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红光满面 B.金光闪闪
C.波光粼粼 D.火光冲天
2.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物体都能辐射出紫外线
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
C.医院、饭店经常利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D.验钞机是利用了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
3. 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
4. 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演员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
5. 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如图所示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 B C D
6. 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
其拍下.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的实像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虚像
D.底片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实像
— 13 —
7.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 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实验时玻璃板a 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8. 小明穿着新衣服在穿衣镜前来回走了几步.关于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的像比他本人要大 B.镜中的像比他本人要小
C.平面镜成的是实像 D.像和他本人一样大
9. 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树荫下形成 B.斑马倒影
圆形光斑
C.水面“折”枝 D.日全食
10.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
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容器底部的光斑将 (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11. 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
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 14 —
12. 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依
据是 ( )
A.光速极大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 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 反射.我
们能从不同角度看清楚物理课本,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了 反射.小红用镜子晃小
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 反射.
14. 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
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 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选填“甲”或“乙”)位置.
15. 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
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
得到的.
16. 小丽站在校园池塘边的树荫下,看到“水里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根据你所学的知
识,“树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小丽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7. 如图所示,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 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 在水中
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
HG 的高度为 m.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 在暗室中将三原色光投射到白色屏上,其投射情况如图所示,A 区域是
色,光在白色屏上发生的是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三、作图与简答题(10分)
19. 如图所示,发光点S 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
线经过P 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上的折射光线.
— 15 —
20. 小猫抓不着鱼,觉得很奇怪(如图).请你说明其中的物理道理.
四、实验探究题(30分)
21.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
反射角 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 沿EO 射到O 点,将纸板B 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B 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
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 沿FO 射到O 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 的
像.
22. 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放在水平台上,再取
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丽选择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此时应用了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等效替
代法”).
(2)小丽在蜡烛A 侧观察到A 的像是光的 现象,看到
蜡烛B 是光的 现象.
(3)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丽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实验.
(4)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侧观察;小丽同
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
(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 (只有一个选项正
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 16 —【新题看台】 小铁球的质量,用量筒测出小铁球的体积 (3)若ρ测<ρ铁,
1.42 1.05 不变 则小铁球是空心的
;若ρ测=ρ铁,则小铁球是实心的 解析:
() () () () (1)左 对比密度需用到密度表,测量小铁球的质量用到天平,2. 1 263.2 38 47.9
测体积用到量筒.(2)先把天平调平,称出小铁球质量,再在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把小铁球放入量筒,
读出此时水的体积,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小铁球的体积
【 .课堂作业】
() m1.B 3 根据公式ρ= ,求出小铁球的密度,对照密度表进行V
2.A 判断:若ρ测<ρ铁,则小铁球是空心的;若ρ测=ρ铁,则小铁
3.C 球是实心的.
4.A m 0.65k 650
12. 现有盐水的密度 = g g
5.4 热缩冷胀 ρ V
=500mL=500cm3=
6.(1)图略 (2)大 (3)否 (4)④ 1.3g/cm3=1.3×103kg/m3>1.2×103kg/m3,故不符合要
【课后作业】 求,且应加水.
设应加水质量为m',则m总=m+m'=650g+m',V总
1.A
m'
2.C =V+V'=500mL+ ,1g/cm3
3.AC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由于在 m总 650g+m' 3
0℃~4℃时,温度高的水密度大,在水的下层,温度低的水 ρ'= = / ,解得V m' =1.2gm m'=总
500mL+
在水的上层. 1g/cm3
4.D 250g.
5.B 【新题看台】
6. 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 1.A
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 密度
7. 小 上升
第一章测试卷
8. 密度 45
9.(1)截取一小块合金(以能放入所提供的量筒为宜); 1.C 2.B 3.D 4.A 5.D 6.A 7.D 8.C
(2)用天平称出该小块合金的质量,记为m;(3)用量筒测出 9.C 10.A 11.B 12.D
该小块合金的体积,记为V;(4)将测得的数据代入密度计 13.1cm 31.0 3 37.5 2.50 14. 皮带 15.3 2
m 2.4 16.1.2 17. 甲 0.75 18. 甲 60 19. (1)向下
算公式ρ= ,计算出该合金的密度 ;()比较:若V ρ合金 5 ρ合金 等于 (2)4.5
≤2.9×103kg/m3,则符合要求;若ρ合金>2.9×103kg/m3, 20.(1)甲 3.40 (2)减小误差 26.42cm 26.00cm
则不符合要求. (3)偏大
10.(1)将烧杯中装满水,将奖牌完全浸入烧杯里,用量 21.(1)变速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筒量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奖牌的体积. (2)这种方法不 (2)C
一定可靠,因为本实验可能有较大误差,使计算出的密度值 22.(1)0.200 50.0 1 0.500 0.300 越来越大
与物质的密度相差较多,导致无法判断,或者奖牌可能是用
() s2v= (3)便于测量时间 (4)坡度太大时时间太短,
几种金属制成的,从测量出的密度不能判断是某一种. 解 t
析:从所给器材可以看出,奖牌不能放入量筒中,故不能直 不好测量 坡度太缓,车可能静止不动
接用排水法测出奖牌的体积,只能利用烧杯,在烧杯内装满 23.(1)图示标志为限速标志,指在校内汽车的行驶速
水,将奖牌放入后,把排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奖牌排开 度不能超 过5km/
s
h. (2)金 老 师 开 车 速 度:v=t =
的水的体积,也就是奖牌的体积,由于把排开的水倒入量筒
0.8km
中时,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中,故测量的体积有较大的误 =4.8km/h,因为v<5km/h,所以金老师行车遵守10
差,同时,奖牌可能是由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合金类物质, 60h
故这种判断方法不可靠. 了校内交通规则.
11.(1)密度表、小铁球、天平和量筒 (2)用天平称出 24.(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的时间t1=17:30-
— 22 —
: , s1 1000km / 9.C 10.B 11.C 12.B730=10h 平均速度v1=t = =100kmh. 1 10h 13. 镜面 漫 镜面 14. 折射 乙 15. 色散 绿
( ) L桥-L车2 v2 = 144 km/h = 40 m/s,t2 = = 16. 直线传播 折射 17.8 18. 白 漫v2
19. 如图所示:
1800m-600m
40m/s =30s.
第二章测试卷
1.C 2.D 3.B 4.D 5.D 6.C 7.A 8.A
20. 水中的鱼射向空气的光线在界面处发生折射,折射
9.C 10.B 11.C 12.B
光线远离法线,此时猫所看到的鱼实际是鱼的虚像.猫根据
13.(1)发声体在振动 (2)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3)细
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叉向鱼的虚像,所以抓不着鱼.
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 (4)棉线无法随声音振动,也就不
()等于 ()同一平面 不能 () ()等大
能传声了 14.272 声波 15. (1)振动 (2)大于 (3) 21. 1 2 3OE 4
虚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6. 振动 音色 17. 能传递信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等效替代法 ()反
息 响度 18. 音色 20 传播过程中 19. 声源处 传 22. 1 2
() ()
播过程中 ()频率 音调 ()振幅 响度 射 折射 3 较暗 4A 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水平台放 20. 1 2
21. 实验一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频率越高, 置 (5)暗 C
音调越高 第五章测试卷
22. 先用小槌轻敲音叉,听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并立
即将其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有水花溅出.将音叉拿出来使 1.D 2.D 3.D 4.B 5.C 6.C 7.C 8.D
其停止振动后,再用力敲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变强,并将 9.C 10.BC 11.AC 12.CD
其再次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水花溅出更多且水的振动幅 13. 凸透镜 会聚 会聚于一点 14. 会聚 靠近
度更大. 15.10~20cm 改变光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6. 甲透
23. 设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为v ,则声音在铸铁 镜 近视 17. 凸透 大于二倍焦距 倒立 会聚1 18.
s 大于 实 19. 凸 实像 20. 凸 缩小 倒立
中的传播时间为t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 v2
,
1 21. 如图所示:
s
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t2= ,两次响声相隔的时v2
s s
间为Δt.则 Δt=t2-t1= - ,整理代数解得:v v v1=2 1
v2s 340m/s×913m
= ≈4927m/s. 22.
如图所示:
s-v2Δt 913m-340m/s×2.5s
第三章测试卷
1.C 2.C 3.D 4.B 5.B 6.C 7.D 8.D 23.(1)同一高度 (2)倒立 实 (3)D (4)左
9.D 10.BC 24.(1)在同一高度 上 (2)10 照相机 (3)乙 甲
11. 汽化(蒸 发) 热 胀 冷 缩 12. 吸 热 不 变 ① ②
13. 蒸发(汽化) 吸热 14. 不变 低于 15. 外表面 第六章测试卷
内表面 16. 压缩体积 冷 汽化 吸收 17.1 16 26
18. 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开水蒸发后的水蒸气遇 1.B 2.C 3.C 4.B 5.C 6.A 7.D 8.A
到温度较低的碗壁液化成水,所以玻璃碗壁变模糊了;滴有 9.B 10.A 11.A 12.D
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酒精吸热温度升 13.(1)A (2)6
高,蒸发加快,塑料袋内酒精气体增加,塑料袋鼓起来. 14.C A 15. 不变 变小 16. 小 151 1.2×103
19.(1)BC 吸 (2)液 固 (3)相同 不同 17. 变大 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会
20.(1)汽化 液化 (2)⑥ ③ ① 分布在房间上方
第四章测试卷 18.(1)左 (2)46.8 (3)2.34×10
3 (4)大
m2-m1 m3-m4
19.(1) (2) (3)小 王 偏 大
1.D 2.C 3.C 4.D 5.A 6.B 7.C 8.D V1 V2
— 23 —
(4)17.3 16.8 20 0.84 期末测试卷
20.方法一:柴油的总体积:
m 1500×103kg 1.D 2. A 3. D 4. A 5. D 6. B 7. DV= =0.8×103k/m3=1875m
3.
ρ柴油 g 8.A 9.A
: V 1875m
3
槽车辆数 n=V = 38m3 ≈49.3
,取50辆. 10.30 11. 振动 传播过程中 12. 振动 音调
车 13. 二倍焦距 焦点(或者一倍焦距) 14. 放大 不能
方法二:一辆车装油质量:
15.2 4 16.1.052×103
m车=ρ柴油V车=0.8×103kg/m3×38m3=3.04×104 17. 如图所示:
kg=30.4t.
: m 1500t槽车辆数 n= = ,取 辆m车 30.4t≈49.3 50 .
21.(1)该砖块的总体积:V=20cm×15cm×10cm=
m1 m1 如图所示:
3000cm3=3×10-3m3,材料的密度: 18.ρ=V =1 60%×V=
3.6kg
0.6×3×10-3m3=2×10
3kg/m3.
(2)同规格实心砖的质量:m=ρV=2×103kg/m3×3
×10-3m3=6kg,可节省的材料:m2=m-m1=6kg- 19. 如图所示:
3.6kg=2.4kg.
期中测试卷
1.D 2.C 3.C 4.D 5.B 6.A 7.A 8.C 20.(3)质量 表面积 温度 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
9.A 10.C 11.D 12.B 慢 (4)有关
13.(1)钢 卷 尺 (2)皮 卷 尺 (3)钢 板 尺 21.(1)更好地显示光路 (2)①反射 折射 ②折射
14.4.00cm 38.4℃ 85km/h 15.12 43.2 运动 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3)是 没有换用其他
16.1.85 17. 匀速 大于 静止 D 增加 减速 18. 透明介质做多次实验
(1)音色好 (2)响度大 (3)音调高 19. 凝固 熔化 晶 22.已知:s=220m,v1=5m/s,t1=20s,t2=4s.
体 20. 升华 21. 外 内 (1)前20s猎豹通过的路 程s1=v1t1=5 m/s×20s=
22.(1)乙 (2)98 低 100m. (2)s2=s-s1=220m-100m=120m,猎豹后4s
23.设按喇叭时车与高山的距离是s,则按喇叭4s后: s2 120m
的速度 /
车前进的距离:s1=v车t=10m/s×4s=40m; v2=t = 4s =30ms.2
声音在4s内传播的距离:s2=v声t=340m/s×4s= 23.(1)120g (2)120cm3 (3)0.95g/cm3 (4)因为
1360m; 从杯子中取出柑橘时,它会带出一部分水,造成测出柑橘的
: 1360m+40m 体积偏大,而它的质量是一定的,由密度的公式可知测出的所以按喇叭时车与高山的距离 s= 2 = 柑橘密度偏小.
700m;
因此听 到 回 声 时 车 距 前 面 高 山 的 距 离:s'=700m
-40m=660m.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