 解析:(1)中小灯泡发光时,说 明 ABDF 在同
串联接入电路,电源不会短路,灯L2发光,电流表 一电路中,余下的CE 为不接入电路的一根导线,
与灯L2不会烧坏.故选C. 所以确定CE 为同一导线的两端.(2)在已确定CE
8.BD 为一根导线的两个接线头时,将 AC 连接,只需将
9.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 测通器的一端与E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
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可以确定是电路中发 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若另一端连接 D,小
生了断路,当把导线并联在甲灯两端时,乙灯亮了, 灯泡发光,则AD 为一根导线的两端,若小灯泡不
则说明甲灯处发生了断路,故选D. 发光,则AF 为一根导线的两端.若另一端连接F,
10.D 解析:当S 闭合时,电池的正、负极就 判断方法相同.
直接被导线连接在一起,造成电源短路,此时电路 21.(1)C (2)如图所示 A(或B)
中就会出现很大的电流,从而烧坏电源,同时L1,
L2 因被导线短路,无电流通过,故不亮.
二、11.得到 导体 正 排斥
12.轻小物体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3.灯泡: 电流表: 电动机:
14.串 等于
15.0.5 0~3A 或
16.串 并 S1 S2、S3 S1、S2、S3
17.0.2 0.1 解析:由图可知,L1、L2和L3并
(3)IC=IA+IB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
联,电流表 测量通过L1和L2的电流,即IA1= 进行实验
I1+I2=0.4A,因为通过L1和L2的电流相等,所以 (4)如图所示
I1=I2=0.2A;电流表 测量通过L2和L3的电
流,即IA2=I2+I3=0.3A,则I3=0.3A-0.2A
=0.1A.
三、18.如图所示
五、22.(1)通过L1 的电流为0.18A;通过L2 的电
流为0.14A. (2)0.47A
第十六章测试卷
19.如图所示 一、1.D 2.D 3.B
4.C 解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
作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 A、
B错误;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长度变小、横截面
积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故C正确;将导线拉长,
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故D错误.故
解析:要使两灯并联,应将它们的右端接线柱 选C.
用导线连接,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则开关接在干路, 5.A 解析:当它们串联接到电路中时,各处
— 30 —
的电流相等,因为I1=2A,I2=1A,即I1>I2,所 17.7.2 1.8
以为了让每一个电阻都工作,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 18.滑动变阻器 电流 解析:调节收音机声
大电流I=I2=1A.故选A. 音大小的电位器实际是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是
6.D 解析:如题图,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 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从
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接入左半段且电流先经过滑 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以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片,又流过左半段电阻.开关串联在电路中.A项滑 19.不变 不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
动变阻器有三 个 接 线 柱 接 入 电 路,电 流 先 流 经 电 端 解析:观察电路图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 R 并
阻,又流过滑片P;B、C项接入了右半段电阻;D项 联,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滑
接入了左半段,且电流由P→左半段,故选D. 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改变
7.A 解析:要使两只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 灯泡两端的 电 压 和 灯 泡 的 电 阻,所 以 灯 泡 亮 度 不
阻最大,应把两只变阻器的电阻丝全部连入电路, 变.当滑片P 移到最右端时会把电源短路,电路中
所以P1应滑到最右端,P 的电流过大,会发生危险.2也滑到最右端,选A.
8.A 解析:对于L 20.I1=I2=I3 U1+U2=U31所在电路来说,L1与滑动
变阻器串联,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 三、21.略
四、 ()
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通过灯L 的电流变小,故L 变 22.11 1
暗;对于L2所在电路来说,L2与滑动变阻器并联,
无论滑片如何移动,灯L2两端电压始终等于电源
电压,不发生变化,故灯L2亮度不变.故选A.
9.B (2)2.6 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在并联电路
10.A 解析: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中多次实验 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
由电源电压为12V, 的示数是7.5V可知L3两 端的电压相等
端的电压是4.5V; 的示数为9V,可得L 两端 解析:(1)灯L1、L2并联,要测量灯泡L1两端电2
压,电压表需与L1并联,因为干电池组电压为3V,
电压是4.5V.
则选择0~3V量程.
11.B 解析:本题考查用电压表检测电路故 (2)由图可知:因为干电池组电压为3V,选择
障.由题意此电路为串联电路,开关闭合后灯泡不 0~3V量程,则对应的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
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出现断路.用电压表 所指位置可读出电压值为2.6V;利用实验得出实
检测电路故障时,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说明电压
验结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增加实
表与电源正负极连接之间出现断路.由题意可知a、 验的可信度,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测量几次并联
c间电压为零,则说明开关处接触不良. 电路两端的电压,才能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得出的
12.D 结论才更加准确.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为并联电
二、13.4054Ω A 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14.断路 3 解析:在按下按键前,小灯泡不 23.(1)如图所示
发光,此时电路为断路;电源是由两节干电池串联
而成的,电压为3V,小灯泡发光时两端的电压为
3V.
15.半导体 单向导电 解析:二极管是由半
导体材料制成的,其显著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
利用该特性与电流表相连后,可以防止电流表正、 (2)如图所示
负接线柱接反后对电流表造成破坏.
16.10V 解析:量程为0~15V时,其分度值
为0.5V,因此U1=0.5V×8=4V,U2=0.5V×12
=6V,故U=U1+U2=4V+6V=10V.
— 31 —
(3)断开 A (4)变小 变暗 (5)将电压表 流表 测量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 测量的是灯
的两个接线柱的导线对调 将滑动变阻器作为定 L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通过灯L1的
值电阻(将A、B 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电流I1=I-I2=0.8A-0.5A=0.3A;灯L1的电
第十七章测试卷 U 8V压U1=U2=8V,则灯L1的电阻R1= 1I =1 0.3A
一、1.A ≈26.67Ω,故D说法错误,选D.
2.B 解析: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断开,故 A 8.B
选项做法正确;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反方向偏 9.A 解析:由题图可知,R1与R2串联,当有
转,应断开电路,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的接线对 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R1阻值变大,电路的总
调,而不应将电池正、负 极 对 调,故B选 项 做 法 错 U
; 电阻变大
,由欧姆定律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误 连接电路时,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 R
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故C选项做法正确;连接实 变小,R2两端的电压U2=IR2变小,即 A、B 间电
物图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在最大阻值位置,故 压U2降低,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当仅增大R2
D选项做法正确;故选B. U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由欧姆定律I= 可知,电
3.BC R
4.D 解析:因为电流表电阻很小,R 被短路. 路中的电流变小,R1两端电压U1=IR1变小,A、B
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构成通路, 间电压U2=U-U1变大,故C、D选项错误.
由于电压表电阻很大,因此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 10.B
表、电压表和电源都不会烧坏,而电压表示数等于 二、11.串 4 解析: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IL=
电源电压. 05.A,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 压 是U=ILRL=
5.B 解析:在图线上,选取坐标(0.6,3.0),此 0.5A×8Ω=4V,当将灯泡接到电压为6V电源
U 3.0V 上时容易被烧坏,所以可以采取串联分压的方式使
时电阻为R=I =
,故选
0.6A=5Ω B. 灯泡正常发光.若灯泡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
6.B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0 与R 串联,电 正常发光,电路中的电流I=IL=0.5A,电路中的
压表测R0 两端的电压.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 U 6V总电阻R总= = =12Ω,故应串联电阻的
电阻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故 A不正 I 0.5A
U 阻值R=R总-RL=12Ω-8Ω=4Ω.
确;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R U=IR 12.10 不变 解析: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可知,R 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为U,通过的电流为I,则根据欧姆定律有0 U=IR;
故B正确;同理,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 因为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因串联电 所以导体的电阻不变,当两端电压增加1V,流过的
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R 和R 的电流 电流就增加0 0.1A时,则有U+1V=(I+0.1A)R;
变小,故CD不正确.故选B. 由U=IR 和U+1V=(I+0.1A)R 两式可得R=
7.D 解析:分析电路图发现:两灯并联,电流 10Ω.
表 测量灯L 的电流, 测量干路的电流,电压 13.0.4A 2V2
14.3 R
, 1
断路 解析:当开关S1、S2闭合,S3
表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 等效电路图如下:
断开时,R1、R2是并联,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都相
等,都等 于 电 源 电 压,故 电 源 电 压 为3V;当 开 关
S1、S2断开,S3闭合时,R1、R2是串联,电流表的读
数为0.50A,电压表的读数为2.50V,可知 R2=
5Ω,R1=1Ω,当两电阻并联时,若无电路故障,则
电压表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 通过两电阻的电流I2=0.6A,I1=3A,而干路中
电压的特点,电源电压和灯L1的电压也是8V;电 电流只有0.6A,故R1断路.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