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 11.BC 8.4×103 12.(1)质量 (2)加热时
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升高(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 间 (3)温度 (4)2.1×104 (5)1.9×103
收(放出)的热量多,所以 冬 天 暖 气 设 备 用 热 水 供
三、13.()
Q放
1 该金属的比热容为c金 = =
暖,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 m金 Δt金
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 4.2×103J =0.21×103J/(kg·℃).
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空调 0.5kg×(100℃-60℃)
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是利用了水的蒸发,与 (2)由题知,Q吸 =Q放 =4.2×10
3J,故 Δt水 =
3
水比热容大的特点无关.故选B. Q吸 4.2×10J
c m = 3 =5℃.: , , 水 水 4.2×10J(kg·℃)×0.2k3.A 解析 从上表中得知 铝的比热容最大 g
, , 14.解:(1)水吸收的热量:相同质量的四种金属 降低相同的温度 铝吸收的 Q吸=cmΔt=4.2×
3 /( · ) 5
热量应该较大,所以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铝, 10J kg ℃ ×6kg×5℃ =1.26×10J.
()
A . 2 平均每分钟
2水面吸收的热量:
所以 选项符合题意 1m Q=
5
4.A 解析:水放出的热量Q =cm(t -t)= Q吸 1.26×10放 0
tS = 15×0.1J=8.4×10
4J.
4.2×103J/(kg·℃)×2kg×(25℃-20℃)=4.2
×104
【
J. 新题看台
】
5.C 1.D 解析:冰的比热容比水银的比热容大,
6.B 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 故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A错误;水和
其他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冰是同一物质,水变成冰后比热容发生变化,由此
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由表中数 可知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 热 容 会 变 化,B
据可知,水银的比热容比铜、铝、沙石等物质的小, 错误;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在白
故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大;冰和水是同种物 天有太阳光照射,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海水升
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由此可知,同种物质在 温较慢,而陆地的沙石比热容小,升温较快,则岸边
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铜的比热容比铅的大,故 沙石的温度比海水的温度高,C错误;水吸收的热
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 量:Q=cmΔt=4.2×103J/(kg·℃)×2kg×50℃
量多.故选B. =4.2×105J,D正确.故选D.
7.C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物质甲和水温度均 2.20 0.001
升高60℃时,物质甲的加热时间为10min,水的加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热时间为20min,即甲吸收的热量是水吸收热量的
1, 1
第1节 热机
故物质甲的比热容为水比热容的 ,所以物质
2 2
【课堂作业】
1 1
甲的比 热 容 为c甲 =2c水 = 2×4.2×10
3J/(kg 1.B 2.A 3.B 4.内 机械(动) 5.内
·℃)=2.1×103J/(kg·℃);甲物质10min温度升 机械 压缩
高了60℃,吸收的热量为Q 3吸=cmΔt=2.1×10J/ 6.做功 机械 40 解析:压缩气体时对气体
(kg·℃)×2kg×60℃=2.52×105J.故选C. 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气体的温度升高;释放气
8.C 体时,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发动机对
二、9.大 慢 小 快 外 做 功.由 于 1 m/s=3.6km/h,有 144km/h
10.大 8.4×1010 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相 =40m/s.
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 7.做功 机械 解析:本题考查热机的工作过
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城市修建人工湖,是利用 程.火箭升 空 时 的 工 作 过 程 是 将 内 能 转 化 为 机 械
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来调节气候.湖水吸收的 能,相当于做功冲程,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热量 Q吸 =cmΔt=4.2×103J/(kg·℃)×1× 后再转化为机械能.
107kg×2℃=8.4×1010J. 8.(1)柴油 (2)压缩 (3)机械 内 (4)半
— 5 —
解析:根据气 缸 顶 部 是 喷 油 嘴 可 判 断 它 是 柴 油 出有毒废气,所以与汽油机相比,这种车更环保.
机.根据两个气阀都关闭且活塞向上处于压缩冲 12.降低 减小 排气 解析:水蒸气推动活
程,此冲程内活塞压缩气缸内气体,使缸内气体内 塞做功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的
能增大、温度升高,其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后,要进
能,每完成一个冲程,曲轴与飞轮只转半转. 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前,必须先将剩余的废气排出气
【课后作业】 缸,即第六冲程应是排气冲程.
、1.D 三
、13.将油管的喷嘴安装在进气管的狭窄处,就一
: , 是因为进气管狭窄处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2.C 解析 本题考查热机的四个冲程 吸气
、 、 、 , (小于抽箱内油面的大气压),汽油才能在大气压的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压缩冲程中
, , 作用下流出喷嘴,在高速气流的冲压下形成雾状,活塞上升压缩气缸内的气体 使气体内能增大 燃
, ; 与空气混合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四、 ()内 机械
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14.1 (2)①1.2×10
5 0.5
②600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选C. 3
)1.2×106 (4)pS Fl Sl 解析:(1)
,
3.C 解析:从题中图示可看出,两个气门均 在做功冲程中 燃气内能对外做功
,将内能转化为
, , , , 机械能;关闭 活塞向下运动 火花塞放电 这是做功冲程
, (2)是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将燃气的内能转 由 表 格 信 息 可 知,四 缸 发 动 机 总 排 量 是
, C . 2L
,所以每个汽缸的排量是
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所以 选项正确 0.5L;
4.C 转速为6000r
/min,四冲程内燃机每个工作循
5.A : , 环曲轴转两周
、做功一次,故
解析 要使气缸中的柴油达到燃点 要 1s内做功50次;发动
机在
对它做功,增加其内能,故应向里推活塞,若推得太 1s内做功1.2×10
5J,每个缸1s内做功1.2
缓慢,由于热传递,温度不足以达到柴油燃点,故 A ×10
5÷4=3×104(J),每个做 功冲程做功3×104
正确. ÷50=600(J).
6.C 解析:本题考查内能的理解.内能是物体 (3)已知单缸的排量是0.5L=0.5×10
-3 m3,
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有,因此 W 600J由公式W=pV 变形可得p=V =0.5×10-3m3=
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不为零,A错、B错;
6 ;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 1.2×10 Pa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
F
于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D错;铁 (4)由压强公式p= 可知,F=pS,活塞做功S
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
W=Fl=pSl,而V=Sl,所以W=pV.
转化 成 内 能,属 于 做 功 方 式 改 变 物 体 内 能,故 C
【新题看台】
正确.
二、7.热传递 做功 内 机械 1.C 2.增加 压缩 1200 3.做功 F B
8.压缩 机械 内 解析:本题考查热机的工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作冲程,由图可知,此时两气门均关闭,活塞由下向
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课堂作业】
9.60 15 600 1.D 2.D
10.做功 增大 做功 解析:鞭炮与地面相 3.B 解析:根据热机的效率的定义可知,内燃
撞,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鞭炮的内能增加,在这过程 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
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火药爆炸时,把内能转化为 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从能量流向图可得出B
机械能,相当于热机的做功冲程. 选项为热机的效率的表达式.
11.内 机械 环保 解析:压缩空气膨胀时 4.热值 4.2×108 1250
推动活塞做功,消耗了内能,得到了机械能,即将空 5.化学 4×109 解析:天然气等 燃 料 燃 烧
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由于汽油机在燃烧时要排 时,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天然气完全燃烧时
— 6 —
释放的能量Q=qV=4×107J/m3×100m3=4× 出的热量Q放=qm=4.2×107J/kg×0.01kg=4.2×
109J. 5 , Q吸 2.1×10
5J
10J则煤气灶的效率 = ×100%=
6.()
η
1 克服摩擦耗能 废气带走热量 Q放 4.2×10
5J
s ×100%=50%.
P0
(2) :
P0t v P0s解 = = = = 8.
(1)机械 (2)节能或环保等 解析:内燃机
η mq0 mq0 ρ0V0q0v 的做功冲程是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将燃
P 30×10×100×103 4×109P= 0 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天然气具有方便、
-3 1000 Vρ0V0×10 ×
0 0q0
q0×90× ρ 清洁、便于储存等优点,热效率高,节省能源,燃烧3600
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污染小.
【课后作业】
9.8.4×106 50
一、1.B 10.2.52×104 增大 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或
2.C 解析: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放热本领大 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完全被水吸收 解析:本
小的物理量,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 题考查热量的计算和内能的改变.水吸收的热量为
热量不同,煤中掺入石头后,在燃烧过程中放出的 Q吸=c水 m水 Δt=4.2×103J/(kg·℃)×0.2kg×
热量会大大减少,故可以通过热值来辨别. 30℃=2.52×104J;水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大;该实
3.C 解析:本题考查对热量与内能的认识; 验计算得到的酒精热值明显偏小,其原因是酒精没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改变的内 有完全燃烧或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完全被水
能的量度,只能说“吸收、放出”多少热量,而不能说 吸收.
“具有、含有”多少热量.A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的是 三、11.(1)B A (2)质量 水的初温 (3)煤油
物体的“内能”而不是“热量”,A错;B应该是燃料 (4)不可靠 煤油和菜籽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且
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热 有热量损失(烧杯、石棉网、铁圈等要吸热,水、烧杯
值,B错;C正确;D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的物体具 等向周围环境散热,故无法准确计算燃料的热值)
有的内能越多,而不是“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多 解析:(1)组装器材,要从下往上组装,故先调
少热量”. 整固定B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A 的位置.
4.C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应控制水的质量
5.C 解析: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热值 和初温相同.
和质量有关,所以A选项错误;废气的排放要带走 (3)由数据分析,甲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得快,说
部分热量、克服摩擦等消耗部分能量,发动机的效 明煤油放出的热量多,故热值较大的是煤油.
率不可能达到100%,所以B选项错误;压缩冲程 Q放
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混合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 四、12.(1)铁 的 比 热 容 为 c= m(t0-t)=
高,所以C选项正确;天然气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 7.56×105J
, 、 , 3k ×(590℃-30℃)=0.45×10
3J/(k ·℃).
碳和水 没有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 对空 g g
气的污染较小,所以D选项错误. (2)铁板在此降温过程中放出的热量:Q'放 =
6.D 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Q 3吸=cmΔt= cm (t0 -t)= 0.45 × 10 J/(kg ·℃)×
4.2×103J/(kg·℃)×100kg×50 ℃=2.1× 1kg×(130℃-70℃)=2.7×104J.
107J;(2)由题知,这些热量由完全燃烧煤提供,即 (3)牛肉吸收的热量:Q吸=50%Q'放=50%×
Q放=Q吸,因为Q放=m煤q,所以至少需要煤的质 2.7×104J=1.35×104J.
( ): Q放 2.1×10
7J 13.(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 )=4.2
量 节 约 煤 的 质 量 m煤 = = 0
q 3.0×107J/kg ×103J/(kg·℃)×50kg×(90℃-20℃)=1.47
=0.7kg. ×107J.
二、7.2.1×105 4.2×105 50 解析:水吸收的 (2)由于燃气灶烧水的效率是40%,因此煤气
热量为Q吸=cm(t-t0)=4.2×103J/(kg·℃)×
: Q吸 1.47×10
7J
完全 燃 烧 放 出 的 热 量
1k×(70℃—20℃)=2.1×105J,煤气完全燃烧放 Q放 = =g η 40%
— 7 —
=3.675×107J. 发生了内能的转移;②煤气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
Q放 为内能,之后内能发生了转移;③一球上升一球下(3)需 要 消 耗 煤 气 的 质 量:m'= =
q 降,属于机械能的转移;④小灯泡通电发光,将电能
3.675×107J
=0.875kg. 转化为内能和光能.4.2×107J/kg 二、6.机械(重力势) 内 解析:小球在弹跳过程
【新题看台】 中,要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机
1.B 2.2.856×106 60 械能越来越少,最终会停在地面上.
7.内能 机械能 减少 增加 转移 保持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不变 8.(1)守 恒 (2)减 少 (3)机 械 内
【课堂作业】 (4)900 500
1.C 2.B 三、9.(1)①小球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 ②小球与
3.A 解析: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 地面每碰撞一次机械能总量减小一些 ③动能和
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无 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不守恒
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 10.(1)分析图中各环节的能量转化情况:
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 太阳→西红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律,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人类认识自然,就 西红柿→人:化学能转化为人体能量;
要根据各种自然现象总结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就是 人→车轮:人的能量转化为车轮的机械能;
人类总结出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 车轮→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武器,故C选项正 发电机→电炉子:电能转化为内能;
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D选项正确. 气体发声:内能转化为声能.
4.(1)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机械能转化为 规律: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恒的;能量既不会凭
内能 (3)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化学能转化为 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
内能 (5)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机械能转化为 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电能 (7)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8)电能转化 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为化学能 不变.
5.不变 方向 6.内 方向性 (2)举例:火电站的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将
7.电能转化为内能 钻木取火等 解析:电熨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发
斗是电热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摩擦生热、钻木 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取火等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m四、11.解:(1)由ρ= 可得m=ρV=1.0×103
8.发电机 热机(填“汽油机”“柴油机”或“内 V
燃机”等均可) 解析:发电机工作时,线圈做切割 kg/m
3×0.1m3=100kg,水的重力G=mg=100
磁感线运动,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电能,机械能转 kg×10N/kg=1000N,对水做的功W=Gh=1000
化为电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可从这方面考 N×5m=5×103J;
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情况,如热机就是将内能转 (2)水所吸收的太阳能Q吸=cmΔt=4.2×103
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J/(kg·℃)×100kg×50℃=2.1×107J;
【课后作业】 () Q吸3 由于热水器的热效率为40%,即η=Q ×放
一、1.D 2.A
Q吸
3.A 解析:水从拦河坝上游流下来冲击水轮 100%,所以煤气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Q放 = =η
是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轮机的动能,水轮机带
2.1×107J
动发电机发电,又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40% =5.25×10
7J;需要燃烧的煤气的质量
4.D 5.25×107J
5.D 解析:① m煤气=冷水放入热水中,属于热传递, 4.0×107J/k ≈1.31kg.g
— 8 —
【新题看台】 放电出现电火花,容易引燃塑料桶中的汽油,引起
1.B 火灾.故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能量及其转化.任何物体 6.A
解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
, ; 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在原子核周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 A错 火箭在加速上升
围运动,, , , ; 电子是最小的负电荷粒子.根据同种电荷时 动能和势能均增加 故机械能增加 B错 高度
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个带有正电荷的
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故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
玻璃棒靠近后会相互排斥.故选A.
了水的重力势能,C正确;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
二、7.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8.正电
一道亮光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错.故选C.
荷 负 电 荷 正 电 荷 负 电 荷 排 斥 吸 引
3.A
9.电荷 吸引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0.有机玻璃棒吸引碎纸屑 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蓬松 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
第1节 两种电荷
玻璃棒带了正电,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课堂作业】 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当
验电器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
1.C
: , 片上都带了正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2.B 解析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因为
, , 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
;被手捋过的塑料细丝带了
棒与小球相互排斥 所以棒与小球带同种电荷 即
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细丝之间由于
小球也带负电,故选B.
相互排斥而蓬松,越捋,细丝带的电荷越多,斥力越
3.A
大,细丝会越蓬松.
4.D 解析: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
三、11.①塑料拖鞋为绝缘体 ②圆形铜拍为导体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③人体是导体 ④摩擦起电 ⑤同种电荷互相
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心,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旋
排斥
转,其结构与太阳系类似.故选D. 四、12.(1)电荷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越小;距离
5.A 6.D 越小,作用力越大
7.(1)摩擦起电 (2)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小宇是通过分析悬挂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
解析:毛刷滚动时,毛刷与衣物摩擦使毛刷上带 的夹角来判断和比较斥力的大小的.小球悬挂于B
了电,带电的毛刷可以吸引轻小物体,从而把灰尘 处的偏离角度最大,即小球受到的斥力最大;小球
和微小脏物吸到毛刷内. 悬挂在C 处的偏离角度次之;小球悬挂在 D 处的
8.正 正 负 解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偏离角度最小,即小球受到的斥力最小.
负电荷,C 与橡胶棒排斥,C 一定带负电荷.C 排斥 (3)小球向左偏,且偏离角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D,D 也带负电荷.A 吸引C,则A 带正电荷.A 排斥 B 处、C 处、D 处.
B,则B 带正电荷. 13.(1)B (2)D (3)摩擦 正负电荷中和
【课后作业】 (4)电(或电荷) 吸引轻小物体 (5)起电
一、1.C 2.B 【新题看台】
3.A 解析:蜜蜂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则摩 1.C 解析: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
擦后蜜蜂和空气都为带电体,且带异种电荷.蜜蜂 两片金属箔上都带上和带电体相同的电荷,根据同
和带正电的花 粉 相 互 吸 引,根 据 异 种 电 荷 相 互 吸 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选C.
引,知蜜蜂带负电,空气则带正电,故选A. 2.C 3.D 4.ABD
4.C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5.D 解析:塑料和油属于不同物质,相互摩
擦出现一个物体带正电,一个物体带负电现象,由 【课堂作业】
于塑料是绝缘体,不能把电荷及时导向大地,两者 1.D 2.B 3.A
— 9 —
课时培优作业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三、能量守恒定律
结合“体验”,通过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分析
本节主要学习了自然界中的各种能量,能量的 图中的秋千和小球,并思考以下问题.
转化和转移及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自然界中存在
不同形式的能量,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
化,同种能量也可在不同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
部分之间进行转移,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
的总量保持不变.在分析具体实例时,要注意全面 1.秋千摆动时,停止用力,秋千会越摆越低;掉
分析. 在地上的小球会一次次地弹起来,但是会越弹越
低,为什么
、 : 2.把一铁块放在热水中,过一会儿铁块温度一 体验 能量的转移与转化
:() , , ,内能活动1 1 晒太阳时 晒一会人会感觉热 这时
,热水温度 ,内能
能量是怎样转移的 ,内能从热水 到铁块.
(2)冬天,
,
在火炉旁取暖,人在火炉旁待一会感 3.在各种能量的改变过程中 看似能量减少
觉热,这时能量是怎样转移的 了,其实只是能量 成了其他形式的能,或
活动2:(1)骑自行车下坡时,自行车运动得越 到了其他物体,能量的总量 .
来越快,这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来回迅速摩擦双手会感觉到手发热,这时
1.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 A.
天然气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 能量的转化
“ ”, B.
电饭锅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
结合 体验 思考以下问题.
C.热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活动1”中,能量发生了 ,说明了能
D.气体膨胀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量可以从 物体转移到 物体.
2.现代使用的光能手机和传统的充电式手机
2.结合下图,分析能量的转化过程.
不同,不仅阳光、灯光、甚至烛光都可以为这款手机
充电.光能手机和传统手机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A.光能手机可以方便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甲 燃料燃烧 乙 光合作用 B.光能手机主要是将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C.使用光能手机能节约电能
D.使用光能手机更环保
3.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丙 水电站 丁 灯泡发光
() ,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1 图甲中 燃料燃烧时,消耗的能量是 ,
变化
得到的能量是 .
() , 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2 图乙中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的能量 B.
恒定律
是 ,得到的能量是 .
() , ,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3 图丙中 水电站发电时 消耗的能量是
, 自然、保护自然的有力武器 得到的能量是 .
() , , 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4 图丁中 白炽灯泡发光时 消耗的能量是
, 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 得到的能量是 .
()由四幅图中能量的转化情况,说明 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5
. 4.指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形式.
(1)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 .
2 8
物理 九年级上册
(2)汽车突然刹车停止: . A.势能、动能、电能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B.动能、势能、电能
(4)点燃木柴烧水: . C.内能、电能、动能
(5)壶中水烧开后,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 D.动能、电能、势能
(6)发电机发电: . 4.如图所示是某科技馆的一台“永动机”,它由
(7)白炽灯发光: . 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
(8)对手机进行充电: . 金制成的叶片,进入热水后因叶片伸展“划水”而转
5.汽车刹车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 动,离开热水后形状记忆合金迅速复原.关于该“永
为内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能量的总和 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散失到空气
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汽车,
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 性.
6.汽车刹车时,由于摩擦,汽车的动能转化为
地面、空气的 能,这些能量不能自动地用
, 、 A.
科技发展制造出了永动机
来再 次 开 动 汽 车 这 说 明 能 量 的 转 化 转 移 具
B.转动会使水温升得更高
有 .
C.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7.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
D.水的内能转化为转轮的机械能
互转化,请按表中示例完成表格.
5.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四幅图中仅发生能
能量转化 实例 量转移的一组是 ( )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干电池对外供电
用电熨斗熨衣服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化,下图中已给出了两个实例,请你补充其余两个. ①试管内的冷水放 ② 煤气炉将冷水烧
入热水中变热 热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 ③一球上升一球下
④小灯泡通电发光
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降(不考虑摩擦影
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响)
C.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A.①② B.②③
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C.③④ D.①③
2.下列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 二、填空题
转化的是 ( ) 6.生活中,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弹起,由于
A.夏天铁轨在室外被太阳晒热 与空气摩擦,小球弹起的高度会越来越低,最终停
B.体育考试时,抛出的实心球从高处落下 在地 面 上,在 此 过 程 中, 能 最 终 转 化
C.流星在高空中下落时,发出光和热 为 能.
D.电流通过电热丝时,电热丝热得发红 7.在摩擦生热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 ;
3.水电站用拦河坝提高上游水位,被提高了水 在气体膨胀做功现象中,内能转化为 ;在
位的水流下来时,冲击水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 ,低温物
发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体的内能 ,内能从高温物体 到低
( ) 温物体,而能量的总和是 的.
8.如图所示是小孩子玩滑梯的娱乐活动.
2 9
课时培优作业
四、计算题
11.李刚同学家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
离地面5m高的屋顶上.经测量,热水器可将100L
初温为15℃的水加热到65℃.(g 取10N/kg)
(1)若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小孩在下滑过程 (1)把这些水从地面输送到屋顶上的热水器
中机械能 . 中,需对水做多少功 (热水器自身高度不计)
(2)若小孩在滑梯上匀速下滑,这一过程中,她 (2)这些水需吸收多少太阳能
的机械能 . (3)若用燃气热水器使100L初温为15℃的水
(3)若小孩在滑梯上下滑时,臀部有灼热的感 加热到65℃,热水器的热效率为40%,约需燃烧多
觉,在这一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少煤气 已知煤气的热值约为4.0×107J/kg.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小孩开始下滑时具有
1400J的机械能,而滑到中点时她只剩下1150J的
机械能,设小孩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那么滑到
滑梯底部时她的动能为 J;整个过程有
J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三、简答题
9.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高处落下,碰到地面又
被反弹回去的频闪照片.
(1)你从照片中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 ;
② ; 1.(绥化中考题)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
③ .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
(2)在整个不断反弹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是 A.摩擦生热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的. B.摩擦起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0.为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完成的三 C.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
项重大科学发现,学校组织了科技小制作活动.在活 化为机械能
动中小伟展示给大家一幅“特殊烧水装置图”(如图 D.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所示),表达了他对自然界中能量转化规律的理解. 2.(安徽中考题)关于能量及能量之间的转化,
(1)请你结合图中的任意两个环节,简述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在自然界中的转化情况及你所理解的能量转化 A.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
规律. B.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2)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涉及多次能量转 C.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
化的事例,请举出一例(至少涉及两次能量的转化). D.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内能转
化为机械能
3.(绵阳中考题)关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
A.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B.能量转移和转化没有方向性
C.电取暖器辐射到房间里的热量可以再利用
D.汽车由于刹车散失的热量可以再自动地用
来驱动汽车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