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导学案: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导学案: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0-24 15:2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
一、基本信息
课题
授课学校
授课时间
教学设计及授课人
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性质:技能实验课地位:认识化学仪器和掌握基本操作是化学实验学习的基础,贯穿整个化学实验的始终。作用:走进化学实验室是学习化学的必由之路,学生只有在化学实验中才能感受到浓厚的化学氛围,通过化学实验室中的实践和练习才能规范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的学习不仅提高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激发学生稳定学习兴趣的途径。
学情分析 有利因素:九年级的学生对化学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每个学生都想亲自动手实验,这样奠定了学习化学的前提条件——兴趣。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节课,他们感觉既新鲜又激动,而且还很好奇。不利因素:进入实验室后,总想先动一动桌面上的东西,如果本节课组织不好,会导致以后的实验课很难上。学生还没有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有部分学生因为忽略细节,操作不准确,导致实验失败,而失去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重点 1.仪器的识记; 2.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难点 1.量筒、滴管的使用 2.遵守实验室规则及实验规范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仪器药品 每个实验台上放置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等药品。教科书附录I中的常用仪器及药匙、镊子、试管架等仪器(纸槽学生自制)
演示文稿 素材准备:《走进化学实验室》ppt课件
其他资源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三、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认识常用的实验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 【情景导入】通过看动画、听朗诵的形式引出这节课内容。 你能认出书P17页这幅图中所有得仪器吗? 1.浏览课本P17,观察P151初中常用化学实验仪器。2.概括出我进实验室干什么? 3.阅读《实验室规则》,了解有关内容4.讨论交流后汇报 激发学生了解化学、参与实验的热情。明确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固体药品的取用 【讲授新课】指导实验学生实验动画展示错误操作的后果 【展示药品】:稀盐酸,观察药品大理石、碳酸钠【提出问题】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雪碧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外溅?【演示实验】边实验边讲解操作要点(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出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并加以修正)(归纳总结)教师演示:向试管内倾倒约1/3的液体药品 边演示边提出问题:纠正、补充学生的答案 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观察药品,阅读教材P18,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验】用镊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实验】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表达与交流回顾操作要点,并反复练习,讨论得出液体取用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液体药品的取用 设置探究实验 1.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1.拿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2.倾倒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3.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与败的原因。
量筒的使用 动画演示仰视和附视读数的影响分组讨论 【提出问题】1.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2.量筒量取液体时,为什么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实验探究】1.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2毫升的稀盐酸。2.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对读数产生影响。3.将量好的稀盐酸倒入放有大理石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学生阅读书P20并体会)练习向试管、烧杯中滴加少量液体。回顾操作要点,并反复练习
滴管的使用 【实验】 【同学们思考】1.取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2.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注意指导学生实验规范。 引导学生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练习 见导学案,投影给出答案
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感想,通过学习,你的收获、体会或想法。
课后作业 1.阅读课文,回顾所学操作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2.预习物质的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四、板书设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一、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及注意事项二、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三、如何取用实验药品⑴ 固体药品取用的仪器及注意事项。镊子——取块状固体、金属颗粒(一横二放三慢竖),药匙、纸槽——取粉末、小颗粒固体。(一斜二送三直立)药品用量没有说明的,当取少量——盖满试管底部⑵ 液体药品。药品用量没有说明的,当取少量——1-2mL 液体药品的取用:⑴液体的倾倒 ⑵量筒的使用 ⑶胶头滴管的使用
五、导学案: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室规则。(2)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3)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基本实验操作。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2)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学习重、难点】1.重点: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2.难点:量筒的使用。【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2.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滴管、烧杯、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试管架等二、实验探索1.介绍实验室规则、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见课本18页)的图标,熟悉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1)教师介绍实验以及安全试验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实验规则。(2)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并对实验室的实验规则进行交流与讨论。2.认识常见仪器的使用:学生对照图片,观看介绍,分组学习常见仪器的使用。3.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取用规则:学生阅读教材18页药品的取用规则,了解如何取用药品。(2)固体药品的取用:教师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粉末,让学生观察药品。问题:要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3)液体药品的使用:教师展示药品:稀盐酸,学生观察药品。问题: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学生交流与讨论,结合教材P19中图1-26液体的倾倒,回答P19中四个问题,得出液体取用的方法:① ② ③(4)量筒的使用: 阅读课本P19,探究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讨论: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采用仰视或俯视,读数是偏大还是偏小?(5)滴管的使用:问题:取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分组讨论,结合图1-28,回答上面问题。分组实验,用10毫升量筒量取2毫升盐酸,倒入实验1-7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现象。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滴加盐酸,记录现象。【学习评价】 课堂练习1.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中,粉末颗粒状的一般用_____取用,块状的用_____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只须______。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__中,取用时试剂瓶盖______放在桌子上,标签朝向______,试剂瓶口紧贴容器口______倾倒。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最少量______mL。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应用_____,选择的量筒规格与所量液体体积越接近越好。倾倒的液体接近刻度时,应用_______滴加。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读数。仰视时会造成读数偏低,取液偏多;俯视时会造成读数偏大,取液偏少。3.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____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_____或腐蚀_____;滴加时把滴管放在容器口上方滴加。用过的滴管要立刻用____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再放入洁净的小试管中。课堂检测1.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C.将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 D.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3.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广口瓶 C.量筒 D.烧杯4.取5mL液体,应当选用( )。A.托盘天平 B.带刻度试管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5.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 B.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 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6.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A.1/2 B.1/3 C.1/4 D.2/37.取用块状固体可以用(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可以用( )A.手抓 B.药匙 C.镊子 D.纸槽8.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mLA.9 B.大于9 C.小于9 D.无法判断【学习连接】1.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2.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慢慢地倒?3.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4.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5.验室中使用量筒要注意什么?使用滴管要注意什么?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确定7.怎样把粉末状的药品装入试管中 怎样把密度大的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装入器中 怎样把液体药品倒入试管中 【学习反馈】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对这节课的感受?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你最喜欢的方式?3.在课堂上,你的发言情况? 4.在课堂上,你是否在一直积极思考?5.实验过程中,你动手情况? 6.实验过程中,遇到意外的现象,你是否激起探究欲望?7.实验过程中,你是否只顾实验忘了记录实验现象 8.在分组讨论中,你是否积极参与并发表意见?9.在这节课你希望老师起的作用?
六、教学反思
1.这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全班同学合作探究实验操作要点,在不断出错中反复实验,大部分同学掌握操作要点,极少数由于没有认真预习,课堂效果不理想。
2.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自主与探究实验课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3.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走进化学实验室,首先明确了实验规则,其次学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这些应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介绍。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太规范,因此,教师要注意演示,并对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和熟练程度严格要求,同时在课堂上尽量多的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
七、点评与分析
【教学方法】
本课题是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启蒙,在参观实验室、讨论、活动与探究中必须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指导学生按“走进实验室——观察仪器及环境——识别仪器,说出名称——了解用途——动手操作——亲历与体悟”的策略学习。
【教学手段】
教材首先利用实验室的实物照片和简短的文字阐述了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的要求,通过多媒体,展示初中化学学习中的有关仪器。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的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
【教学过程】
先用课本引导学生对整个实验室进行宏观了解,对常见仪器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为以下的操作或今后的实验完成铺垫。而在“药品的取用”这个重点中,以学生阅读、观察、操作为主,教师只起规范性作用,还有在每一个知识点后都有“引出”,让学生的思维具有环环相扣的逻辑性和体现新教材新上法的特点。
八、学习素材
1.www.docin.com
2.化学实验报告册 第3、4、5页 人教版
九、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